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戏曲理论史上,李渔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他那不够检点的生活方式,一些庸俗消极的剧作,和他的曲论一起在后世引起了巨大反响。历来人们对李渔的评价都是毁誉不一,肯定与否定相交杂,在这些评价中,李渔的为人处世和他的曲论价值似乎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后人对李渔的曲论可以说是推崇之至,但是否无可指摘呢?下面就从一个具体问题来谈谈李渔重场上之曲的优与劣两个方面。重视演出实践、重视舞台效果,是李渔曲论及创作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在《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选剧第一”中,李渔首先指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他的许…  相似文献   

2.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04,69(1):90-93
山田清三郎是日本文坛上著名的作家,虽然他的作品没有被大量地引入中国,但纵观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前前后后,无不留下山田清三郎的足迹。他为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是日本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活跃在文坛上的核心人物,即是小说家又是评论家。一  山田清三郎是以短篇小说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他在早期创作中,常以短篇小说反映底层大众生活,探索大众生活轨迹,批判各种传统观念,宣传他的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反对贵族专制的观点。他的早期作品《幽灵读者》、《青年时代》都真实地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刘冬颖 《学术交流》2003,2(2):126-131
《诗经》不仅是文学研究者的诗歌宝库 ,也是史家的史料渊薮。最初的《诗三百》百科全书地涵盖着精神文化现象 ,历史的许多细节都在诗的具体而微的描写中体现出来。《诗经》中的许多作品对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历史状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周人的五篇开国史诗为例 ,可以清楚地看到周人在灭商以前的历史进程。然而 ,《诗经》虽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 ,史学研究者也可从中找到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但诗毕竟不是史 ,以此来考察当时社会还应参考地下考古资料 ,并与先秦的其他文献相佐证。  相似文献   

4.
吴梅(1884—1939)字翟安,号霜,著名的曲学大师。他倾毕生之力从事戏曲创作和研究,在曲学领域有全面的贡献。本文想就其戏曲批评作一评介。 我国的戏曲批评有悠久的历史,元代周德清作《中原音韵》已有戏曲批评的内容。其后,较著名的戏曲批评论著有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徐谓的《南词叙录》,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徐复作的《三家村老委谈》,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吕天成的《曲品》,李调元的《而村曲话》、《剧话》,焦循的《剧说》,梁廷楠的《曲话》等。其他论著,如玉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  相似文献   

5.
严晓江 《社科纵横》2011,26(7):93-94,98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其"述中之作"的翻译原则发展了孔子"述而不作"的诗学理论;梁实秋译莎构建了20世纪中国"多元"文学话语,是"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他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拓宽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思路;梁实秋译莎提升了中国现代戏剧思想内容的高尚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西方文学是标新立异的文学,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文学流派不断涌现。但无论怎样,各种流派都逐渐趋于一个趋向:即已经和正在向着人的内心世界掘进;心理分析艺术的深化是20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主要倾向之一。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就是20世纪世界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娄于1976年因其“作品中对人类的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深湛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及艺术表现手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地位、价值和广泛的影响。1  贝娄在小说中是采用意识流手法挖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他不是完全按照传统的现…  相似文献   

7.
胡元翎 《学术交流》2003,5(5):135-138
李渔“无声戏”与“稗官为传奇蓝本”的提法已明示在李渔意下小说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即异中之同。但小说与戏剧的同中之异也不可忽略 ,李渔的戏曲观念与小说观念绝不能混同。李渔戏剧对小说的重写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融入了他对戏剧、小说最基本的观念。在小说细节、情境叙写与人物描摹等方面 ,揭示两大体裁的不同景观。  相似文献   

8.
席超 《唐都学刊》2014,(5):64-69
陈忠实前期作品一直写当下的生活,善于从道德角度切入,在变态心理和爱情描写上也多有探索,塑造了一系列新的人物形象。经过15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历练,他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20纪世80年代中后期,作家经历了伤痕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阅读了大量外国传入的文学经典。他反思自己以往的文学创造,实现了自我剥离,他远离了写当下生活的题材,转向历史,转向人物内心,遵循文化心理结构观点,写出了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实现了自己写作的转型。他抓住了作品《蓝袍先生》中的语言感觉和创作状态,经过充分的准备,以沉静的状态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奠定了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主编按语: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清代浙东学派的理论奠基人。《黄宗羲全集》12册、约500万字,是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委托我院沈善洪前院长任主编、吴光教授任执行主编并组织省内外20余名专家学者校点完成的古籍整理大工程。《黄宗羲全集》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先后荣获浙江省政府一等奖和中国图书奖。去年底,浙江古籍出版社又约请吴光等专家学者在原书基础上增补、修订,推出了新版《黄宗羲全集》。温家宝总理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历来十分重视。今年1月31日,曾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10.
杨泽琴 《社科纵横》2006,21(7):112-113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享有盛名的诗人、学者、剧作家,但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透过其戏曲作品,我们感受到他在明朝覆亡后的亡国切肤之痛,英雄末路之悲,思念故君之哀,充满凄怆、悲苦的内心隐痛;感受到仕清前选择的矛盾痛苦,仕清后的终生悔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到死都没有真正解脱。  相似文献   

