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儿”,是对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类汉语民歌的统称。由于民族的融合和民族间交往的不断发展,藏族文化对花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柯先生在他的《论藏族文化对花儿的影响》一文(详见《中国藏学》1997年第3期)中,从花儿的产生、音调、语法结构、词汇、比兴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藏族文化对花儿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涉及了花儿的流行地区和民族等。然而拜读全文,觉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现述拙见,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藏族是我国分布地域较广的一个民族,除西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藏族在保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鲜明共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地方特色文化,是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藏族历史的研究,除了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研究外,从各个藏族区域甚至各个藏族部落的角度进行分区分层研究也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藏学研究界推出了《中国藏族部落》、《青海藏族史》、《甘肃藏族史》、《甘肃藏族通史》、《甘肃藏族部落社会与历史研究》等一批藏族区域史、部落史专题研究成果,大大地将藏族历史研究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3.
《藏族传统美术概论》出版我国第一部研究藏族美术的专著《藏族传统美术概论》,最近由中国藏学出版社用藏文出版。《藏族传统美术概论》的作者根秋登子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在藏族美术理论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现在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常委。这本书是他潜...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嬗变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岁末,一个新锐的藏族导演带着他的第一部力作风尘仆仆赶来,为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涂上了一抹重重的油彩;这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第一部藏族人独立编导的本土电影,它以本民族的独特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发展中的新西藏,同时,它也在向我们诠释着一种全新的电影理念;万玛才旦和他的《静静的嘛呢石》,载着对我们对西藏电影,对民族电影的无限希望,一路走来——近期,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他的本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可以说是成为了影视文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在电影拍摄完成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万玛和他的这部处女作就多次荣获国际、国…  相似文献   

5.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萍 《西藏研究》2021,(1):129-137
《明实录》《清实录》藏族史料的辑录与整理,对西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将《明实录藏族史料》《清实录藏族史料》与其他从《明实录》《清实录》辑录民族史料的著作相比较,说明其具有取材丰富便于利用等特点,但仍存不足,具有再整理的必要性。而再整理则侧重于从人名、地名与族名的用字,出处的标注,标点及简化字等的处理上进行举例说明,使这两部史书更为完备。  相似文献   

7.
周毛先 《西藏研究》2023,(6):104-113+156
《格萨尔》不仅是藏民族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更是记述藏族古代部落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医药等方面的民族史、心灵史,反映藏民族传统观念、价值观念的文化史,是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有可供研究藏族先民对人体、疾病、医疗认知的宝贵史料。《格萨尔》中反映的疾病观念,无论是对疾病的认识(咒师作怪、因果报应、污秽瘴气)、病因的解析(无明五毒),还是治疗方式(持咒、洗礼、熏香、药引子)都无不体现出藏族先民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8.
元明汉族史家笔下的八思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思巴不仅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后弘期)的一代祖师,而且是藏族历史上继松赞干布之后又一伟大的政治家,是整个中华民族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一位值得大加宣扬的爱国主义者。萧蒂岩同志从《大藏经》和《元史》上节录并注释元明汉族史家写的《拨思发行状》、《帝师殿碑》和《八思巴传略》三篇文章,以飨藏族广大读者。期望有志之士,也将元代以来藏族史家笔下的《八思巴总传》等逐步地介绍给汉族广大读者,起到交流的作用。这对于学习、研究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党组书记兼局长丹增同志,被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仲秋时节,我们在拉萨访问了他。丹增今年三十九岁,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的民族干部。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藏族牧民家中,八岁起即在比如县的贡萨寺里当佣人,小小的年纪饱尝酸辛。1959年底,人民解放军把他解救出来,并送他到陕西咸阳西藏公  相似文献   

