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凤儿 《新天地》2016,(11):36-37
民间摄影家刘涛的新书摄影集《走来走去》已经上架.这本摄影集每一张都是扑面而来的市井生活,看起来“价格便宜,量又足”.刘涛说,这是送给父母的礼物. 平庸与叛逆的冲突 35岁的刘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下岗的父亲在火车站当保安,母亲在医院食堂帮忙.父母对刘涛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他能早点成家立业,自己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2.
名片: 刘涛,1981年出生于慈利县东岳观镇跑马村,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乡镇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团省委、省委统战部工作,三十出头就被任命为临澧县副县长.出人意料的是,正当春风得意时,他却辞去副县长职务回乡创业,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与感叹号.  相似文献   

3.
【素素的小花招】 刘涛回到家,看到素素已准备好了他爱吃的菜,还开了一瓶红酒,笑着催促他:“洗手换衣服吧,准备开饭了。” 刘涛耸耸肩,不置可否。他知道素素的小花招,是想酒醉微醺之时,缠绵床榻,目的却不是为恩爱,而是为怀孕。 二胎政策放开后,素素就没消停过,坚持再生一个。刘涛并不赞同:“再生7养你们两个我就已经够累了!”这态度让素素不乐意了:“你再累还能有我怀胎十月累吗?你也不想想,现在多少女人根本就不想生,像我这样一门心思想给你生个男孩的媳妇,哪儿找去?”  相似文献   

4.
余玮  施枫 《社区》2012,(30):52-53
李志强,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一位憨厚直爽的普通工人,一提到他那痴迷般的爱好,不用人多问,他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像机关枪似的将他的收藏史、收藏观和盘托出。他的爱好就是收藏中国旅游交通地图,而且这一藏就是40多年。  相似文献   

5.
保定收藏家乐做“红娘”,周瑜、诸葛亮后代初次“鸿雁传书” 周柏泉是轩辕黄帝第128世孙同时也是三国名人周瑜第68世孙的消息以及诸葛亮后裔的有关消息相继被《文摘周报》转载后,引起了家住河北石家庄市的热心读者、喜爱收藏的河北机电学院的退休副教授王进军的关注。 王进军副教授平素喜爱收藏名人字画以及各种钱币,喜欢收藏名人信札、签名,他还喜爱收藏粮票,如今已藏有粮票600多种。 当他打听到周柏泉的地址后,来信向这位黄帝后代索要签名名片以便收藏。同时王教授热心地告诉周柏泉,他还收藏有诸葛亮后代的  相似文献   

6.
凤鸣 《山西老年》2011,(12):29-29
李维义是山西省水利厅的退休干部,多年来,他钟情于红色收藏,他收藏了规格、形状、材质各异的毛主席像章达数百枚,不同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数册等。  相似文献   

7.
我邻居退休后迷上了收藏,几年来收集了不少邮票、钱币、电话卡等物。最近,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假人民币和外币一百余张面值近万元,有时还向他人炫耀其收藏的假币。请问,他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读者刘敏珍刘敏珍同志: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非法出售、购买假币,也有的收藏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余玮  施枫 《北京纪事》2013,(8):100-103
李志强,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一位憨厚直爽的普通工人,可是他的爱好却很不一般。刚见到记者时似乎还有点紧张,但一提到他那不一般的爱好,不用记者多问,他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像打机关枪似的将他的收藏史、收藏观和盘托出。他的痴好就是收藏中国旅游交通地图,而且这一藏就是40多年。  相似文献   

9.
汤卫,今年46岁,是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超市店长。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古代锁具,至今已收藏各种古锁800多把。汤卫对收藏古锁产生浓厚的兴趣,缘于母亲送给他的一把祖传古锁。1992年年底,单位因工作需要,把他派驻到珠海。临  相似文献   

