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同”和“共同”是两个常用副词。在句法上,“一同”的参与者既可是有生命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后主要跟[+位移][+言笑][+隐现]动词;“共同”在修饰[+组构]或[+致使]动词时,参与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余情况则多是有生命者,其后主要跟[+心理][+创制][+处置]动词。在语义上,“一同”强调[+同时性]和[+同地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时怎么样”;而“共同”强调[+合作性]或[+共有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样怎么样”。在语用上,“一同”与“把”字句、“连”字句、“随”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体现出主次之别;而“共同”与“由”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多无主次之别,但在与“被”字句的共现上,两者都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理逐渐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的心理上的衰老并不是和生理上的衰老成正比的。有人三十多岁,已是暮气沉沉,心理上相当衰老了;有人却“人老心不老”,“越活越年轻”,心理上并不衰老。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一张心理老化自我测定表,提出30个问题,由被测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否”和“吃不准”。这30个问题是: 一、下决心后立即去做。 二、往往凭老经验去办事 三、对事情有探索精神。 四、说话慢而罗唆。  相似文献   

3.
(一)位置要摆平。老夫妻间绝不要因社会职务和级别的高低在家中分“上下级”,男(女)方不要以“掌柜的”自居,女(男)方也不必愧作“下人”、“保姆”。平等方能出真诚、出友谊。  相似文献   

4.
老、庄并称,自有其据。二者均以“道”为本,阐发道论:道在时、空上的先在性与全覆盖性;求得妙“道”的措施、途径与方法;悟得妙“道”后的心理指向及“道”的非凡效用;“道”在家、国、天下与个体心灵上的不同显现等等,老、庄所识自有差异。这固然与“君人南面之术”和个体精神哲学的视觉差异有直接的关系,亦不能排斥二者所秉持的价值尺度的些许不同;揭示差异以显示道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非为毁“同”,实为求对老、庄及道家思想的理解更为准确、深刻;不人为地扩大“差异”亦是为尊重“思想”的历史,作为中国特有的大智慧——老、庄实则一脉两支,故称之为“道的复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镇杨老庄村青年农民杨新林,以诚取信,“借鸡生蛋”,利用别人技术和资金,造福于民,致富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6.
40多年前从中日大陆去往海外的人可能还记得,那时中国市场上有一种“老力”牌香汨。前复,“老力”销志匿迹。而40年后的今天,“老刀”又走俏海内外。而重拾“老刀”的人却是一位新帅──蒲强。在产品口量危口下降,柱术人才跚跚鲈日的攸口时刻,年傥37日的弥强毂投挑起了遗原本在中国烟草行汇雄居一方的老企口——青口蟋烟骊1991年,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正在进行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痛苦坛变。青岛卷烟厂,这个有著70#年历史,曾在全国烟草行业雄居一方的老企业在市场竟争面前陷入了困境:企业管理中的漏洞日渐明显,每天要拉出两卡…  相似文献   

7.
伍振 《社区》2015,(15):48-49
与上海外滩一步之遥,有一条方浜路,邻近老城隍庙的一段;已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上海老街”。曾经风靡大上海的一代女星周璇便是老街上最受欢迎的明星。若要回眸往昔,探究旧上海,“上海老街”将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00年前老上海的繁华。  相似文献   

8.
如果黑夜是白天的归宿,“老”是否是人生中另一种境界?如果“老”是生命时空坐标中最终的一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是不是都有一个关于年老的故事?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  相似文献   

