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蓓 《学术探索》2012,(11):17-20
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鞠躬尽瘁为人民,用一生践行"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信念。他为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殚精竭虑,不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而且亲自领导了民族地区民生建设。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概括周恩来的民族地区民生思想。  相似文献   

2.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本刊发表胡华同志的这篇纪念文章、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学校的照片和黄永玉同志作的木刻《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3.
<正>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的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长达2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因此,学习与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是我们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刘德军 《东岳论丛》2000,21(1):19-22
周恩来人格 ,是由其生命活动尤其是实践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精神内蕴。它所展现的是无产阶级最高的大人格 ,是全人类最优秀品德的大人格 :“无我”、“无畏”、“无怨无悔”。其人格魅力的显著特征是 :思想境界的崇高性 ,最高层次的完美性 ,吸取融汇的贯通性 ,存在历史的衡久性。周恩来崇高人格所蕴藏的是 :凝聚人心的力量 ,净化灵魂的力量 ,振奋精神的力量 ,道德启迪的力量 ,榜样示范的力量。而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 ,不仅成为民族、历史与世界的认识 ,而且已化为一种精神与世界文明共存 ,是矗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丰碑  相似文献   

5.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披肝沥胆战斗了一生。他的一生,象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矗立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少年时代在沈阳的读书生活,是他璀灿夺目的光华一生中重要的一章。(一) 一九一○年春天,是清朝封建专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进一步残暴压榨,实行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前夜。这一年,周恩来同志十二岁,他离开淮安破产的封建官僚家庭,告别了哺育过自己的南国故乡,跟随着伯父,跋涉千里,来到塞外古城上小学。先是在铁岭银州镇银岗书  相似文献   

6.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其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和人格精神之高尚是举世公认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而勤奋地忘我地工作。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人民群众观,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民是母亲,一切为了人民,因为共产党生长于人民。现代社会发展,有显著的两大推动力量,其一是政党的领导力量,其二是群众的实现力量。两种力量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做这种“结合”的工作。对此,周恩来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从中国…  相似文献   

7.
论周恩来的文艺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恩来文艺思想和实践最为鲜明的特色。从周恩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解决好许多理论上、实践上表面看似简单明白、但细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深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价值问题。周恩来有一句名言:“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周恩来论文艺》92页,下引本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以人民所接受、赏识和喜爱为尺度,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实质性问题出发,周恩来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吕志 《学术论坛》2003,(1):153-157
周恩来是一位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伟人 ,童年、少年时代周恩来人格的形成孕育于善良母亲的教诲、悠久文化的熏陶、悲壮历史的昭示 ,这是周恩来人格风范形成的家庭、文化心理和社会历史的基础 ;青年时代是周恩来人格风范不断探索追求、不断磨炼的时期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后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升华  相似文献   

9.
一次,周恩来总理对东南亚几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结束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彬彬有礼,直爽坦率地回答每位记者的问题。招待会即将结束时,一位肤色洁白、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话筒匆匆问道:“周恩来先生,我能不能问您一个私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为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中国,两制共存发展,作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贡献。力挽危机首倡和平周恩来首倡和平的思想产生于万隆会议。他在会议发言中指出:“世界上不论生活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中的绝大多数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这一思想既是历史发展和客观现实的反映,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意愿。特别是当时的新中国,“迫切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周恩来的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和平统一、全面振兴敲定了基…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他不仅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才能,而且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革命风范。他的高尚道德品质,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周恩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尤其是他的政治道德品质,是同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分不开的,是以其政治伦理理论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总结、周恩来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继承他的优秀思想品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一、周恩来政治伦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在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工作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著作、讲话和文件,其中著名的“修养要则”…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特别是当代革命领袖的研究,是起步较晚的课题。而周恩来研究,则相对获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这不仅取决于近10多年来政治学术环境,更重要的是周恩来这位伟大人物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吸引了学者们的研究视线,显示出这一研究的高度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周恩来研究,应该说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们冲破了认识禁区。80年代初,《周恩来选集》等一系列文献资料的出版,为研究周恩来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随着资料的逐渐丰富,研究者认识程度的深化,周恩来研究在广度上涉及了周恩来的实践与思想中政治、军事、外交、统战、文化等方方面面,深度上也由早期缅怀追忆而升华到理性的探索与研究。1988年是周恩来诞生90周年,以3月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10月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生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本刊从今年第二期起,特连续刊登怀恩同志编写的《周恩来年谱简编》。怀恩同志早在周恩来同志逝世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部周恩来传记,使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光辉形象永远再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成为激励人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力量,继《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和《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上、下卷)两书出版之后,怀恩同志又紧张地从事《周恩来年谱简编》的编写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年谱简编》的发表,对国内外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和思想,对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思想品德,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民本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民本思想 ,是他革命和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他伟大人格魅力的思想根源 ,还是构成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坚实基础。一、周恩来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在中国历史上 ,民本思想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早在春秋时期 ,西周“德”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对待民众 ;在神民关系上认为民是神之主 ,季梁说 :“夫民 ,神之主也。”1寻虎国的史嚣进一步指出 :“国将兴 ,听于民 ;将亡 ,听于神。”2 因此 ,君主必须“以德和民”。晋知武子曾对献子说 :“我之不德 ,民将弃我。”3孟子提出一句名言 :“民为贵 ,社稷次之 ,…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具有总理国务。管理国家的杰出才能,毛泽东盛赞“周公确有吐握之劳”①,儒家大师马一孚敬仰周恩来这个总管家“体国经野辅世长民”②,国际评论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家”③。在担任总理长达26年的行政实践活动中,周恩来被国内外的评论家们一致赞誉为“实事求是的楷模”④。本文拟立足于行政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两个环节,着眼于周恩来行政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周恩来实事求是的行政决策思想。一、依据客观规律,立足基本国情,从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出发,确立行政决策的总目标从宏观行政决策学的角度判断…  相似文献   

16.
鞠躬尽瘁 党之楷模——读《周恩来的人格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躬尽瘁党之楷模———读《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葛洪泽在周恩来诞辰百年之际,“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及时推出吕志、范英所著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一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而周恩来就...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三十五周年了。其中有二十七年,周恩来是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和毛泽东等一起,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将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亲手描绘的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人民全力以赴的奋斗目标。周恩来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了他毕生的精力,尤其是他生命途程的最后十年,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了振兴中华,周恩来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周恩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作出的理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所首先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口号,已经成为和将继续成为十亿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他的共产主义者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向社会实际学习的方法论聂凤峻王从德周恩来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忠贞不渝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表率。周恩来怎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呢?我们把他向社会学习的经验方法做以概括,以便更好地向他学习。第一,使用调查研究的认识方法。周恩来...  相似文献   

19.
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力作──评王凤胜的《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李衍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恩来文艺感想新沦》(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王凤胜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是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周...  相似文献   

20.
“和合”概念是中华文化的独创 ,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周恩来思想风格的显著特点就是和合精神。这种和合精神 ,渗透到周恩来个人风格的方方面面 ,使他能成为调解复杂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关系的能手 ,成为具有特殊人格魅力的政治家。周恩来的和合精神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表现为顾全大局 ,忍辱负重 ,一心为党而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在统一战线和外交工作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