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处处是亲人。我老夫妻俩今年近八旬,只生一个闺女,现在襄垣县农村,身边只有一个外孙女和我们居住在潞安矿务局漳村煤矿。1980年,我们住在二号楼一层尽东,张海龙、张美玲这一对青年夫妻住同一楼尽西,两家交往渐密。美玲夫妻称呼我们大爷、大娘,她孩子们叫我们姥爷、姥姥。有一次,我病了,美玲和她的  相似文献   

2.
刘翠莲敬老     
阳曲县城东北街的刘翠莲尽心尽力侍奉久病卧床的公爹,受到邻居们的赞誉。 公爹兰学文原是阳曲县卫生防疫站大夫,老伴早已病故。1993年老人离休后患了脑血栓,从此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儿媳刘翠莲把公爹接到她的住处,丈夫每天忙于工作,家务杂活、侍候公爹之事几乎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3.
贾珍芳是黎城县南委泉乡北委泉村人。1986年3月,公爹张文献离休回家,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5月14日,公爹忽然一跤跌倒在地,患了脑血栓,从此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丈夫忙于务农,婆婆年老多病,这侍候公爹之事,几乎全落在了儿媳贾珍芳身上。 1992年腊月初三,婆婆也得了脑血检,雪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盐湖区东阜居委会丁明俊、叶秀兰老人,一提起两个儿媳朱雪玲和解秋菊,就激动不已,饱含热泪说:“没法说,实在好得没法说。” 两位老人年届花甲,年事虽不算高,但都沉疴在身。老丁14年前因车祸虎口余生,老伴老叶患脑血栓腰腿疼等病,多亏了一双好儿媳,精心照料、百般孝敬,才使二老生活得幸福、欢乐。近日,两位老人向笔者讲了几件平凡而感人的家务事。 公爹被“逼”躲在外 老丁是一位汽车司机,1987年在河津拉炭时  相似文献   

5.
沈黎明 《新天地》2017,(8):24-25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三合村有百十户人家,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多以种地为主业,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民风淳朴,朴实勤劳,村里生活着多位高龄老人.农家妇女孙凤波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迈的公爹,当地人都称赞她是好儿媳. 继父是这个家的恩人 64岁的孙凤波个头不高,瘦削精干,长期劳作的手粗糙裂纹,脸上刻印着岁月的风刀霜剑.原以为长年照顾年迈体衰的公爹,会让当儿媳妇的农村大嫂变得脾气急躁或愁容满面,没想到,孙凤波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她言语不多,话语朴实,对于周围人的夸奖之辞只是羞赧地笑着说:"真没有什么出奇,平平常常,都是俺们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6.
水滴 《新天地》2016,(5):42-43
2015年9月7日,齐齐哈尔龙江县公安局接到报案,称一家医院内有两人被刀刺伤。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发现受害人许琳及其父亲许林山已不治身亡,行凶者宋永彬畏罪自杀。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宋永彬竟是许琳的前公爹。那么,宋永彬为什么要手刃前儿媳和前亲家?悲剧源于对孩子培育方面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芦溪县某乡74岁的村民廖某的二儿子廖×,于2006年4月28日因在煤矿井下作业负重伤,成为植物人。同年10月26日,经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召集双方当事人及村、乡领导进行调解,煤矿除支付该日以前所有费用外,再补给廖×伤残金、伤残津贴、医疗费、营养费、父母的赡养费、儿子的抚养费、就业补助费、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误工费,合计46万元。次日该款由煤矿转账到芦溪县信用联社。存折归儿媳梁××保管,密码却由翁公廖某掌握。  相似文献   

8.
郑智敏 《今日南国》2009,(14):48-48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是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清澈的平江河水从村中流过,50多栋独立别墅整齐有序地排列,处处展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在这个全国闻名的“全国十大魅力乡村”里,有个人人称赞、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相似文献   

