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 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身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再冷的冬天也不戴手套、围巾,一年四季穿一双黑帆布面胶底鞋。乱蓬蓬头发很长也不剃。听老师说,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邀请鲁迅在大饭店赴宴,西崽竟然看鲁迅衣衫朴素而不准他进门。许多回忆录记载:鲁迅虽然生活简朴,却节省很多钱支援革命。 “史无前例”时代,25岁的我从中国科学院被押送到劳改农场。身披无产者的劳动服、头戴资修反的“帽子”人拉犁、扛石料,干牛马活、吃猎狗食之余,还是改不…  相似文献   

2.
知识阶层为生计而挣扎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一直进行有关“生活程度”的采访、统计和研究。从1919年起 ,清华大学就开始对中国当代家庭生活费用进行社会调查。从20年代到40年代 ,各种民间学术团体和官方机构 ,至少对于249个地区展开过90次社会生活程度调查。这些调查的项目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的费用 :食物、衣着、房租、燃料、杂项。1941年行政院在社会学、经济学专家主持下 ,根据社会调查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公务员日用品消费量” ,也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个典型“等成年人”每月日常生活费用标准 ,包括五大…  相似文献   

3.
人物性格的典型化鲁迅不但十分重视小说中的情节的典型化,同样也十分重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因为两者有辩证的依存关系。情节的典型化,也正是为了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在鲁迅小说中,几乎“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本篇是《鲁迅与丘浅次郎》(上)的续篇.通过调查和比较丘浅次郎的文本和鲁迅的文本,推断丘氏对鲁迅的影响,时期并不只限于鲁迅留学时期,范围并不只限于个别文章,内容上也不只限于进化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比现在所知更为复杂和深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二、研究鲁迅对我国革命文化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我国“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的时期,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独立地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期。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端的农村武装斗争,是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以上海为主要据点的革命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整个白区的革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文化教育中心向南向西转移。1937年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三校校长蒋梦麟(1886—1964)、梅贻琦(1889—1962)、张伯苓(1876—1951)担任常务委员。是年年底,南京失守。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向云南昆明迁徙,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至1946年7月31日,梅贻琦在西南联大最后一次常委会上宣布“西南联合大学至此结束”为止,整整9个学年。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作为中国文教界代表的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济状况有…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活将是我国今后一项长期而极其重要的工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对积极进行低碳生活,构建节约型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吃苦受挫能力较差、攀比心理较重等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高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家长共同努力,构建大学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写作始终处于言论压制的境况下,有些曲折隐晦,实不得已;鲁迅的许多论题或主题,志在立异,本身不易索解;鲁迅深受庄屈影响,修辞手法多样而变幻,非浅显者可以领会;鲁迅的文字爱憎强烈,师心使气,惜墨如金,一字不苟,与今日的表达习惯不同。探求鲁迅的微言大义,也是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正途。  相似文献   

9.
《北斗》,不但得到鲁迅的支持,还有瞿秋白、杨之华、叶圣陶、茅盾、胡愈之、张天翼、冰心、冯雪峰等人对它的支持,使这个期刊成为进步青年最喜爱的刊物之一,反动当局颇为慌恐,蓝衣社特务时刻准备伺机袭击之。 的确,丁玲在行动上回答了读者对她的期望。她一面积极办好刊物,又一面奋发执笔为文,还积极参加了许多革命的政治活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丁玲在上海参加了反日侵略大同盟,面对反动军警的机枪也置生死于不顾,参加游行示威、贴标语、放  相似文献   

10.
晏辉 《河北学刊》2007,27(3):39-42
资本与市场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造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基于普遍交换之上的经济依赖性使人们愈来愈依赖于社会和所有的人,如若发展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多方面的需求,就得过一种公共性的生活。而公共生活则把自由、平等、所有权和利己心等这些基本价值置于公共交往的核心位置,惟其人们自觉、自愿加入和退出公共生活领域的,交往者才是有责任的个体。公民伦理构成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的文化基础,公共交往要求着同时也生成着公民伦理。公民伦理作为人们以公民身份交往时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乃是一种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它们是作为合作剩余而出现的,是通过反复博弈确立下来的,在确定的边界内具有普遍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1935年末到1936年初,左翼作家面临着一个新困境和一系列新问题。在采取统一战线作为总政策以后,共产党正依靠全民族高涨的抗日热潮蓬勃发展。鲁迅的爱国心不亚于任何其他中国人,但他也是一位左翼作家。鲁迅决不会放弃为"左联理论纲领"所阐述的理想而奋斗。文艺家协会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个"战斗的团体",其口号"国防文学"也是一个模糊不清且遭受错误解释的概念。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口号,这就是"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困扰鲁迅、也可能困扰他的一些朋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他知道应怎样对党的新要求做出让步,也知道如何在不损害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保持一个左翼作家的身份,坚持作家的左翼立场。然而,鲁迅没有预见到的是,新口号并没有为作家们指出正确的方向,而是增加了普遍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它对今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并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为可能.不容忽视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文艺创作中的典型化,有过不少深刻精辟的见解,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写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以后。这些见解,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同时又是他自己创作经验的总结。如所共知,鲁迅曾经创作了象阿Q这样的举世闻名、概括了丰富的政治内容的不朽典型;创作了象《一件小事》中属于无产阶级的那个人力车工人的典型;创作了革命的先驱者夏瑜的典型;创作了勇于向封建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挑战的“狂人”和“疯  相似文献   

14.
15.
正编者按:品牌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商品—有名称的商品—品牌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借助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品牌的忠诚顾客群、稳定收益和无形资产不断积累。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国内很多强势品牌都消逝在消费者的视线中,而国外的某些强势品牌却能够长久不衰,随着中国企业跨入品牌时代,貌似品牌的中国品牌众多,但真正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超越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它是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商品国际化的必然结果。跨国并购之所以在近几年风起云涌,源于它所面临的一个日新月异的新环境,即由世界范围的经济革命造成的降低贸易壁垒、金融投资自由化、解除管制、私有化、信息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作为我们时代特点的全球化共同促成的。同时,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规模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诗歌的第二次浪潮对第一次浪潮的跨越中,诗歌语言的全面更新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在非意象化的同时,“生活流”诗人群力求以富有日常会话语势的纯口语写诗,完全抛弃了脚韵,“加工”、“提炼”等语言运用上的旧有修饰语,至此已完全不适用。词语仿佛纯粹是漫不经心地用到诗里的,带点儿自嘲,带点儿自怜,也带点儿自尊,非常适应抒情内容的平民化和家常化。典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在快速推动世界各民族密切交往和融合的同时,也引起了世界民族主义的反弹。正如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样,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正面作用主要表现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发展,反面作用在于民族利己主义的狭隘性、反人类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民族主义的发展将出现以下走向:方兴未艾,得到加强和发展;文化民族主义凸现;消极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原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学术界有句行话,叫做“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那意思大概是只有很民族很个性化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如今,我们是否靠民族的东西走向了世界不得而知,但这句行话是不大有人提了。只不过似乎也没人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便越是民族的”,原因大概在于“世界”和“民族”毕竟还是有差异的。可惜的是这差异现在似乎人们也不好意思提了,代之以谈论的已是“全球化”了。我想原因大概至少有二:一是既然全球都市场经济化了,而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那么文化的全球化便也应该跟着到来。按照这个推理,以前中国没有走…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耘 《社会科学家》2001,16(3):86-8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所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是因为“全球化”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差异性与现实的不平等性,而多元文化的发展乃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化进程以实现本民族现代化的必要手段之一;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又有助于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