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话题:批评怎样对事不对人?有人主张“功利”的批评,有人倡导批评的指导性;有人说批评的技巧很重要,有人说个人的修炼最根本;有人强调制度的重要,有人重视批评的弹性。有怎样的批评者,有怎样的被批评者,就有怎样的批评。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不能因为难而不做,做不到一世,一时总应该能够做到吧?您说呢?  相似文献   

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促进个人成长进步的有力武器。然而,近年来,批评难、难批评却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岑 《秘书之友》2008,(11):44-46
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目。1989年出台的《行政诉讼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告官”制度。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原因,《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只能状告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起诉政府规章、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即公民无法对“红头文件”说“不”,导致了不同程度地“立案难”、“胜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批评难,正职批评副职更难。一个目标性任务或工作中如果没有批评,往往出现无人负责、各行其是的局面,最终难以实现目标。运用批评武器的能力折射着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魅力,反映着领导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一生,以注重自我改造、严于律己而著称于世。周恩来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因为“天下没有完人,觉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他早就提出“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接受批评”的公式,把批评自己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进行自我批评,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批评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别人的。周恩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总要进行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考察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并对不正确的东西加以约束、克…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民事执行难的现象,本文认为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被执行人“客观履行不能”和“主观不愿履行”。针对这两种情况,均可以引入自然人破产制度进行规制。通过宣告自然人破产,限制其某些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敦促其偿还债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领导者,运用批评的方式促进工作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如果领导批评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就容易伤害部属的自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就像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花,只有对她精心呵护,甚至加以全身心的保护,这朵玫瑰花才能娇艳盛开;否则,不仅不能使玫瑰盛开,反而会被玫瑰刺得遍体鳞伤。最能打动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批评的目的就是提醒别人改正过错,因此,领导者批评部属时,不应该声色俱厉,嗦嗦说一大堆废话,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场合,设法送给他…  相似文献   

8.
受到广泛关注的创新金融工具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问世三年来,其发展并不算成功。其原因在于,通过集合发行分摊信息披露等费用,仅可部分地解决规模经济问题,而简单地将一些不存在密切联系的中小企业临时捆绑在一起发行债券,并不能增加其透明度。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未能充分利用产业集群融资的信息优势与其发行难存在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9.
钟益 《科学咨询》2008,(24):17-17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理应拿起"批评"这一常规武器,唤起学生的警觉,终止其不良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有时批评不可谓不严厉,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效果却不能让人满意,有时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甚至怨恨.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对"批评"进行重新地认识,弄清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所应采取的批评方式,从而使"批评"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应为成为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扬丑与遮丑     
山东莱芜市炭黑厂的荣誉室与众不同:在满屋奖状、锦旗、奖杯中间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两件东西:一件是一份文件的复印件,那上面公布了一些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名单,莱芜市炭黑厂赫然榜上;另一件就是对上述企业予以曝光的一张《中国化工报》。工厂自扬其丑又迅速纠正,着力提高产品质量,赢得了用户的谅解和信任,客户抢着订货。现在莱芜炭黑厂的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地区。从山东莱芜炭黑厂自扬其丑,联想到一些单位的着力遮丑。时下,批评难,给某些企业曝光更难。有些企业产品不合格,有些…  相似文献   

11.
学会"挨批"     
一个人总会遇到批评,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经常受到来自领导的批评。可以说,一个人就是在领导的批评中成长进步的。如何对待领导的批评,既是个人素质涵养问题,也是处事艺术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业务能力很强,但就是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工作和个人事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有的领导处事不公,经常无端批评下属,但就领导和部属这对特殊的矛盾来说,领导对部属进行批评指导也可以说是领导的职责所在。因此,作为部属,应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笔者认为,不能正确对待领导批评的部属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批就跳型。…  相似文献   

12.
解华 《当代秘书》2003,(8):28-29
人之天性都不愿意听到批评,领导者亦然。领导者不是圣人,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比下级高明,在工作中也难免出现失误和错误。作为一个下属,对领导者的失误和错误不能坐而视之,应及时用适当的方法提出来。向领导者进谏,既关系到你的  相似文献   

13.
郭巍青 《决策》2005,(1):51-53
有论者批评说.这是“计划经济的话语”遭遇世界尴尬。也有人说,市长口拙源于心懒。这类批评或许多少有些言重:但是不能否认,在精心营造的辉煌之外,中国市长们的集体形象确实有缺陷——因为不会说话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执行难是一个长期性的难题,集中表现为不缴纳罚金,造成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现状的原因有立法上的缺陷、司法机关内部原因以及犯罪人自身的原因等。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在立法上应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及罚金刑减免制度;在司法上应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罚金刑的认识,同时应建立健全罚金刑的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15.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之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院公益性质淡化、过分趋利的原因,也有政府投入不足、体制改革不到位、发展不均衡、药品器材购销、体制错位的原因。同时,还有社会医疗消费观念偏差等原因。要正确理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仍欠发达,人民还不富裕的国情下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长期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化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6.
老猫 《决策探索》2011,(19):9-9
在当下社会,批评的生态正在恶化,现在人们越来越不能坦然接受批评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5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7.3%的人表示身边很少有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少”。  相似文献   

17.
摹暴霎黝批评对事不对人”难在什么罄爵爵地方呢?依我之见在于批评的技巧。 好像让人难以理解,其实不然。想一想,在你身边或你身上,是不是常有事情本来好好的,但不知怎么就演变成了争吵,甚至反目,或者闹个不愉快。批评本来就不是件好事,如果你不注意批评的技巧,就很可能演变成你认为是“对事,,,被批评者则认为是“对人”。 专门针对人去的,就无所谓什么对事不对人了。如果真正的目的是对事,那么如何做到的呢?我的经验主要是4点: 第‘是注意语言技巧,尤其切记不要语气生硬,免得他认为就是冲他去的。当然,说什么话用什么语言因人而异。 第二是…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4,(48):16-16
正近日,广州因流动人口管理新规再次陷入舆论"漩涡"。通过舆论数据分析发现,广州规定并不"讨好",质疑、批判呈主流,除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前应广泛征求民意、批评政府胡乱作为外,"火力点"纷纷集中在批判"外地人三日登记制度"不合法、不合理、难操作以及  相似文献   

19.
田梦 《领导文萃》2007,(1):155-155
问题142: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用人之道》一书中这样说:“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下属,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先批评,再表扬’。”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5,(1)
五年医改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首这五年,我们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看病难、看病贵更难解决了,原因在于:一是政府责任模糊,责任主次不分。五年来,政府没有着力解决公立医院的补偿问题,只是口头上要求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致使公立医院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二是公立医院太强大,导致非公医疗办不起来只能在狭缝中生存。为鼓励社会办医,在公立医院推进PPP模式,但是如果无利可图,社会资本还会与公立医院合作吗?社会办医只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提供多层次服务,绝不是医改的关键所在。三是医改政策没有真正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医生的尊严。我们主张“薄利”,体现公益性,但不主张“多销”,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既不能以此来维持医院的发展,也不能体现医生的价值。说到底,医改的关键在于确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二者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