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一直到读中学,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许多学校踢来踢去,就连最差的学校也不愿意招收他。开始,他自己也像老师们一样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几岁以后他才明白,自己不是笨,是在  相似文献   

2.
大凡名人都有他们的座右铭。叶圣陶的座右铭是"未厌"。他曾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未厌"居,还解释说,他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世总抱着希望,决不"厌世";而对自己的工作则永不"厌足",所以取了这个意义双关的书斋名。梁启超的座右铭是"饮冰"。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饮冰室",他从1 899年开始用饮冰室这个名称。当时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毁稿遗嘱"及其围绕它所展开的"诉讼"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作为一个视文学为自己生命形式的作家,他一点都不关心甚至不求自己作品的面世.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与布罗德的友谊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否定了自己的哪些作品?从"形而下"的角度,阻碍他发表作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清理.  相似文献   

4.
刘青  谢良进 《今日南国》2007,(19):68-70
他是一个有着8年吸毒史的瘾君子,为了吸食毒品,他丢弃了自己辛苦打拼多年的生意,众叛亲离。1年前,他为了逃避强制戒毒,竞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把小剪刀吞进肚子里。今年3月,他为满足自己的毒瘾,竟然伙同两名"粉友"绑架抢劫自己的同胞兄弟。警察将他缉拿归案后投进了桂林市第二看守所。在他进入看守所的第二天,藏在他肚子里的那把剪刀开始发作,"绞"得他痛不欲生,满地打滚,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看守所民警伸出援手,出钱为他找技术条件最好的医院,使用最先进的仪器,将他肚子里的剪刀取出来。逃离"鬼门关"的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为洗刷自己的罪恶,他主动配合,积极改造。一个扭曲的灵魂在看守所里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5.
"我的衣服基本都在超市里面购买。"朱敏习惯性晃着腿笑着说,"我看不得浪费。"不光是他自己,连太太、儿子都和他一个"毛病"。别为假象迷惑,面前这个回国后想买5万元车的人,实际上把自己在美国的大部分财富带回了中国,在专业方面他甚至有些铺张,只要打动他,从他手上拿到上千万美元不在话下。甚至,朱敏一直不愿把自己称为VC,而是天使。  相似文献   

6.
他是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处长,负责森林防火,但他在职15年,却因敢言直谏,竟使自己成为海南最出名的处级干部,更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斗士"、"官场异类"和"海南官场扫把星"。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7.
敖德嘉在他的《关于技术的思考》中,提出了"人的存在"之谜的主题.他以一个三段论式的人与技术关系来阐述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在创始期,人在技术中展开自己属"人"的东西,将人创造成为了他自己的主体.第二阶段,人从潜在地"无所不是",变得实际上"一无所是",堕入自己构造的虚假主体性.第三阶段的拯救之途,敖德嘉提出展开西方技术与东方文明的对话,找出"人与自己灵魂的奋争"的生存方向.敖德嘉最后的思想虽然并未明确,但他的思路引发我们思考和了解东方文明中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作为主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束星北(1907—1983),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1978年,父亲束星北调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他已完全顾不上考虑个人的冤案平反问题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来不及了!"他清楚地认识到,已71岁高龄的他,靠他个人的拼命来追赶世界的先进水平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他到海洋一所后就给自己定位为"做人梯"。他成立了28人的"物理海洋进修班",常对学生讲的一句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在中国现代自我的建构过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他突破了传统在自我关注上加诸的道德禁忌,将文学作为镜子,用来观察自己、打量自己、想象自己、改造自己.他的创作突破了前现代"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的圣贤文化模式,表现的都是平凡个体的"忧"与"惧"的生存体验;他以"我感故我在"的姿态展示了现代自我的感性生命体验,并致力于探索一种灵肉协调的人性化伦理,对这种肯定人的感官快乐的个人伦理的探索,是郁达夫对于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也是他区别于张资平式的情色小说的严肃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儿子从上初中起,就自己缴学费。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真是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我问他:"你哪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儿子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男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  相似文献   

