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今年是赫哲族建政50周年、建乡20周年。国家民委新闻办组织有关新闻单位赴赫哲族聚居的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进行采访。采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赫乡50年来发生的巨变,尤其是近20年来赫乡实施“下船上岸,产业转型”战略以来,由单元渔业经济向农、林、牧、副、渔多元经济发展,农耕文化、牲畜文化不断地丰富了渔业文化,赫乡的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地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魅力同江多业并举同江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是“同三”公路(同江——三亚)的起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主要居住于此,全市有赫哲族1…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同江市赫哲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同江市赫哲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同鱼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之一。世世代代的渔业生产活动,使其形成单一结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即使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门之后,这种经济模式也未发生较大的改变。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本民族内部分工出现,渔业生产呈现深加工之势,渔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自然经济模式渐渐趋于解体,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赫哲族的社会经济开始进入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0日至7月21日,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在省政府副秘书长章茂龙、省民委主任舒展的陪同下,深入到同江市赫哲族地区进行视察,先后到赫哲族博物馆、街津口赫哲族乡赫哲民族村及同江地方铁路、口岸等地调研。在座谈会上,同江市委书记韩库向李德洙主任一行汇报了同江市民族工作情况。李德洙主任对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口岸、人文、生态优势,“打民族牌,走特色路”,紧紧抓住“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和扶贫开发三个机遇,促进赫哲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赫哲族经济…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东部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其中居住在同江市街津口乡和八岔乡的占赫哲族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了解当今赫哲族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于1987年9月中旬赴同江市的街津口乡和八岔乡做了一次调查,收集了许多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第七届乌日贡大会于2005年6月21日至22日在抚远县举行。国家民委经济司司长葛忠兴,国家科委中创公司总经理毕大川,佳木斯市委书记郭晓华,省民委副主任关立卓、李顺宝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的代表队进行了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和文艺节目表演。左图为大会主席台。 黑龙江赫哲族第七届乌日贡大会在抚远举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赫哲族从单一的渔业生产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元生产结构。转产后,赫哲族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民族相比,赫哲族经济的发展仍有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了解了赫哲族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赫哲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同江市纪念赫哲族乡人民政权建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综述包玉明1996年8月22日至23日,黑龙江省同江市隆重举行了纪念赫哲族人民政权建立40周年庆祝活动。庆祝活动以首先在同江市政府礼堂举行的庆祝大会拉开序幕。这次庆祝活动受到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地区,在不断净化和积淀自身文明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展现赫哲族自古以来战天斗地的历史画卷,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应运而生了。 赫哲族博物馆位于同江市区北面,濒临松花江边。据有关部门介绍,这栋馆舍是一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孙玉森赫哲族,世居祖国东北边睡,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赫哲族人民为了生存、生产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初步考证,曾在赫哲族民间流行及传承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多达数十种,其...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领导改进民族工作为赫哲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在同江市庆祝赫哲族乡政权建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同江市委书记李云龙尊敬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赫哲族同胞们、同志们:在这大马哈鱼回游的金秋季节,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来了赫...  相似文献   

12.
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居住的赫哲族,在这块水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生活了一代又一代,渔业生产曾经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的生产方式。如今,渔业生产已不再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从事粮食作物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这是赫哲族在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1476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早年以削木、裂革、插草、结绳记事,由于居处分散,很早就和汉族杂居,所以男女老幼皆通晓汉语,目前,大多数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了。  相似文献   

14.
在赫哲族地区干部群众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1996年8月8日)省政府副省长马淑洁编者按:在黑龙江省赫哲族乡政权建立40周年前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淑洁于1996年8月8日至13日率慰问团赴同江市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进行慰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赫哲族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经验,对近几年来赫哲族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打破单一的渔业生产格局,不仅是赫哲族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加达赫哲族经济发展、帮助赫哲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在同江市召开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6月11日在同工市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是该研究会的部分成员共32人。会议由省赫哲族研究会会长龙志贤主持。该研究会名誉会长、省民委主任舒景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  相似文献   

17.
浅论赫哲渔业生产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论赫哲族必然涉及其渔业生产,我们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换而言之,赫哲族的渔业生产与赫哲史本身一样,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中间虽经历过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其作为主业的特性却长期地保存下来,故有"夏捕鱼作粮"之说,笔者在探讨赫哲史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将其渔业生产的演变作为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赫哲族的渔业生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问题,何以言之?说它古老,是由于它溶  相似文献   

18.
赫哲族在期盼周明甫,张京泽一曲乌苏里船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赫哲人对新中国的感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对赫哲人的关心。解放45年来,赫哲族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次我们深入到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发现由于受单一渔...  相似文献   

19.
赫哲族伦理道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哲族的伦理道德是赫哲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赫哲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起着直接的规范性作用。这也表明赫哲族是一个极为讲究伦理道德的民族,其伦理道德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赫哲族伦理道德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十分具体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赫哲族伦理道德的特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吸收和改造,使赫哲族的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相统一,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相约乌日贡     
半个世纪前,一首唱响大江南北的《乌苏里船歌》,将赫哲族人独特的渔猎生活揭示给世人,让人们对这个古老的民族充满了无限遐想。时至今日,面对渔业资源的锐减,赫哲人迫使改变薪火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弃船上岸,由渔猎向种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多元经济转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启开思想闸门的赫哲人,正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实现新的梦想。今年6月下旬,在赫哲族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举办之际,本刊记者走进赫哲故里——黑龙江省同江市,与赫哲族同胞一起欢庆民族的盛会,寻访赫哲儿女为传承民族文化、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