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公平与平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平是人们对现实分配关系与他们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平等则是人们在地位、权利、利益等方面的相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不平等是同时存在着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都是公平的分配,但按劳分配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分配,按需分配才是事实上的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2.
贾可卿 《北方论丛》2015,(5):125-130
平等是衡量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基本尺度。右翼自由主义的平等观止步于形式上的权利平等,左翼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主张实质性的资源平等与能力平等。权利平等致力于消除社会特权背景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资源平等致力于消除外界物质条件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能力平等致力于消除人的主观能力条件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权利平等、资源平等与能力平等的要求均源于社会共有的逻辑。法定权利、物质资源、能力禀赋在根本上属于人类社会的集体资产。利用权力、资源与能力创造财富的人可以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其他人则因为对权利、资源与能力的共同所有权而分享部分收益。对个人使用权、收益权的肯定支持了按贡献分配的市场效率原则,对个人终极所有权的否定则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提供了正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机会平等、公平竞争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地看,社会公平分为保证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起点平等的机会均等、保证过程公平的公平竞争以及结果的公平分配。相应地,保证这些公平实现的制度体系也分为以宪法为中心的基础性政治经济制度,它提供经济和政治权利安排的公平,即机会均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它提供公平竞争;以再分配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它提供结果分配的公正。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共同富裕、全面富裕的社会,即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真正统一的社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不平等是一个正义问题,违反正义原则的不平等会引发社会结构的紧张冲突,因此社会系统需要正义原则来调节、以保证社会合作持续稳定。国企工人在弱势阶层位置上经历了2种不平等。一是经济不平等,即工人的实际收入不能充分反映他们创造的价值,工资、奖金的不平等分配没有利于工人;二是政治不平等,不是每个工人都享有平等参与企业治理的机会,民主选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公正,权利不平等分配对普通工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国企工人的经历表明,基本社会制度对收入与权利的分配在个人之间作出了区分,基本社会规范没有使各种对权益的冲突要求之间形成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现实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有的收入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受保护的不公平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强调政府的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  相似文献   

6.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也涉及到不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将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抉择的深远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平等观、公平观 人们都承认市场经济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率,也都看到了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中收入的不平等。人们都希望在保持经济高效率的前提下获得社会平等和社会公平。 然而,究竟什么是平等和公平呢? 从历史文献上看,平等有三方面含义,即自然平等、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 自然平等,是指人生来在生理能力上无大差别。英国的托尼就认为人生来就是近似的。但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却认为,人在体力、智力上生来就不会相同,自然的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平等新论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所讨论的是被学者视为“迷宫”的平等问题。作者以辨析权利为基点,试图为平等原则找到公正的依据。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平等总原则及其两个分原则:每个人因为基本贡献(缔结社会)平等而应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因为具体贡献不平等而应比例平等地享有非基本权利。文章又从总原则推导出三项具体原则。政治平等原则:基本权利(政治自由)平等,非基本权利(政治职务)比例平等;经济平等原则:基本权利平等(按需分配),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按劳分配);机会平等原则:社会提供的机会平等,非社会提供的机会不平等(然而机会多者应对机会少者作权利补偿)。最后,文章对于平等的价值及其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出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平等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水法 《文史哲》2006,(4):127-134
平等不同于等同、平均,嫉妒也不是导致平等观念及主张的源泉。平等概念作为一种衡量标准,一种尺度,无法作为一种一般的要求而独立并且普遍有效。我们既无法提出关于人的完全的自然等同的普遍要求,也无法提出个人之间在社会嘉益分配上完全平均的普遍要求。平等始终就是针对某种东西的要求的比较与衡量的尺度,而并非绝对的独立自存的标准,也不是独立自存的价值。平等作为一种价值和主张是依赖于构成正义社会基本结构的独立因素———自由或权利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论平等──对阿德勒平等理论的思考刘继彪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发展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的历史性潮流,令人振奋。另一方面,为了社会稳定,执政党和民主人士又一再呼吁对社会的平等或公平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学术界也一直对社会平等实现的必要性、实现程度和实现途径进行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和各种经济利益集团的重新分化和组合,社会分配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由分配问题所引出的平等与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探讨文章也日渐增多地出现在报刊上。对此,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讨论任何理论问题,无疑都必须以词义的准确性和明确性为前提。否则,不同观点之论争将失去辩论的基础。平等、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讨论也不例外。 (一)、平等、公平、效率的涵义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问题。然而实际上,它们之间并不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与“专制”等诸多矛盾体一样,与生俱来就是作为对立统一之状态存在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平等”一词频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