9.
“论”是南宋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论学绳尺》是一部收集南宋时期省试优秀“论”作的选文点评集。集子中批语多以“老”字点评文章。集子从文章的用语、结构及作者的修养等方面揭示了“老”的内涵,说明“老”是宋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从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上探讨“老”的成因,有利于整体观照宋代文学,加深对宋代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小寒 《人生与伴侣》2007,(12):18-20
他是湖南卫视《晚间新闻》里贫嘴的主持人李锐,平日里看上去还挺忠厚的一大老爷们儿,怎么一到镜头前面就油腔滑调、口若悬河起来,特别是嘴角还老带着那么一丝坏笑!难怪老丈人一开始怎么都不同意女儿方方嫁给这么一个“坏小子”。李锐和老婆的恋爱就在一方死缠滥打、一方犹豫不决的状况下胶着了整整7年。临了,还是李锐一句简单坚定的“誓言”打动了方方的心:“我随时可以放弃一切跟你走。”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入城镇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人路过,正要进入这个城镇,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就问道:“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2.
怕老的背后     
张继东 《社区》2013,(28):56-56
自古以来,怕老的人不在少数。对于他们,时间的箭头也许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不仅“飞快”,而且只有“单向”。人为什么怕老?其实,那是一种对死亡的焦虑。也许有人会反驳:我才不怕死,我只是怕青春不再,怕力量不再…”其实这些“怕”都有一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3.
【简评】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清晰地演绎了“距离产生美”这个老话题,但无论是中心拟定(美在一水之间),还是内容上都透着作者独特的领悟,可谓“老瓶装新酒”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四、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人物内心意念的环形心路漫游表现主义戏剧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一种写在纸上的梦”反映在戏剧的叙事结构上集中体现为对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等外在叙事模式的无畏突破和背离,及其对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方...  相似文献   

15.
刘荒田 《社区》2012,(35):57-57
越是老下去。读书越难以进入沉酣之境。究其原因,曾经沧海.阅世深,神经麻木了,一如老兵油子看到战场上的尸体。是一:难以找到震撼心灵的奇书,是二。木心先生的《即兴判断》一直置于案头,我每天都读一点。好在它冠名为“即兴”,也就是“随便写”的意思。我以“随便读”来回应,似无不敬。读到对“仰视”的解释——“倒过来的鸟瞰”,我如同遭到电击似的,浑身一悚。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和“计划和市场都得要”,是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取向的两个最重要的论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总体,如果把它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或者以这个否定那个,强调一方淡化另一方,都会导致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严重失误和损失。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本文将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帮教和转化方而,试着从后进生的心理方面、学习等方面来形成一种对后进生帮教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历来研究建安文学者,多从时间性的时代和社会因素出发,本文则从空间性的地域因素出发,从“悲凉”入手,分别从地理物候、精神心态、忧患意识等三方面分析建安文学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悲凉”首先具有地域色彩,“速老”是一种精神心态上的悲凉,而忧患意识则是一种历史文化心理上深层的悲凉,三者相互交织。北方地域色彩是其底色。它像是只容纳刚健之美的容器,把速老心态和忧患意识都包容其内,使建安文学具有鲜明的北方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看到两个年轻老人(60多岁的子女)搀扶着一位老老人(80多岁)到医院看病想到的。人老了,从社会人回到自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返老还童,称之“老小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渐渐地衰退了,过日子出现“五怕一多心”:怕孤独、怕冷落、怕人嫌、怕忘事、怕生病,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易发“小孩脾气”。平日谈话、打电话、发言“收不住口”,别人听着有点烦,这大概就是“老还小”了!  相似文献   

20.
宋元以降市语中有“~老”系列词,用“氣老”指饭,“希老”指米。由于命名理据曲折晦涩,加之时过境迁,仍有需要训释词义或阐明理据。今拟从三个方面考察“氣老”“希老”的命名理据:从字形和字音考察语素“氣”和“希”,“氣”为“餼”的本字,二者在“馈赠刍米”义上实同一字。“氣”也就是“餼”,“希”“稀”均当是“餼”的记音字;从构词分析语素“老”,“老”的性质是名词后缀,去掉“老”后词义不变,“老”为无义的衬字;从“氣老”“希老”同样命名理据延伸出的相关系列跟饭米有关系的词语用“气”或“希”来命名,现代汉语方言还有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