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在成语释义方面尽管很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但仍存在若干不足。文章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失误:一、因对成语理解不正确而引起释义不确;二、成语理性意义或色彩意义增加但漏收而引起义项缺失;三、因对成语语源理解错误或对语源未加解释而引起语源失考;四、释义用词不准确或语序混乱等引起措辞欠妥。  相似文献   

2.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中特有的精华,以其凝练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广为流传。在"汉语热"不断升温的今天,外向型学习词典中成语条目的编纂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考察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外向型学习词典中成语条目在收词数、范围、注音、释义、例证及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异同,以期对外向型学习词典中的成语条目编纂方式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成语词典作为一部语言类工具书,其核心功用是释疑解惑,体现词典这一功用的核心部分是具体的语词释义。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张林川教授主编的《中华成语全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全典》)以“突破”和“实用”为总的编写原则,除了成语典故的概述和典范例证的选用之外,最能体现这部词典价值的正是它在释义上的突破。一、精当的单字、单词释义成语是由单个的字、词组成的,这些字、词承载着深刻、厚重的成语内涵。要真正理解成语的含义,首先必须疏通构成成语的单个的字、词的意义。《全典》充分重视单字、单词的解释,对于疑难字词…  相似文献   

4.
成语“高屋建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语义范围已经扩大了,但当下权威词典对该成语的释义还是只停留在其出处意义之上。从语用意义的角度看,“高屋建瓴”存在着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如权威词典释义所述,与该成语的出处意义一致,是其本义;第二个义项是转义,即新的语用意义,可表述为“比喻居高临下的眼光和思维”。  相似文献   

5.
英汉成语翻译的跨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差异使成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针对不同的文化现象, 具体的翻译方法有: 归化、释义、增益和直译。翻译的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原成语的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英语成语使用范围广泛 ,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有的源自西方生活、航海或军事用语 ,有的源自古希腊或罗马神话 ,有的源自拉丁语或法语。每条成语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些成语几经发展演变 ,已成为英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择录《圣经》中几例成语 ,加以释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缪树晟和余伯良同志合编,宁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成语述源释义》是一本讲述历史知识和讲解成语源义相结合的书。全书收与成语的来源有关的故事八百八十七个,介绍了九百四十四个成语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我校中文系倪宝元教授对修辞学和汉语成语研究卓有创获,著述甚丰。就成语研究来说,继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好评、印数达百万册以上的《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以及《成语例示》、《成语九章》等著作之后,去年10月,他担任主编的一部大型工具书《汉语成语九用词典》,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精印问世。这部词典达155万字,共收录较常用的汉语成语4000余条。每条除有拼音、释义外,还包括或式、用例、功能、结构、近义、反义、色彩、用法和探源等。编者云:取名“九用”之“九”,寓意多也,并非实指。本词典结构新颖、功能齐全、释义严…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成语释义的修订主要体现在释义提示词、构成成分义、义位阐释等三方面,体现了《现代汉语词典》关注词语的发展演变、吸收相关学术成果、编纂原则更加科学严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语言符号信息的分析 ,论述指称意义与字面意义的区别及其对成语翻译的影响 ,同时结合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之间的联系 ,说明对原语与译语文化差异的了解与否在成语翻译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成语翻译的四种有效方法 (换形求义法、舍形释义法、移植创新法、求同存异法 )。  相似文献   

11.
词语释义既要考证其来源,又要看其发展。"秋"在《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只能解释为"秋季(三个月)",但是语言是变化发展的,在现代汉语中,成语"一日三秋"的"秋"解释为"年"也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该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转喻:由"谷物成熟"转喻为"谷物成熟的时间、季节",即"秋季";再由"秋季(三个月)"转喻为"年"。前者属于"事件时间参照点"转喻,后者属于"部分时间与整体时间"转喻。最后,文章提出成语理解应该遵守古今演变原则和内涵意义为中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四字格成语韵律错位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音节是汉语成语的基本形式,因为韵律的需要而常被读成2+2式,这种需要往往牺牲了语法层次和语义关系.而且造成语法与韵律间的错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韵律需要外,还与词汇双音化、汉民族文化等有关.这种错位现象在5种句法结构中都有可能产生,当韵律与语法产生错位时,绝大多数会直接影响到词典释义.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成语语义的理解,在教学及词典释义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其语法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中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不准确、运用不恰当,这对他们阅读和写作都产生了不良影响。通俗地把成语的准确意义教给学生还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试着做了点工作,作了一千来条成语的字辨、释义卡片。兹不揣谫陋,小辑数十条于此,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对几条常用成语的释义试作辨难、释疑、正误、溯源等方面的工作,补充现有认识的不足,以便正确使用;也可供辞典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钱国宏 《中华魂》2013,(16):56-56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相似文献   

16.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双语词典是词条和释义分别用两种语言编写的词典.在我国,人们所说的双语词典多数是指外汉双语词典,其中又以各种英汉词典为主.通常,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英语成语,它是英语词汇中的精华,其构成和语义均已在长期的使用中约定俗成,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讨论的是广义范围的英语成语,包括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形容词(副词)短语,以及已经口语化的俗语、格言和谚语等等.词典在选编英语词条时应多收录这类词语,以提高词典的实用性.在译写汉语释义及词例时,应充分迻译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其言简意赅的修辞功能.本文就英语词典中有关这类成语词条的翻译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词典释义在语言上应注意:一、词典释义应避免以难释易;二、词典释义应避免"辗转递训"和"重叠释义";三、词典释义应避免语言拖沓,甚至前后矛盾;四、词典释义应避免描述语言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9.
成语的来源比较复杂,大多数出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典籍。在使用中不少仍然沿用典籍中的原义,但也有一些目前的通用义已和原义不相同了。所以成语的释义往往比解释一般词语困难,需要慎重对待。目前国内有多种成语词典,其中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下简称《词典》)影响较大,也比较有代表性。现试结合其中的部分条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这部书对一千余个常用成语逐个作了“例释”和“提示”,故名《成语例示》。“例释”包括:①释义,②例证,③句法功能。“提示”包括:①成语的结构类型,②正音,正形,③褒贬色彩,④近义成语,反义成语,⑤语素的解释和比较,⑥用法上的特点,⑦有参考价值的古汉语资料。这部书例证丰富。每个成语至少有五个用例。用例绝大多数采自名家、名作。这部书对成语的句法功能作了分析,试把句法功能分为:①用作主语,②用作谓语(包括有些语法书上所指的能愿合成谓语、判断合成谓语、兼语句谓语、连动句谓语等),③用作宾语,④用作定语,⑤用作状语,⑥用作补语,⑦用作独立成分,⑧用作分句(或独立成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