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哈萨克族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员,有87.68万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5%,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居住在与新疆毗邻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就新疆看,哈萨克族畜牧业比重约占全疆牧业的一半,是我国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哈萨克族的人口素质,对于促进我国哈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草原以后,历经了漫长地方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最终在哈萨克人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哈萨克族伊斯兰化不仅表现为哈萨克族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也包括伊斯兰教顺应哈萨克族传统信仰习俗,使伊斯兰教逐渐“哈萨克化”的过程。与其他定居民族伊斯兰化相比,哈萨克族伊斯兰化的程度相对偏低,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浅析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成因与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法性,具体表现在其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特点与成因、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的深入探讨,指出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变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哈萨克族定居工作的推进,哈萨克族生产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哈萨克族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近20年来,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向定居,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向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结合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牧区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也凸显出来。建立农牧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农牧并举,多种经营,转变观念,是当地哈萨克族民族乡脱贫与进一步富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挈申”言辞研究王立增一、好人的名字不朽挈申的言辞永存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有粗犷悲壮的史诗,也有细腻感人的爱情长卷;有娓娓动听的神话传说,也有简洁隽永的谚语格言。如果说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是座辉煌瑰丽的大厦,那么“挈申”的言辞便...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是它由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新传播地域的社会状况,作出不同程度的调节和调适.驱动伊斯兰教向超民族宗教转化的源泉与活力来自于其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兼容并蓄的因子.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哈萨克族化"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之间的文化整合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具体表现,而伊斯兰教"草原化"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在其游牧生活中的婚俗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踏水礼、彩礼、婚嫁仪式歌、刁羊和姑娘追等是其传统婚礼的基本习俗。随着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婚俗在时间、彩礼、婚宴和交通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和现代婚俗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认识到:哈萨克族由单一的民族婚俗文化不断地向多元的民族婚俗文化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了讨哈萨克族审美观的特点、它在哈萨克族历来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东西方定居民族的审美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哈萨克族亲属称谓是以父系为中心,展开各种脉系的一种体系。论文从传统的分类法入手对哈萨克族亲属称谓语进行分类,梳理了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系统和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的界定,并对亲属称谓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探讨哈萨克族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性观精神实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哈萨克族人性观与草原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胡阿根村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牧业、农业、多种经营三个方面看哈萨克族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的转移、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充分发掘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深深植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心中的民族文化为内容,通过他们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我国哈萨克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是新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他们以游牧的生活方式为主。在长期的生活中,哈萨克族人总结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娱乐形式,其中很多内容表现出隐性的体育价值形态。作者通过研究哈萨克族含有隐性体育内容的民俗风情,旨在积极开发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与习俗阿依特斯的渊源关系,我们认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是习俗阿依特斯形成的土壤和前提,但它们始终处于你中我有、我中有你并立共存的关系之中.因此,对哈萨克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肯阿依特斯的保护和传承,不能仅限于保护作为遗产本身的阿肯阿依特斯,还应该保护它原有的民俗氛围,不能使其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早期的神话与宗教关系密切,它将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包容在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中,构成情调各异的民俗画和风景画,呈现出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从中渗透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哈萨克族的原始宗教信仰,都与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有关,反映出哈萨克先民强烈的部落意识,在本质上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对现代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哈萨克族于建国前仍然残存着宗法氏族部落组织形式,各氏族部落都各有其头目。清朝统一新疆后,哈萨克族的一些主要部落头目,已被清朝政府封以爵位。新疆建省之后,继续封以爵位,并担任清朝的各级地方行政官职。哈萨克族在伊犁地区主要有黑宰、阿勒班、素宛三部落,设公一员(阿吾里汗公)、乌库尔台一员(阿卡拉克希)、伊勒格台一员,下设藏根若干员,此外还有五十户长和十户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