10.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的合作民族师专,有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活佛,他 就是副校长赛仓·罗桑华丹。赛仓活佛是甘南藏族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活佛,由于赛仓一世襄佐嘉木样创建拉卜楞寺的突出贡献,在甘南藏族地区有崇高威望。赛仓·罗桑华丹是赛仓六世活佛,他从7岁时师从著名学者根噶华桑,学习藏文拼读、诗词理论及经典诵读,完成了显宗要典《显庄严论》的修习。1952年在西藏著名的佛教学府哲蚌寺学习深造,成为年轻的格西。自1985年合作民族师专建校至今,赛仓一直担任副校长、教授。他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藏汉双语教学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族人民尊崇的上师,享誉国内外。他在佛教经典和修持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博学而有才辩,著述极多,辑有《宗喀巴全集》。他不仅是位著名的佛教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汇集在《诗文散集》中,收入全集部。笔者不揣浅薄,对其《诗文散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家文学)的划分范畴,一般着重三方面因素,即:作家的民族出身、作品使用的文字、作品反映的民族生活。有关文学界定的主要标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论点“是看作者的民族出身,”①认为“作家出身于某一民族,是判定其作品是某一民族文学的决定因素”。②藏族当代文学的划分,几经讨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笔者一直关注这一“难题”的解决,并形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现不揣浅陋,略陈子后。文学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本身反映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文学是没有民族界限的。各民族文学在其形成、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丹珠昂奔,藏族,青海省人,1955年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系教授、主任、藏学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科院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主要编著有《藏族神灵论》、《藏族文化发展史》、《藏族大辞典》等。  相似文献   

14.
寻探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源,离不开该民族充满宗教色彩的神话传说。只有探索这古老传说神密玄奥的迷宫,才能真正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认识民族文化的发展,掌握民族心理的形成规律。《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族“百科全书”,它为我们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探索藏族文化、了解藏族人民心理,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资料。 在这部鸿篇巨制的英雄史诗里,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正面人物、反面角色;佛祖菩萨、妖魔鬼怪;神龙、凡人;男人、女人;大  相似文献   

15.
学术信息     
贾晞儒在《西藏研究》1992年第一期发表《藏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一文,谈到蒙古族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而丰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自强不息、富于开拓精神的民族。早在10世纪就开始吸收藏族的先进文化。为了制备一代制度,学习和吸收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文化。忽必烈曾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字”),为译写、学习藏文经典和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了方便,藏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眼界开阔、具有胆略和远见的政治家,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据史书记载,他13岁就登上赞普宝座,执政二十余载,使一个四分五裂的青藏高原得到了统一,为发展和加强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藏族(尤以吐蕃时期)历史上起过激发人们上进的作用,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后人为宣传其政治、经济主张辑成《松赞干布遗训》,在藏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对于研究藏族古代经济思想史,帮助我们认识西藏、解决西藏问题是很有益的。对松赞干布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匡正。  相似文献   

17.
1959年国庆以后,我奉命到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报到,准备赴藏参加调查工作。当时这个调查组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央党校,有藏族,也有汉族。我们的目的是要编写《藏族简史》、《西藏简志》等丛书。  相似文献   

18.
《尘埃落定》是阿来以藏族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雪域高原的神秘相结合,表现出神秘的高原色彩。并于2000年度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对嘉绒藏族的历史再现,凸显了作为藏族作家独特的身份背景。藏民族赋予阿来的民族文化心理机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作品的风格。本文试从典型人物设置、民族文化心理的坍塌、作家原生情感表现三个方面试图说明作品的创作风格是作家民族"原生情感"的外化。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王》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其中的谚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广。它是藏族古老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化、宗教、心理特征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20.
同仁,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2502米;属民族杂居区,除藏族外,还有汉、回、撒拉、土、保安、蒙古等民族。藏族是黄南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有9.7850万人,占总人口的64.8%,汉族有1.5280万人,占总人口的10.12%;回族有1.0649万人,占总人口的10.08%;土族有6905人,占总人口的4.57%;保安族有170人,占总人口的0.57%;撒拉族有895人,占总人口的0.59%;蒙古族有1.9219万人,占总人口的12.72%,聚居在河南蒙古自治县,从事畜牧业(据《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往来日益频繁,关系也日益密切,在交往过程中,藏族除借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些词语外,还借用了许多汉语的词语。本文拟对藏语安多方言同仁话(以下简称藏语)的汉语借词的分类、借用方式、语音变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