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为起点,通过对市民社会既积极又消极的双重特征的分析与考察,马克思建立了由市民社会过渡到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演进逻辑.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逐步一致和人的本质理论逐步展开的双重逻辑推动下,共同体必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遵循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逻辑,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演进的最终归宿必然指向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于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国内外学术界在考察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时,发现马克思对于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提法,由此学术界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主要的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之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笔者在这里要做的工作是,根据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全面地考察他在不同时期对于社会形态演进问题的有关表述,认真梳理这些表述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努力达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  相似文献   

4.
商逾 《东岳论丛》2002,23(5):70-72
马克思的法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正是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从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出发 ,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法哲学为中间环节 ,凸现了新唯物主义法哲学研究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形成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人学观之前,经历了对黑格尔人学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吸收与批判,交织了人本主义方法论逻辑和科学方法论逻辑的共存和斗争,并通过《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人的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性逐步阐明,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系统的科学的人学观。厘清马克思这一早期人学思想及其逻辑演进,对于理解马克思如何实现对近代人学思想的超越和开启当代人学研究范式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著作论述其国家学说,他的国家理论主要散见于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笔记及与他人的往来书信中.尽管如此,马克思还是形成了关于国家的本质、起源、未来等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曲折变化,但是一经形成,就保持了其连贯性.马克思的国家观经历了从理性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考察这一转变的历史进程,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历史逻辑,有助于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7.
8.
研讨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应关注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马克思倾其一生经历,致力于探索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从一个特别的层面、视角表达了人、人类解放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关系的不懈探索精神。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竞争压力、经济发展等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解读、理解马克思关于政治解放思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关理论,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价值旨归,从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来确立文化的价值引导意义,确立了文化解放思想,并从文化解放的必然性、阶级性质、路径选择以及最终目标等维度探究了文化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观变革与其本人世界观成熟的全部过程,始终以科学地解决人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要这样就必须科学解决历史观的逻辑前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第一次明确阐明了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逻辑前提.这个逻辑前提的确立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即在《莱茵报》的活动获得了政治实践基础、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获得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在批判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的错误主张中有了新的推进、在对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中获得了实现基础、在批判施蒂纳的“唯我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这一过程表明,马克思哲学形成和发展不只是一般地“伴随”人的问题,而是始终以科学地解决人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二十年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视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但我们还相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蕴藏的能量绝不止于此,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它仍大有开掘的潜力,尤其是它所内含的新的价值取向,新的思维向度。本文试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轨迹,作几点抛砖引玉的概述。1、教条主义的逻辑与实践检验的逻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大障碍就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文化基础乃是中国传统的引证文化。自古以来,无论是治国者还是治学者,必以圣贤的言论为依据,如中国古代的言必称尧舜、孔孟,现代教条主义者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曾分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目前学界对人的本质的传统解读方式或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或是将其定义为这三种特性的总和。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人之本质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人之需要中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抵制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克思女性解放思想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美珠 《兰州学刊》2004,(6):62-63,93
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分工理论、异化与资本理论、政治解放、人类解放与女性解放关系理论的解读,揭示蕴含其中的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女性解放思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政治纲领与政治策略,而在于它为女性解放提出了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马克思女性解放思想的意义不仅仅展现在政治层面,更是展现在具有恒久意义的哲学层面。  相似文献   

14.
从霍布斯到卢梭等政治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始终贯穿着对社会理论的种种构想以及实现途径的设计.在他们的学说中,虽然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其蕴涵的社会主体的权利平等、自愿合意的关系以及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契约环境的创造等理念启发我们,大力弘扬契约文明、树立契约自由和契约责任的观念是当前契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扬弃两位大思想家,创立自己的、克服两位大思想家片面性的唯物史观.黑格尔以思辨的方法分析历史,历史是自由意识在必然性中的进步.费尔巴哈用人本主义的方法说明历史,历史是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的否定之否定历程,是宗教的变迁史.马克思依实践方法阐述历史,历史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结构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6.
17.
安德烈·高兹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分工、科学技术和劳动解放的关系,提出劳动解放要在远离经济目标、完全自主的活动基础上实现,指明劳动解放的主体、场所、途径和目标,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尽管有乌托邦色彩,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启示中国要真正树立并贯彻以劳动为本的理念,促进劳动的社会化、生态化、人道化,通过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及蕴涵其中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的思想走进当代、参与当代社会和思想对话的鲜活的精神资源.探释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萌芽、生发与衍进,阐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所做的创造性延展,对于我们自觉继承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和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柳  尹青 《兰州学刊》2008,(Z1):17-19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多次提到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又一轮高潮。本文认为解放思想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又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同时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解放人,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质提出了系列重要命题.正确理解、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命题,必须遵循“现实的人—个体的人—族类人的—社会的人”这一逻辑思路,通过对象的互释和现实的反观,展现出内在同一的有机整体和逻辑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