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早进行散曲创作的作家之一,又首开元散曲自度曲以及隐逸情调的风气。元散曲这一新兴诗体,在他的手中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完成了由词向曲的演化而基本定型;元散曲叹世归隐主旋律的形成,也深受他的影响。元好问对元散曲以及整个元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先导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元散曲之后的又一散曲创作黄金时代。明散曲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探索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其卓越成就足可与元散曲并驾齐驱。然而长期以来明散曲一直备受冷落,其成就、价值和地位得不到承认。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应予“平反”  相似文献   

3.
元散曲与唐诗、宋词相并列,作为一代文学出现在诗歌史上,其成就突出,特色鲜明。本文对元散曲的民族性和地方性、音乐性和灵活性、通俗性和谐谑性,以及体式、手法、风格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深刻性等,一一进行了论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亦间出己见,意在较为全面地揭示元散曲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元散曲中缺少写社会时事、哀民生疾苦的内容。张养浩天历二年(1329年)赴陕西救灾所写哀民散曲,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怀抱。他的哀民散曲的出现是元散曲题材内容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述贯云石、薛昂夫散曲成就的基础上,比较二人曲风的异同及在当时曲坛的地位和影响,认为二人堪称元代少数民族散曲作家群星中最璀璨的双子星座。还分析了贯云石两篇曲评序文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提出延、至治曲坛出现豪放派与清丽派双峰并峙共同把元散曲推向空前繁荣发展的观点,而不是像某些评家所论的由前期的豪放转向了后期的清丽和元散曲自大德后渐趋衰落。本文还论述了二人特别是贯云石对当时曲坛的影响,指出由于民族关系的改变而造成文学创作的巨变,不仅在元散曲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元散曲作家隐逸思想产生的渊源杨泉良,刘晓峰在元朝,蒙古族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有着诸多的特权。虽然统治者视文人为下九流,但元朝蒙古族散曲作家并没有因此受贬和受歧视,多数担任官职。可以说,元朝为蒙古族散曲作家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元散曲三百首新编》是一部特色鲜明的选本,其特色体现在入选作家广泛,有代表性;作品依时序编排,呈现出元散曲发展的轮廓;点评精湛而富于文采,能帮助读者对元散曲的内容与艺术获得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散曲和散文是两种差别较大的文体,晚明清初的散曲作家为了推尊散曲,提升散曲的品格和表现力,积极地将散文引入散曲中,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品文对散曲序跋的渗透;二是櫽括经典古文的散曲增多。散曲和散文的结合主要是对散曲形式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散文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客观来看,对散曲内容的提升并无积极作用,此际散曲并没有汲取元散曲和经典散文直面现实、抒发真情的优点,提升创作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金莲川幕府文臣是古代散曲史上最早进行散曲创作尝试的一批曲家,对散曲的形成和发展,有开创之功,并完成散曲从典雅到通俗的艺术演变。元好问与刘秉忠,皆以词为曲,词曲一体,以雅为胜。元好问与刘秉忠自度曲的出现,加快了散曲的艺术演变,渐至由雅变俗,散曲艺术日渐成熟。至商挺与杨果,散曲渐至雅俗一体,以俗为胜,散曲完全走向艺术成熟。  相似文献   

10.
元散曲的引用艺术施轩引用前人现成的诗词佳句、典故、事物名称以及句式格调来表达作家的思想内容,在引用中体现出改造的独创精神,于创新中另出手眼,可使作品简练而富有情趣。这一艺术手法,本历代作家所常用,诗词曲赋皆然,而元散曲家似乎尤精此道。关于散曲之渊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散曲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出现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散曲文学研究也恰在这两个时期较为繁荣,由此可见,散曲文学研究的进展是以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为重要前提的.要开创散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就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对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包括对<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和<全清散曲>的补遗,以及对曲家别集和重要散曲选集的整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在元散曲中,涉及自然江湖意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江湖与元代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再是官僚士大夫致君尧舜后的心理调剂,而真正成为了元代文人保全生命、安放心灵的场所。这些描写自然江湖意象的散曲是元代文人自身情感和经验的折射,是特定历史阶段文人精神与性格的写照。在这些描绘江湖意象的散曲中蕴含了元代散曲作家的几种思想倾向,本文试图寻找出这种倾向并作出适当阐明,以此来发掘元散曲中江湖意象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编辑英华 具有特色——《元人散曲选》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散曲继承了唐宋诗词的优良传统,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象一颗千金之珠,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上;但过去缺少整理工作。 解放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对元人散曲的辑佚整理,取得很大的成绩。隋树森先生辛勤裒辑的《全元散曲》,可说是这一工作的集大成者。近几年来出版的元散曲选集  相似文献   

14.
元散曲中有一批农村题材的作品,历来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这些作品描写了元代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悠闲。其实,这不是元代农村的真实,元代农村实际上到处是水旱相继和徭役课税,农民生活从来是家破人亡、饥寒交迫。元散曲作家之所以把农村写得那么繁荣悠闲,其原因在于他们对农村极少认识,看不到本质现象,才描绘了一个虚假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元散曲中有相当多的比喻,同唐宋诗词相比较,其比喻还出现了不少新鲜活泼的样式,具有士。下的特点:1、明喻特明;2、隐喻更隐;3、博喻更博;4、比喻的喻体常见而易懂。这些特征与元散曲直率、通俗的特点和讲究娱乐的功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指出元曲中杂剧的英译自18世纪以降未曾间断,相比之下,散曲的翻译和研究显得不足。回顾散曲翻译在国外的代表译家和作品,同时评价国内主要散曲译作,对元散曲的英译爬梳剔抉,以弥补散曲英译研究的空缺,为以后的散曲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元散曲中保留了不少当时社会的活口语,是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对元散曲中的虚字"着"进行归纳、分析,可以看出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8.
"谐"--元代散曲重要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元代散曲的艺术特色不是一个"俗"字概括得了的.相对于诗词的含蓄婉曲而言,元散曲的艺术特色是"露";相对于诗"庄"、词"媚"而言,元代散曲的艺术特色是"谐".构成谐趣的主要途径是语言的雅俗并举,构思的出人意表,漫画及误会的手法,及设置喜剧冲突.而元曲作家低调人生和游戏人生态度,散曲受众对于娱乐开心的需求,以及因与戏曲的密切关系而导致元代散曲作家在创作中"以戏为曲",是元代散曲谐趣风格形成的主要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毅《元散曲艺术论》是当前元代散曲研究又一可喜成果.这部专著从微观的角度论散曲艺术,以“深细”有别于他著,且呈现出从散点走向整合的研究趋向.本文从独到的学术见解、多样的研究方法和鲜明的时空定位几个方面对王毅这部新著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元代,散曲成为了人们叙事抒怀,表意抒情的重要形式。元散曲家面对社会的重大变化,他们以饮酒,山水赏玩及文学创作来渲泄内心的苦楚与忧愤,寄托情感,在审美境界中获得人生的快乐。而这种审美境界可以说是与世俗生活、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的。元散曲家在纵酒忘忧的隐逸情趣中解读着人生,并运用散曲阐释了于审美意味上对待人生际遇和社会环境的自己独特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