10.
青石     
藏家邓茹斌桂林市税务部门干部,爱好收藏,主要收藏邮票、印花税票、奇石、门券、粮票和普洱茶等,尤其是在奇石收藏方面造诣较深。在十几年的奇石收藏中,共收集了几十个大类的石钟,且精品颇多,多次在全国性、地区性石展中获大奖和在许多奇石收藏报刊上刊载,并获好评。他的收藏感悟是:收藏可以恰情、悟道、增值、健体、丰富知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杨洁 《今日南国》2007,(24):76-76
在南昌市洪都航空集团7区住宅区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收藏了一屋子的报纸,屋里找个下脚的地方都很难,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个报纸展览馆,让人们共享他的收藏成果。他叫罗来辉,人称老罗,1997年从街道办事处退休,今年71岁。他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报纸。记者想采访他的时候,他去外面"淘宝"了,等到了下午6时,他还没回家。邻居说,你想找他,事先要跟他约好。  相似文献   

12.
飘雪 《北京纪事》2015,(10):15-19
65岁的老林是一个资深邮票收藏爱好者.多年来,收集邮票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事.以前,他就住在海淀区,对马甸邮币卡交易市场有着深深的感情,更是那里的常客.认识老林的人都知道,你千万别跟他谈邮票,一谈上,他的话滔滔不绝,拿着他心爱的邮票本,可以跟人聊上个一整天.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收藏家,尽管他不识中文,却收藏了上千件中国书画。他收藏但不占有,将收藏中的精品部分献给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又编印画集,广而传之,还筹办陈列室及基金会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提高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他就是新加坡公民陈金川先生。  相似文献   

14.
陆明华 《山西老年》2010,(10):36-36
沙子收藏意大利医生奎多·奈布洛尼,20多年来,在漫游世界的旅行中,广泛收集了巴西、英国、印尼、法国等地的沙子。在热那亚"个人爱好"展览中,他的收藏因最有特色而获奖。鸟声收藏匈牙利的米哈伊·奥斯查克喜欢收集各种鸟的叫声。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成功地集录到了1000多种鸟的叫声。  相似文献   

15.
京城玩瓷器的人里,有位研究收藏的"那王爷",其实"那王爷"本名叫李有臣,是个士生士长的北京人,搞瓷器收藏已有30多年,多年的收集和潜心钻研,使他从一个普通职工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和鉴赏家.  相似文献   

16.
庄定宇的喜欢可不是一般的喜欢,也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那种理财意义上的收藏,他简直就是迷上了太师椅. 头一次见他,他就说咱们先坐上面聊一会儿,你看感觉如何.坐在太师椅上聊太师椅,一般人能找到这乐儿?  相似文献   

17.
元尚 《北京纪事》2009,(8):91-94
喜欢收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专题收藏,另一种是凭自己的爱好收藏,喜欢什么就藏什么,没有一定之规。秦东苑就属于后者。这和他性格有关,他打小就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什么东西看着好,兴趣马上就转移过去,几十年来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一路丰富,一路快乐。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看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那一期节目是马未都先生讲收藏.收藏我不懂,但是马先生讲的一个故事深深吸引了我:马先生说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好收藏,所以经常跑故宫,参观的回数多了,跟那里的保安也熟悉了.有一次,马先生又参观故宫,忽然在一个陶瓷展品前站住了,这个陶瓷展品罩在玻璃罩内,而马先生则断定这次看到它之前一定被人动过了.  相似文献   

19.
苏堂珍  李菊泓 《中华魂》2012,(16):62-63
七旬老人柴时兴退而不休,坚持收藏红色物品,他用收藏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他通过展览红色收藏,让更多的人直观地受到教育,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幅字,是柴时兴老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用毛主席像章制作的。在柴时兴老人的家里,像这样的像章多达4000多枚,毛主席各个时期各种画像300多张,各种红色书籍500多册,他收藏的这些红色物品让他家里摆放得满满当当。在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饱含着这位七旬老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20.
赝品真情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的业内人,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