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邓家水井村和本寨村都位位于西秀区西北方向,距离安顺市中心城区不远,两村的苗族都操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邓家水井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落,而本寨村是一个苗族与汉族大杂居的村落,由于两村与当地汉族人民交往的程度不同,导致两村的苗语在汉语借词和汉语借音量上有所不同,本寨村苗语在本来有词的情况下也借用汉语词,导致汉语借词越来越多的趋势,令人产生苗语逐渐消失的担忧.  相似文献   

2.
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和地理实体,人们为了区别某一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以适应互相交往的需要,根据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给他们赋予名称,这就形成了地名。因此,地名是用语言来表述某一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词汇,还包含着历史的、语言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探寻地名所包含的这些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苗语地名是苗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它是苗族历史文化中不…  相似文献   

3.
至今有关苗族古歌语言的研究成果极少,且集中在对某一方言苗族古歌中词汇的分析和探讨,没有对苗语各方言古歌的词汇进行整体上的比较和分析,更没有涉及古歌的语法、语音等方面。本文认为,把苗语三大方言的古歌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来全面考察古歌的语言现象及特点,并从历史语言学与音系学的角度出发,对苗族古歌的语言作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这是苗族古歌语言研究将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苗族史诗》是我国苗族人民贡献给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一份文化珍品。其苗语原诗无疑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汉文译本也是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艳丽香花。这部史诗长达6000余行,包括五组有内在联系或承续关系的神话长诗。它的原型产生于古代苗族的氏族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初期,世世代代以古歌的形式广泛流传于苗族聚居的很  相似文献   

5.
<正>苗语和古汉语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完全相符、用法没有差别的词.这种词,大多数语言学者们都认为是苗语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借词.其理由是什么呢?却从来没有人详细说过.以本人的揣测,可能是学者们认为当今汉族的社会发展快、文化发达,而苗族的社会发展慢、文化又十分落后,于是,落后的民族当然地只有向先进的民族借词了.如果语言学者们真的是这样来看待问题的话,我则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了.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语测试,发现了湘鄂渝黔边区苗族大学生英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苗语,特别是苗语元音和辅音对苗族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提出了克服苗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接触和交往,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当然,苗、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虽然是双向的,但并不是均等的.由于汉民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语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交际用语,因而汉语对苗语的影响比苗语对汉语的影响要大得多.探讨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既可从中窥见苗族与汉族、苗语与汉语的历史渊源关系,又有助于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交际,还有助于开展苗汉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文献在现代文献中占有占有重要的地位,苗族贾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对苗族历史和社会有记述,也是今天识别相邻民族的口头文献。“卡”是苗语对古代文献“木佬”人的称呼。本文采用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现代人们的传说及口述文献,来考证卡人(木佬)族属古代是从僚族演化而来,也与仡佬族有亲近的文化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婚姻制度是各个民族重要文化特征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婚姻制度的发展,一方面归根结蒂是为该民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使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或革故鼎新,或在原来的基础上打上新时代的烙印;而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不是呆板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亦步亦趋,而是有其自我延续的传统性和独立性。“还娘头”婚俗,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中颇有特点的一种婚姻制度,对它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对苗族历史发展和苗族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谈融水苗族“埋岩”贺明辉苗族“埋岩”,苗语叫做“依直”,属苗族治理社会的款规。在融水、城步、靖州、绥宁一带称为埋岩,黔东南苗族叫议榔,湘西苗族称为合款,它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埋岩”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既是古代苗族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又曾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作者亲自采集的有关三都苗族各方面的原始资料 ,介绍了三都苗语语音系统的情况 ,整理、分析出三都苗语语音系统与苗语中部方言标准音在声、韵、调等方面的对应规律 ,期望能对三都苗族的双语教学 ,以及苗文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乡素有“诗海歌洋”的美誉,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媒介。然而,改革开放后,苗族情歌却日渐衰落了。文章以黔东南苗族情歌为例,认为苗族情歌衰落的原因是节日淡化使苗族情歌失去生存的土壤料来文化冲击使苗族情歌丧失作为婚恋媒介的功能;苗语词汇滞后制约苗族情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苗歌是苗语极为生动的部分,是苗族人民用以表达思想感情重要的语言方式,是苗族人民论理、叙事、抒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苗族人民一段悲痛的经历、一次深刻的记忆、一个美好的祝愿、一记理想的追求、一念新颖的向往,往往都可通过苗歌来表现;她集苗语语法、修辞、逻辑思维于一体,是苗族语言词汇的海洋.  相似文献   

14.
苗族在其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足以保证他们生存的、纯属苗族所固有的社会结构和组织,这就是鼓社、议榔、理老三位一体制。有的学者称其为苗族古代社会的“三根支柱”。一、鼓社组织鼓社,苗语称为“江略”。“江”是一片地方的意思,“略”是鼓,汉译全称为“鼓社”。苗族“鼓社”是其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集团,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氏族外婚制团体。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氏族是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具  相似文献   

15.
苗族民间文学是苗族先民生活的再现,蕴藏着苗族古代社会发展的诸多信息,其中包括苗族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苗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古苗语的*mripD是"人、动植物的母亲"也是"首领";*maC的本义是"由女人承嗣的世系";*praB是"父亲"也是"捆绑、黏合"。从认知语言学的文化模式来看,在苗语的提问和并列结构名词或固定短语中,女性处于无标记地位,男性处于有标记地位,这说明在古代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重要;在湘西和黔东苗语里,姨系亲属称谓等同于堂系的亲属称谓,都被认为是兄弟姐妹,并禁止通婚。这些语言学证据和其他社会习俗证据共同构成系统的证据链,证明历史上苗族的确存在过母系氏族制。  相似文献   

17.
清水江中下游苗族村寨留存的近十万份苗族契约中存在丰富的苗汉语互借的文字记载,尤其是"汉字记苗音"地名的苗汉语互借现象非常突出,这些现象反映了从清初到民国近300年的时间段里汉语和苗语互借情况,也导致苗语地名的历史渊源和隐涵的文化背景出现"失语"。本文对平鳌、文斗2个苗族村寨大量契约中"汉字记苗音"地名的苗汉语互借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汉字记苗音"地名的类型及规律,以探明苗汉语互借的机制和缘由。  相似文献   

18.
苗族地区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借助苗语学汉语,运用双语进行教学。怎样进行双语教学呢?现结合湖南省风凰县的情况,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教学作些初步的探讨。一、重视语音教学,把学汉语的拐棍交给苗族学生苗区语音教学的主要难点在哪里?《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就较复杂,教学的难点较多。如字母的形状相似难以辨认;字母的搭配关系较复杂难于记忆;拼写规则变化多,难于分清等等。除此以外,苗族学生由于受到苗语的限制,又增加了不少的难点。如苗语中无合口呼  相似文献   

19.
小茅坡营苗语在湘西苗语中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有一定价值。本文通过小茅坡营苗语与董马库、吉卫苗语的比较,初步描写小茅坡苗语的音系和语音特点。同时探讨了小茅坡营苗语的苗文标写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苗族对生命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传统生命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个性特征阐释了中华生命观的一个具体生成逻辑。“形”作为生命的躯壳,“力”作为生命的生机,“灵”作为生命的神志,三者结合共同构成生命活体,这即是苗族对生命的基本认识。苗族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在苗语口头文献和日常交际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苗语生育类动词是对生命形体生成的语言表达,反映了苗族“生无别类”的认知特征;从苗语生死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苗族用“力”来区分有无生命体,“命”是对具体生命轨迹的整体式表述;“灵”作为生命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也不具有超自然能力,灵与神祖的关联是中华传统生命观“神灵”体系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