11.
邂逅     
一个夜晚,自己偶尔翻开《外国文学史》,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代表作《复活》。小说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塑造了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聂赫留朵夫。他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青年时期,他单纯善良。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抛弃玛丝洛娃。十年后,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  相似文献   

12.
正爷爷对奶奶的爱无微不至我爷爷性格耿直,爱帮助人,不恭维人,有时候说话不太考虑后果。这有时是优点有时是缺点,特别是最后一项,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他"默然",真的比较痛苦。爷爷曾对媒体说过,为了时刻鞭策自己"不要乱说话",他毅然决然将名字从绍诚改为"默然",希望自己可以不那么"张扬",希望自己可以比较"圆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问题,只有主动寻求做配角,侨务工作才能‘HOLD’住"。与常州侨办主任蔡楚秋聊常州的侨务工作,他总是"潮语"不断。他有二十多年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履历,但对于侨务工作而言,他坦诚自己只能算"初哥"。然而,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常州市侨办的工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国侨办主任李海峰专门听取常州海归创新创业情况的汇报,对常州侨办发挥侨务  相似文献   

14.
林业凯 《新少年》2012,(Z1):60-61
"千年老妖"是他给自己起的外号。其实他才13岁,为什么就叫"千年老妖"呢?原因当然很多了。这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是班里的尖子生。可在生活中,他却总觉得自己很孤独,常常愁眉不展。他父亲在外地打工,数月才能回家一次,每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苦。母亲总是不停抱怨,只要他一犯错,妈妈就哭个没完,边哭边唠叨,说自己命苦,日子过得差,孩子也不懂事……他听不得哭声,幼小的心灵却时常被哭声所笼罩。于是他很消沉。  相似文献   

15.
马丁·布伯从人的"对话性"入手,从哲学人类学和宗教哲学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他把"我"、"你"的对话比喻为"狭窄山脊"上的相遇,这种相遇显示了人生的意义和无意义,世事的有常和无常,人类的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双重结构。在他看来,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都是没有的,我们永远处在善与恶之间。他认为,人的道德的终极来源不是人自己,我们不可能自己为自己立下道德律,人也不能仅靠自己就能够拯救自己;人必须倾听上帝发出的道德命令。通过启示的方式,我们发现了绝对的价值,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张一兵教授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我们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在他们提出某一理论的同时,也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给自己掘了一个陷阱,给自己套了一条绳索。我们在著名的青年黑格尔运动领袖鲍威尔那里看到了"鲍威尔难题":是父母生他还是他生父母?鲍威尔提出一种观点,说一切存在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他的概念、范畴的存在,他的意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那么,他  相似文献   

17.
"道"与"器"是中国哲学中的传统范畴,关于二者的内涵、关系等在哲学史上也被许多哲学家探讨过。王船山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道器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器"是具体的事物。关于二者的关系,他认为"道"在"器"中,"器"在"道"先。他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道器思想,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刘学明 《老友》2010,(4):53-53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课。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时,在黑板上分别写上:"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引得哄堂大笑,原来他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36年,在伦敦出版的《现代中国诗选》一书,就收了卞之琳14首诗的英文翻译,那都是他自己译的.后来,在不同的时候,他曾把自己的其他一些诗译成英文,发表在不同的地方.在把自己的诗译成英文时,卞之琳更多地显现了他的诗人本色,随意、洒脱、变化甚至放纵,以意译为主.他对自己诗歌的英译不作"亦步亦趋"的严格要求,至少不如他对外国诗歌的汉译要求那么高.  相似文献   

20.
魏伟理着光头,他说类似于先人"蓄须明志"一样,留光头是为了激励自己:当"小小鸟"每取得一个进步,他就剃一次光头,寓意从"头"开始。 一切,缘于他创立了一个外来打工青年的公益性组织,这个目前挂靠在北京市海淀区团委的公益组织,被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当作自己的家,而魏伟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小鸟"。为了一段爱情,他飘荡到北京 1972年出生的魏伟,老家在河南南阳,早年写诗,曾有诗作"灿烂的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