11.
加藤周一是战后日本著名学者、评论家。战后初期,他与中村真一郎、福永武彦合著的《1946年文学考察》从东西方文学比较的角度,对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被认为“象征着从精神锁国的战时体制中的解放”,是“战败后纪念碑式的作品”([日]粕谷一希:《战后思潮》,第96~97页)。1955年,加藤周一发表了《日本文化的杂种性》等文章,提出了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的这一命题,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试就加藤周一提出的杂种文化理论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官方通过全国性的乡约"圣谕"宣讲活动、刊刻善书及戏曲禁毁等文化政策,促成了声势浩大的劝善运动,以"木铎老人"自居的"善人"余治便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具有崇善向善人格的余治便将自己的戏曲创作视为其劝善活动的重要一环,于是他便通过具体的戏曲作品来演绎清初诸帝的"圣谕"或善书中的某些观念,由此导致其《庶几堂今乐》(又名《劝善杂剧》)呈现出显著的善书性质。同时,余治还继承了因致力于导愚化俗而提倡儒学平民化并投身于乡约"圣谕"宣讲活动的王阳明及泰州学派的戏曲观,因此他多以百姓日用伦常为戏曲题材,倡导戏曲通俗化,并主张寓教于乐的戏曲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生死场》的文化价值在于提供了一幅30年代黑土地风俗画、风物图。它展现了黑土地文化的物质外壳;也展示了黑土地文化的心物结合部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更展示了黑土地文化的心理层次。作为抗战文学的丰碑,《生死场》勾画的黑土地文化的略图,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伊·谢·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年了,而专家们对伟大作家创作研究的兴趣仍与日俱增。现阶段苏联文学界在屠格涅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居首位的重要成果就是屠格涅夫作品和书信全集,这部有价值的全集是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负责组织编辑的,主编是.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为了编好这部巨著做了大量目录检索和系统分编工作,专门前往巴黎国家图书馆查对现存的屠格涅夫手稿和信件,整理出《贵族之家》、《父与子》、《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现代派文学受到我国文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评论逐渐增多.不久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日本现代派文学——"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中译本;武汉《外国文学研究》开展了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我们认为,加强现代派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将有利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川端康成是日本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创作上,他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流派的创作手法、特别是英国作家J.乔依斯的"意识流"手法,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了颓废思想和没落感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的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鲁迅、茅盾等都是屡屡称引的一代宗师。同样,新时期的浙江文学也常把反映现实生活奉为圭臬。近年来,在浙江的文学评论界中,又回荡着“浙江乡土小说”、“吴越文化小说”、“吴越风情小说”、“吴越文学”的呼唤呐喊,虽然彼此在称谓上有所差异,然而其主旨和指导思想是极为相近的,一言以蔽之,即大力倡导文学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味。综观这几年的短篇小说,依然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情趣,散发着浓郁的“吴越”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无论是表现吴越一方农村独特的“乡土小说”,还是充溢着南方都市风情的“杭味小说”,以及介乎其间的有关小镇生活的作品,都显示了作家们力图凸现文学的地域特色和强化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意愿。在此,本文作一扼要的评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完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辑历史进行全面考察,回顾了前苏联和前东德编辑完整版学术性全集的尝试和1989年德国统一以后的当代编辑工作,评价了MEGA的组织编辑原则和学术价值,对近期出版的MEGA分卷进行了评述;突出强调了查阅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50、60年代的书信和新闻作品的重要价值,即有利于读者理解影响马恩政治思想发展的各种事件。他们的信件、新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证明了MEGA收录的丰富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国内读者最为熟悉的是她的长篇小说《紫色》。这部作品曾获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 ,并被拍摄成电影。在她所有的作品中 ,国内对这部长篇的研究较多。事实上 ,独特的视角以及丰富的蕴含使她的许多短篇小说也颇具研究价值。如收录于 1 973年出版的沃克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爱与恨》中的《日用品》正是这样一篇作品。沃克在此作品中把黑人自身对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加以诠释 ,在有限的篇幅里 ,以娴熟的技巧使作品的丰富性最大化 ,寓意深刻。《日用品》是一篇探讨女性及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艾滋文学研究,虽然或侧重其疾病隐喻,或分析其愤怒情绪,或强调其精神启示,或探寻其传记意义,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要脉络,却是作品中的"他者"话语.与之相关联的,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探讨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同时,更为关注在后现代语境中,西方文化内部的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关系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疾病现象背后,总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隐喻强调了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异化和排斥,直接表明了艾滋病人和"他者"的对应关系.美国艾滋文学研究涉及疾病文学、同性恋文学、传记文学以及社会政治诸多层面,涵盖了隐喻、意象、情绪基调、矛盾冲突、结构等文学元素.但这其中一脉相承的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中的"他者"身份的解读.美国艾滋文学研究展示给我们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全球性话语中,艾滋病患者作为弱势群体,被社会蔑视和抛弃、被人们疏远和排斥的生存困境.可以说,艾滋文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新视角,另方面,通过"他者"身份的构建,艾滋文学呼吁全社会对该病患进行理解,做出接纳,给予帮助.或许这正是艾滋文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历代曲论家都很少注意到观众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本文正是通过李渔对戏剧娱乐性的强调来阐明他对观众的充分注意和高度重视 ,从而说明李渔深刻地把握了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审美特性 ,他是真正把戏剧作为职业、把观众当作上帝的第一人 ,是最具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的封建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