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培育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公民意识的产生和普及,需要一个宪法精神与法律思想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明离不开较高的公民意识,即人的现代化。由于对公民意识不正确和不全面的理解,及现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对落后,造成我国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化。而推进公民教育必须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公民教育教材、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和民主实践的教育途径作为保证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公民教育的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加强公民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现代政治民主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公民教育契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功能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培养具有积极、理性与有责任感的公民。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良性运行的内在保障。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内容含混、效率低下以及公民教育缺失的困境,亟需加强公民教育。我们需要澄清高等教育中公民教育的理念;加强资源建设,夯实公民教育的基础条件;优化内容以提升高校公民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师资力量;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公民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理论内涵容量不足,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教育主体自身的现代化缺失和教育对象公民意识的稀缺,已经影响并制约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并与世界接轨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相互融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公民网络政治道德建设是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建设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五对关系:网络政治道德规范和公民网络参政意愿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规范与网络技术使用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建设层次性、侧重性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建设中教育、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管理的关系,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善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规范是前提,始终坚持以教育为核心、以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管理为必要辅助,典型示范和重点群体建设相结合,由低级到高级逐层逐步推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民广泛自觉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发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轨道的条件之一。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仍然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对此问题,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扩大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真正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构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性在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变的持续性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个维度。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公民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建设,民主国家的建构则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民主观念的传播和公民参与的培育,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又往往因现代化进程中各国民族与民主建构特性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其蕴涵的“工具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因此而丧失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对此时此地人的存在状况的漠不关心,造成人的“异化”。反对片面技术理性,倡扬人文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公民人格塑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公民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公民意识,培育公民潜意识和塑造公民行为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功能就必须在研究公民人格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灌输指导、陶冶领悟、组织参与的公民人格塑造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仆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必要的权力意识和政治伦理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保障政治清廉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的行政意识前提 ,是公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公仆意识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行政权力主体意识 ,是社会主义政治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首先要教育公务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务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自觉抵制封建特权思想。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一个合格公仆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与公仆的关系。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根本上还要靠民主法制的制度建设做保障  相似文献   

14.
闫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150-152,72
“知”性教育与“智”性教育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工业社会“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上采取“知”性教育,使教育失去了育人的本真意义。教育是一种为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及现实对于人的发展的需要为“智”性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必然的条件。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彻底实现观念的转变,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知识”,把塑造健全的主体作为教学的使命,使教育真正实现对生活的回归、对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商民主理论,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理论及中国的政治协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它从价值层面建构了一个“平等、包容、公开、理性”的理想协商模式,其基本精神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的理念是一致的。面对着转型社会带来的挑战,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并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路径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乃至民主政治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新转向,代表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我国协商民主在民主价值、目标追求和政治文化背景上与西方有本质区别,但西方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公平、公开、包容、理性、协商等原则和理念,则与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诉求相契合。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协商民主视阈下探讨我国政治民主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问题。以西方协商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诉求的趋同为着眼点,力陈现代政治人格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从制度、文化、社会以及公民自身等方面着手塑造现代政治人格,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缺陷,尤其是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着思想意识上、体制上的缺陷。由于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创造政治参与的环境,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