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融资体制渠道过窄、债务风险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在处理法律性问题时,应从投融资平台的运作入手,运用法律治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地方财力综合指数与当地经济总量为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比较中部地区18个中心城市及主要城市在2009—2013年间的投融资平台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快发展区域金融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框架内,不同发展梯度上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战略,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并充分发挥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水平提高,将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完全的产物,其双重不完全代理是导致平台风险产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双重不完全代理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生动机,从而掩盖了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扩张本质,进一步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特别是在经济滞胀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债务风险呈现扩大趋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最佳方式在于从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出发解决三者之间的双重不完全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国民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由地方各级政府组建的投融资平台已经成为重要金融支撑力量;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成长过程中也伴随产生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风险。以湖南省投融资平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其潜在风险及发展障碍,提出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改革建议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对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及其趋势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潜在债务风险,提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长期发展将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中小投融资平台的清理和限制将为省市级大型平台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扶持和投资空间。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代表性投融资平台运营模式利弊及发展趋势,指出减低风险、规范发展的关键是明确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职责与定位,应根据各类项目的政府或市场目标属性进行分类管理,借鉴淡马锡经验在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同时促进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要依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进行融资的模式目前已陷入困境,"土地财政"推动经济建设的融资模式也因国家对房价的调控而难以为继。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与原因,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的措施,辨识地方发展经济面临的融资困境,走出地方发展经济融资的困境,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大规模铁路客专项目建设,铁道部要求地方出资的规模也显著增加。和铁道部一样,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也存在可持续性问题。在简介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类型和资金来源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投资、经营、合资等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可持续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当前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大规模铁路客专项目建设,铁道部要求地方出资的规模也显著增加。和铁道部一样,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也存在可持续性问题。在简介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类型和资金来源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客专项目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投资、经营、合资等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可持续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投融资平台作为民族地区政府最大的债务举借主体,其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给民族地区政府带来巨大偿债压力,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研究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形成的原因,利用多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Z分数模型等工具构建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评价体系,并以凉山州国有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防范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对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绩效进行评估,能够有力促进该战略的贯彻和落实。作为政府绩效评估核心的绩效指标设计必须以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履行职能为依据,遵循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其职能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主题,采用360度多元主体评估法,建立绩效评估结果信息沟通和运用平台,以便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能更好地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增加,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其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造成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能力;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经济社会风险分散化解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经济风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融资平台盲目扩张及财政体制内在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债务规模庞大,增长速度过快,债务负担沉重,资金使用率低,期限错配严重,部分地方违规融资、违规使用债务资金、偿债资金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重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当务之急。明确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赋予地方合理财权,促进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创新政府融资模式,完善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机制等措施应该成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执政水平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和高廉政风险。这种“双高现象”与地方政府经营化密切相关。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经营的增长方式以及政企统合的治理模式成为地方政府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也导致廉政的治理思维、治理结构和治理路径发生了扭曲和错位。效率优先思维下的廉政退让,权力集中结构下的约束失效,惩治路径导向下的防控缺失,使某些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高廉政风险的政治生态。新形势下的反腐,需要系统的治理思维、科学的治理结构和合理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刺激增长的政策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融资的热潮.短短的两年内,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馈总计由2008年初的1万多亿元上升至2009年末的6万亿元,与此相应却带来了政府的信用风险问题及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的金融风险问题.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现象入手,全面分析了地方融资狂热的特点、根源及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是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制度安排的产物,也是我国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性因素。地方政府公司化引发的日趋严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安排之间只有事实上的联系,而没有逻辑的、必然的对应联系。未来应该维持中国这个特有的竞争制度优势,同时也要通过中央地方就财权和事权的改革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强大的动力。在中国地方政府目前特殊的举债融资机制下,即使偿债率、债务负担率等指标不高,也可能因泡沫经济破裂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为了守住不发生金融危机的底线,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管理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尽早斩断可能引起泡沫破裂与经济危机之间的联系纽带,事先排除隐藏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的各种"隐形地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具有规模庞大、区域性、复杂性、层次性、传递性等特点.造成地方政府负债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财政体制存在问题以及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等.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要清查债务存量,进行分类化解,完善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现行投融资体制,压缩政府投资范围,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监控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于雯静 《国际公关》2022,(23):103-105
地方政府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程,大数据作为国家治理的新兴手段,它的广泛应用对于地方政府治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例如,地方政府治理的思维观念难以转变、数据安全和隐私面临的风险、数字鸿沟不断扩大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的大数据管理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应转变管理理念,提升治理能力;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已经资不抵债,如果不是地方政府的担保,这些融资平台将面临破产境地。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突出风险,并提出一系列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统合治理”是指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利用公司化平台进行经营性运作的治理模式。“统合治理”模式下,政治机制、行政机制与公司化经营机制的联结成为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模式的主要特征,项目平台公司成为承载权力运行的典型组织化治理工具,并进而实现了外部资源汲取能力的提升及内部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化这两方面的权力扩张。我国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统合治理”模式推动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绩效。但这种治理模式也面临着权力冲突与合法性问题,其未来走向取决于地方政府在集权权力结构下对中央绩效压力回应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