9.
繁峙县大营粮站离休干部王秀今年已经88岁高龄。知道底细的人都说,老王能活到今天,多亏有个好儿媳。老王的儿媳叫康翠英,今年43岁。21年前她经人介绍与王秀的儿子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刚过门时,公爹有离休费,丈夫勤劳,家里有几亩地,她家在当地农村算是上等人家。可好日子没过几年,接连的不幸打破了她家的平静。婚后的第9个年头,婆婆得了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需人照理,照顾老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她肩上。3年多时间,翠英没回过娘家,没进过县城,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老人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翠英,要不是你精心照料,我哪能活到…  相似文献   

10.
丈夫瘫痪19年,婆母瘫痪3年,公爹精神失常。女儿车祸留下后遗症。一个山村弱女子面对如此艰窘的家境,始终不离不弃,用她的至爱大孝扛起这个苦难的家……  相似文献   

11.
赵秀华 《老友》2010,(9):17-17
两年前,婆婆离开人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华,婆婆有你这样的儿媳知足了……"婆婆走了,我这个做儿媳的十分伤感。  相似文献   

12.
倾爱     
她叫宫清爱,今年39岁, 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 她先后侍奉奶奶和公爹17年 之久,在繁峙县出了名。 19年前,经人介绍,她和 离休干部郭世恒的儿子结了 婚。当时郭家老少3代3口 人,她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 了活力,她也不时编织着美好 的人生之梦:公爹是干部,丈 夫有工作,奶奶在家可以料理 家务,自己也能出外找点活 干,几年后,再盖上几间新房, 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3.
冯元虎  李晓明 《社区》2010,(34):28-29
张县林、弓天水,一个是外来民工,一个是普通居民,这两个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样的人只要一提到漳村矿社区千部都激动不已,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其实,类似他们俩的故事在山西省潞安集团漳村矿社区不胜枚举,因为,这里的社区干部一直秉承着“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的宗旨。我们且来听听张县林和弓天水的故事,便可知一二: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在西安工作了大半生的郭星轩刚刚办了退休,大儿媳谭杏元便建议丈夫把公爹接回闻喜。她说公爹已过65岁,转眼便是古稀之年,身居大城市的高楼,上上下下老人将越来越困难。固然身边有二  相似文献   

15.
孔涛  张华 《老友》2015,(2):30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王双楼村,就有这么3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们多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的美德。她们就是葛汝真老人的3个儿媳:王玉兰、侯青云、王秀娥。今年80岁的老汉葛汝真,老伴20年前就去世了,3个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孙子都是儿媳们自己拉扯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漳村矿锅炉由于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差异较大而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对该锅炉进行的节能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17.
郭振刚  曾峰 《老友》2008,(10):53-53
荣获省"优秀教师世家"称号的健康老人陈履国从教一生。今年93岁的陈老,自退休后居住在崇仁县南端深山中的浯漳村,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但文化生活闭塞,很难看到报刊。发现  相似文献   

18.
今年39岁的李瑞花是吉县文城乡文城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自从20年前嫁到文城村以来,她孝敬公婆、团结妯娌,和左邻右舍和睦相处,深受群众交口称赞。尤其是近几年来,她细致入微地侍奉身患绝症的老公公,久病床前尽孝心,儿媳胜过亲闺女,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9.
婵婵是个“好媳妇”,永济市清华村村民都这样称赞她。 李婵婵的公爹罗海俊,现年74岁。老人1947年参军,在解放战争中多次立功受奖,1985年患了脑血栓病,办理了离休手续。 无情的脑血栓病缠身,使老罗在生活上难以自理。当时老伴还健在,婆媳二人精心侍奉,坚持了十几年。去年正月,老伴不幸去世,老罗的脑血栓病加重,只能拄着拐杖,蹒跚而行,一不小心,就有跌倒的危险。伺候他的这副千斤重担,就放在在家操持的儿媳婵婵一人肩上。老罗心里感到不安,他整天情绪低落,愁眉苦脸,不说不笑,一度甚至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婵婵看在眼里,急  相似文献   

20.
我夸儿媳好,不是因为她是自家人,更不是因为她是日本人,而是因为她这个人对人实在是好,好到要你不得不夸她。虽然较过去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今天也仍有许多日本女子会在结婚后选择辞职在家的生活方式。我的儿媳是在结婚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