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组织参与流域水污染共治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6,(3):211-217
政府作为单一管理主体既不能实现水资源分配的效率和公平,也不能有效协调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无疑有助于提升政府民主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为此,应以政社合作为突破口,树立社会组织民主参与理念,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民众之间的民主合作互动机制,以实现社会组织民主有效地参与流域水污染共治和促进社会组织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社会组织,形成以协作为基础的包容性的联合服务供应格局,是在当前条件下实现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这种转型,一方面要求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构建以公共服务导向的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分析上海市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的实践为例,为其他地方政府开展政社合作提供实践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处在压力型体制下的我国政府组织层级之间是一种有着较为森严等级的关系,这种层级关系逐渐演变成了基层政府的政策象征性执行和选择性治理的组织基础和制度环境,导致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碎片化、功能的碎片化、部门的碎片化以及服务的间断性等,严重影响着整体性政府的构建。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组织层级关系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政府组织层级间的协同与合作,形塑整体性政府组织层级关系和整体性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组织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4.
慈善组织作为救助领域的重要主体,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是必然趋势。对此,发达国家已经从救助理念、救助主体、救助资源、救助机制、救助内容等各个救助环节和方面实现了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而我国当前还存在救助主体有待整合、救助资源尚未实现互补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与合作的建立。对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衔接的四条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度供给不足和分权化改革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合作留下了较大空间,引致了当前地方政府合作的蓬勃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往往是在合作各方都具有明确的合作需要、清楚的合作意愿并且能够获得明显的合作收益条件下出现的.现有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面临着管辖权力不明确、组织成员缺乏稳定性、合作活动缺乏连续性、领导关系模糊以及成本分摊、利益分成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权能进行重新定位.今后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应该是具有有限行政管理权限、多重领导关系和明确利益分配方式的准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期形成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防范性管理关系不利于生成社会资本,因而无法破解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我们只有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在政府与社会组织都恪守法治原则、培养合作意识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培育治理理念、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提高治理能力等措施,构建二者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才能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合作制--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广泛推行合作制,大力发展合作组织,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合作经济发展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组织发展程度低、影响范围小,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不完善、人才匮乏,合作组织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等.要加快合作经济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一要健全法规,加快立法步伐;二要尽快成立全国性的合作社管理机构;三要明确政府扶持的主攻方向;四要强化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五要规范完善合作社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喀斯特山区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发展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切入点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组织能把"离散"状态的特色农业产品形成产业链,使农民增收,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90-194
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公民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建设性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在社会转型的新旧体制转换中,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原有体制的影响、新运行机制的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已陷入体制性困境。培育和强化公众的公民参与意识,清晰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取消社会组织的非竞争原则和跨地区限制原则,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创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法制体系,创新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是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府际协调低效率与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军 《学术论坛》2013,36(1):39-43
诚然,府际协调效率是一个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指标;是政府实现整体性治理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压力型体制下,我国政府组织片面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和GDP快速增长,府际竞争与博弈大于府际协调与合作,从而使府际协调陷入低效率困境,需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进行政府治理理念重塑,建构府际协调组织,健全府际合作激励机制,确保政府组织利益的合理表达,从而实现跨域合作、府际共赢和政府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当代中国正逐步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然而,我国社会风险治理主体单一、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化、公民治理能力低下等因素致使我国"风险社会"的治理陷入了困境。合作治理理念为我国"风险社会"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强调治理主体间的平等与合作,通过治理主体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实现共同治理。当前,在信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党群合作,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府合作,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社会合作治理格局,是我国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永忠 《兰州学刊》2012,(8):147-151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逐步认识到发展社会组织是破解我国社会建设困境的基本思路。在政府主导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学者们提出了我国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以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生共强"。这种模式既在我国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学理和现实的可能性,又对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补合作关系具有必要性。只有根据社会组织和政府的运行特点,构建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的耦合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才能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空间,从而推动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苏北是江苏省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是江苏省实现反贫困目标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有效缓解贫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提高其组织发展能力。但是由于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参与农村反贫困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苏北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成效,因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实现苏北反贫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的价值理念,互补的治理职能,长期的合作历史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政府要转变观念,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合理定位;加快职能转变,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中介服务功能;完善法律体系,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科学规划,引导非政府组织有序发展;继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为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非政府组织建立健全自律和问责机制,规范非政府组织行为.非政府组织要培养志愿精神、利他主义和使命感;主动和谨慎地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促进和维护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基础上,保持独立性,增加代表性;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非营利性,提高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关于政府合作的理论都隐含着一个相同的假设,即:政府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已经不再重要.但是,政府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并非一个已经不需要加以考察的变量,有必要把部门间关系重新带回到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中去.政府要提高应对和解决复杂公共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推进政府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变革部门之间关系的任务,依然是公共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任务还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治理,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为基础的社会合作治理,是我国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实践模式。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孵化与培育。当前我国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合作治理体系还处于脆弱时期,依然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对等、治理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治理实践一度停滞不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加快培育社会内生秩序、重塑合作治理结构、建设对等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合作治理机制,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合作治理模式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解决区域间的市场失灵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降低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框架,确保合作顺利运行;有利于解决区域公共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般是依据系统要素合作的系统性原理而构建的。系统的运行需要有动力机制、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存在,因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应包括动力、组织、约束和协调机制这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跨界问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界问题"管理是区域合作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半岛蓝色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要包含政府内部的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合作网络,还要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治理主体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雾霾天气出现频率增加、污染范围扩大凸显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对其实施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大气污染具有跨域性,它要求相关政府之间进行合作治理,并形成持续协同的机制,以实现整体环境最优化。从"公地悲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生成逻辑来看,京津冀地区府际合作治理大气污染存在协同乏力、制度掣肘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治理激励不足、治理组织虚置、治理标准不统一、相关法律不完善、补偿机制缺失等。利益需求的差异性和治理方式的不协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京津冀合作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从价值共识、组织共建、法治互动、利益共享等维度实现动力激励和制度保障与约束,是府际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府时代的新组织范式——新旧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礼平 《兰州学刊》2004,7(1):22-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政府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电子政府的含义、发展阶段及其建立的原则,其次分别从工作的性质、工人的性质、组织的灵活性和沟通的模式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政府信息化对于组织管理情境的影响,然后比较了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提出了I-model和E-model.最后在结语中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