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作为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粮农治理的重要手段,粮食安全评价体系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类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多边利益群体构成的协作机制均参与其中,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治理主体制定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标准制定、数据搜集和处理以及排名和分类等要素构成了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深层逻辑,并反映出现阶段的全球治理仍然由西方主导。中国在长期政策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体系重点关注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对粮食问题产生的结果关注较少,并且学术界制定的评价体系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总体而言,粮食安全评价的效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亟待确立,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话语和经验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推动公共事务管理由管制向国家治理不断转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学者们从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涵义、特征要素、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领域不断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回应了“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怎样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学术关切。当前,应进一步思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问题、国家治理各领域联动改革的问题、拓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为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同时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满足社区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组织如何深度融入社区,并与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展开积极互动,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围绕社会组织如何有效进入社区治理场域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关系嵌入是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肇始阶段的前置条件,认知嵌入构成了行动基础和行动主线,结构嵌入促成了新型组织结构形成并实现了治理模式的生产和维持,三者构成了嵌入过程的行动逻辑链条,进而丰富了嵌入概念的亚类和内涵,拓展了嵌入理论的解释边界。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之一。精准把握现有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版图及演进特征,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坐标参照。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1998—2020年中国知网关于社会治理研究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研究发现:我国社会治理研究的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主要来自高校,核心作者力量比较分散,但影响力较大且发文期刊层次较高。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主要聚焦在对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的核心认知,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新技术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场域下的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未来研究应以关注人的主体性价值回归、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为主要方向,探索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危机管理需要不同政府或行政机构之间的配合,当危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更需要把私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广大公民的力量整合到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在危机管理中形成行政单位中跨组织、地理空间上跨区域和优势互补上跨部门的制度化"跨界治理网络",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问题。如果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有些地方和部门已经积极探索危机管理中跨界治理的方式,但在总体上而言,跨组织、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危机管理模式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今后的危机管理中,如何建立网络化的跨界治理模式与机制,不论对学术界还是实务界来说,都是值得持续关注、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变迁下的农村社会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乡村治理结构变化的历史过程,农村社会结构以及不同治理主体间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多中心乡村治理格局正在成为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方式。农村社会组织作为治理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协调不同治理主体关系、实现村民利益有效表达、推动农村社区民主意识形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自然嵌入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组织通过组织运作实现了不同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这与目前乡村多中心治理格局目标相得益彰。乡村治理过程显然需要组织运作机制与传统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因此,农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并与农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个体等治理主体相互合作协商是解决目前农村社会治理困境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7.
自主性是研究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角色的核心概念。作为最具影响力和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议题中的角色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学术界关于联合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仍主要强调其作为主权国家弥合分歧实现合作的平台的作用,对其官僚机构自主性的关注十分有限。2019年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是观察联合国自主性的重要案例。本文通过梳理国际组织自主性概念发展的学术讨论,将国际组织自主性定义为基于自身政策偏好,调动其权威和资源寻求对特定议题政策结果施加影响的能力,并进一步构建了行动、意愿和结果三维度的分析框架。由此,本文首先针对行动维度从议程设置、规则制定、机制设计三方面分析此次峰会中联合国的自主性行动;其次从议题与国际组织互动的视角指出气候议题在联合国议程优先性的凸显、治理真空的扩张、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于气候议题的偏好推动了联合国参与气候治理的行动意愿的提升;最后,针对峰会结果对联合国参与气候治理行动的自主性进行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利益相关者对海洋渔业及其管理现状的理解日趋深刻和全面,决策参与程度及实质性影响因而不断增大,渔业网络治理兴起并渐成气候,传统的单向线性集权型管理面临挑战。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走出“命令与服从”困境,适应、参与并有效推动渔业网络治理进程,与利益相关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治理目标。渔业管理研究者应关注这一现象及其演变趋势,开展有关渔业网络治理的形态、结构、机制、绩效和正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命题。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观点。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化理解国家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学者们依据不同的理论资源和分析方法,这些观点之间对于中国国家治理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判断。本文从体制、领导和过程三个维度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展现中国国家治理的复杂性,深化对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技术治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大多是从技术治理的工具维度展开与讨论,相对缺乏制度维度的探索,仅有的制度维度的研究更多是从静态角度阐述制度建设,忽视了技术与制度之间动态互动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主张找回技术治理中的制度维度,挖掘技术治理中技术与制度的互动机理,并剖析当下技术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旨在通过技术发展和制度完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推动技术治理走出困境。本文强调制度对于技术治理的重要作用,但不是倡导制度至上或者制度万能主义,因为制度还受到体系、结构等宏大因素的制约,并主张开展基于不同制度的技术治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合作社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到乡村社会治理则成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下社会治理范式转型的重要模式之一。合作社组织作为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保证其治理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合作社治理长效机制是由制度运行机制、管理维护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长效机制的3个构成机制在设置上处于递进关系,其中制度运行机制是合作社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机制,管理维护机制是决定治理成效长效的核心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是协同治理发挥长效的依托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治理"是当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范式,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也被视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重要方向。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经验凸显出传统治理理论的主要缺陷:忽视"治理失灵"的可能性,未能回答治理发展的主体、路径问题。而方兴未艾的"元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轴角色,倡导政府运用制度化途径提高社会自组织能力、优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非营利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是转型期政府和企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非营利组织治理要素及与环境的关系、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实际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是近些年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围绕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学者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危机管理参与的背景和意义、对非政府组织危机参与的理论解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而国外学者主要研究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经验,同时也有国内学者对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中国二氧化碳(CO2)排放峰值问题引起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CO2排放峰值的宏观研究进展、中国CO2排放峰值目标的区域分解和产业分担以及偏向于尽快达峰的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成果梳理,明确中国CO2排放峰值问题的来龙去脉,搭建学术界研究的基本框架,解析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脉络演进,并通过明晰学术界存有的共识和分歧,确认亟需构建CO2排放峰值的学理框架、加强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工作、系统化研究达峰政策及其效应、强化研究峰值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进一步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单位制理论与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社区治理结构模式、社区组织网络中的重要关系等方面。围绕社区治理结构,学术界提出三类模式,即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自治型治理模式、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广东省顺德区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出发,从理论层面厘清基层治理的基本内涵和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参与现状与普遍困境;结合顺德发展实际,探讨地方社会背景下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成效与困境,尤其关注女性组织———妇联对于女性参与治理的凝聚与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对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促进与推动。以组织引领和多元推进作为两个方向,讨论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治理的现象及概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国际组织以及主权国家的关注,相关的讨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这场关于公共治理的论辩中,由于对公共治理的维度或要素缺乏广为认可的共识,公共治理如何测量或者公共治理的指标如何确定,是目前公共治理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国外公共治理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目前各界归纳治理指标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主要的综合治理指标体系,以及可行能力视角的治理指标,试图为国内公共治理研究,特别是在指标界定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潮.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理论阐释、实现路径、推动力量、关键因素等方面,且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引领了改革实践,但也存在学理研究不够深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有待提高、方法创新运用略显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引领改革实践上实现突破,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别治理是指以促进妇女发展、实现性别平等与公正为目标的全球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特别是其中的第八专题集中展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性别治理的多维实践和推动全球性别治理的“中国主张”。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合作的努力,是中国参与全球性别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国在全球性别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正在由“积极参与”迈向“主动引领”。全球性别治理的“中国主张”包括:保障妇女权益,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以及重视联合国妇女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重要内容。为推动中国更好地参与并引领全球性别治理,共建共享美好世界,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对全球性别治理的认识”和“国家总体外交和全球性别治理的关系”两个方面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