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域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王蒙的幽默风格成因。新疆生活16年的经历,伊犁的地域文化,维族乐观、机智、幽默的性格,是王蒙创作风格形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影响并渗透王蒙小说创作的精神、题材、人物形象和语言  相似文献   

2.
施葵 《江海纵横》2010,(2):51-52
在“五四”以来的诗人中,卞之琳算不上多产,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仅发表了170首诗,但他的诗却少而精,名篇颇多,语言的多元、形式的多样、技巧的变化多端、意义的繁复多歧构成了卞之琳诗歌的独特魅力,“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诗人冯至这么评价。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活16年是王蒙痛苦而又逍遥的记忆,是思想和创作的“触媒”,对王蒙影响是金方位的。王蒙在新疆完成了“换心的手术”,新疆生活深刻地影响了王蒙人生观、价值观、文学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新疆是王蒙思想和创作的一个“原点”和坐标。  相似文献   

4.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相对于小组生涯辅导和个别生涯指导的方式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它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自我成长,充分利用群体的教育资源,具有更灵活和开放的活动形式,所以效果更具有迁移性、长效性和普及性。推进班级生涯心理辅导的普遍开展要以“以人为本”、“互动”、“体验”为原则,要以学校的总体调控组织、专业师资建设为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5.
试论叶圣陶教学生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的教学生涯与他的小说创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从教经历形成了他从经济窘迫看到精神卑微的眼光、理想与务实的双重心态。稳定的创作心态构筑了叶圣陶独特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6.
王蒙不仅坚持着鲁迅所开拓的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而且还继承了鲁迅的现代文化观念,十分讲究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郁达夫对自己“感情强烈”、“自叙色彩浓郁”的小说怀有激赏之情,但他终于没有在自己身边停留下来。王蒙也没有在“八千里”、“三十年”中止步,他追求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描绘出不少贴近现实人生的美好图画。写小说“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的废名,他与众不同的小说风格,经过时间的淘洗和过滤,在王蒙身上终于扎下了根并得到独特的发展。如果说废名与王蒙的创作主要是小同中有大异的话,那么沈从文与王蒙的创作便主要是小异中有大同了  相似文献   

7.
鲁先圣 《社区》2010,(11):5-5
世界上有两位以利用“纸条”而著名的作家,一位是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另一位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他们一个是用“纸条”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一个是用“纸条”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小小的“纸条”。成为他们文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王蒙是个复杂的存在 ,他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学术研究等 ,都充满了独特的个性 ,对当代文坛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王蒙的“综合研究”、“小说创作”、“文学思想”以及“王蒙与古典文学”、“王蒙与新疆”、“王蒙与外国文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深化和拓展了王蒙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涯辅导的前身是职业指导,在历经了职业辅导后,最终发展成熟为生涯辅导理论。回顾了生涯发展理论的历史,指出了在大学开展生涯辅导的时代意义,从学校制度建设、就业指导思想的转变、生涯辅导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生涯辅导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这一理论的出现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挑战,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培养,对帮助大学生正确规划生涯发展计划,实现个人生涯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王蒙小说呈现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赞美、歌颂青春,表达对青春的珍惜和眷恋;王蒙身上也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热情、青春的火热和一颗赤诚之心,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这是王蒙的作品保持魅力的主要原因。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现实生活的历练,王蒙一方面膜拜青春,另一方面也对青春不断反思,从而赋予王蒙小说的青春主题更加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王蒙的基本文学主张是强调创作题材的现实性、重大性和思想情绪的积极、乐观,但他这一时期发表的“意识流”系列短篇小说所隐含的主题却是对现实的深刻质疑与困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对走向“失重”的文学,王蒙率先提出要“重建理想”,而他自己的小说却充满了残谑嘲弄和语言的狂欢。王蒙的这种批评与创作之间的错位与矛盾,对于思考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想主义一直贯穿于王蒙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文学创作中,但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文化的转型,王蒙的创作观也发生了改变,以承认“存在就是合理的”为基础,追求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在他的创作观中,加入了经验主义的内容,且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温奉桥  李萌羽 《东方论坛》2006,(3):31-36,52
诗情小说构成了王蒙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诗化小说的当代发展和衍化形态。王蒙诗情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审美品格上,它们是“梦”与“诗”的产物,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艺术形式上,则呈现出“心灵故事”和“复调”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王蒙新时期之初的小说分析人手,结合当时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以及王蒙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王蒙创作思想矛盾与冲突的内在与外在成因.从这个时期王蒙刨作思想的矛盾冲突与变化中,可以见出王蒙创作的主要方面及其创作变化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5.
绿拇指男孩     
莫里斯.杜恩,1918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文学世家。他从小便有写作天赋,18岁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28岁正式开始丈学创作生涯。两年后,其小说《大家庭》即摘得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的桂冠。1955年起,他的系列小说《该死的国王》相继问世,共7本,影响很大,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影坛上,谢晋是跨越时间最长、观众覆盖面最广的导演,从1948年担任《哑妻》助理导演直到今年,他的创作生涯长达60年,基本上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经历了新中国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和后新时期等历史阶段;他一生为我们奉献出36部影片,他的电影观众人次在中国电影史上不但绝无仅有,而且完全可能再无来者;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的一生足迹横跨几大洋,遍及亚非拉三大洲。在这些或长或短的国外经历中,旅居巴黎和古巴是海明威在国外生活最长的两个时期。旅居巴黎期间,海明威由此走上文坛并成为国内知名作家;旅居古巴,他厚积薄发,奋力一搏获得诺奖,饮誉世界。这两段经历对其一生影响重大,不仅是海明威创作生涯的转折点,而且对文艺创作者也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生涯教育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主张把生涯教育引入我国基础教育。文章讨论了生涯教育发展的主要背景 ,论述了生涯及生涯教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途径等。  相似文献   

19.
生涯发展思想对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教育是后工业化社会职业指导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生涯理论经历了人-职匹配和生涯发展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生涯发展思想认为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在这一思想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关注生涯意识教育、生涯成长支持和生涯发展矫正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魍魉世界》和《风雪人间》,是两部“奇”书,它们为丁玲的创作生涯划上了句号,又为她的创作道路迈向顶峰而长留于世.前者解开了长期流传的丁玲“在南京自首叛变”之“谜;后者展示了被沦为”右派”的丁玲在北大荒的不幸遭遇.在极为复杂的创作心态下诞生的这两部“奇”书,既给人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又给作者自己塑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环境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但也带来了一些遗憾和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