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加大,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由"知识本位"转变到"人格本位"的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和谐文化建设与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本.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加大,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由“知识本位”转变到“人格本位”的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和谐文化建设与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本。  相似文献   

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取得了系列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在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互联网的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网上舆论引导与网下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以及健全网络建设与管理机制、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文化这种新兴的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虚拟性等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情感、行为等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心理扭曲、人格障碍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来扬网络文化之长,补网络文化之短。  相似文献   

5.
刘同舫 《青海社会科学》2000,(5):51-54,,50,
网络道德建设是道德建设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 ,它是道德教育主体根据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和原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知识以及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 ,通过制作、监控和传播网络信息 ,引导道德教育客体 (网民 )全面地、客观地接触信息 ,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 ,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目的。它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 ,最突出表现在计算机网络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随着现代网络社会的来临 ,道德建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文化是构成并促进道德教育的精神资源和动因.道德教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追问、延展、传承和开拓着文化命脉.面对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文化遭遇,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应当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引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生成,萃取他者道德文化的精华以及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等方式完成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茅 《社会科学论坛》2006,(24):165-166
本文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分析,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树立其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西方学校课堂道德教育利弊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华 《学术论坛》2002,(3):145-148
目前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探索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新路子。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世界各国学校道德教育各有其模式和特点。当代中西方学校在课堂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渗透方式等方面各有利弊得失。西方学校课堂道德教育的做法对我国学校的课堂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等理念。推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应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人们生活新的空间,也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发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根据对网络文化传播特点的分析,提出利用网络植入的方法,开展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网络辅助教育,建立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培育新一代有道德、心理与行为健康的网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教育方式的强制与灌输、教育对象的"物化"等倾向,这是一种"非本真"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命之上的,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及个体人格的完善并最终使人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甚至个性心理,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积极影响,关键在于社会、学校、家庭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络积极作用,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有待于全社会的努力.总体说来,要控制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既有赖于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不断提高,更有赖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教育显得那么软弱无力,不受重视.我们急需从道德教育的教师、其他学科、道德教育活动、学校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为学校道德教育开辟出绿色通道,让学校道德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等人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非常有价值的心理学依据。学校的道德教育应深刻领会和把握其重要的核心内涵,借鉴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重视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倡导以关心为基点的情感教育,努力使学校道德教育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冬梅 《南方论刊》2001,(12):42-43
美国和新加坡同为年轻、经济发达的移民国家。相比较,美国更多地受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影响,并进而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发祥地;新加坡则是一个华人占主体且以儒家伦理为本的东方国家。通过比较研究两个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对发展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非主流文化是流行于以90后为代表的群体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催生了非主流文化,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和发展着。通过论述网络非主流文化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理解和应对非主流文化,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道德至上或伦理本位是中国主导性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基本特点,在提升个人修养、巩固社会稳定方面曾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但其发展的极端“存天理,灭人欲”贬抑人性,影响广巨,这也正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原则不相一致,从而“低效高耗”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毛茅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65-166
本文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分析,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树立其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环境的改变导致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独立性,必须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对儒家传统道德观进行辩证分析.在对儒家伦理在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局限性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要对儒家伦理在具有现代性的道德教育价值加以分析、提炼和改造,使其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文化是伴随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双重影响,即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和独特魅力,同时,网络文化和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正确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加强网络内容管理,建立舆论监控和引导机制,正确引领网络舆论,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