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福利三角是西方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视角讨论福利三角概念的含义;研究福利三角理论包含的制度内容;区别福利三角与福利多元组合的不同。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力量介入社会过程提升人民福利的一种方式。三角中的家庭、(市场)经济与国家三种不同的制度与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仅表示社会政策产生的动力机制,而且支持了社会政策的制定。本文最后将福利三角范式嵌入社会排斥与社会政策的实证研究中,阐述福利三角和社会政策的关系,指出了社会政策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体制民间参与及社区化,固然是必然发展之倾向,但政府仍然必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方能有效维护福利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但社会福利体制民营化及社区化后,政府公权力介入实质运作必须以法律作为基础,基于此种需求,“内政部”社会司以老人扶、疗养  相似文献   

3.
如何克服由政府和企业包办福利的弊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互助,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服务的参与,是内地与社会福利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正在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鉴于此,1995年11月7日至10日,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协办的“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三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内地的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前线社会工作者计60务人和香港社会福利界、志愿服务机构及大学的1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主题报告、大会发言、专题研讨和参观福利机构等号种形式的广泛交…  相似文献   

4.
一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庞大,讨论社会工作专业如何介入社会保障领域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对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发展状况作一简要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其宗旨是通过提供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的方式,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当前基本生活困难和预防未来的生活风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个人储蓄六大项。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处于创建和发展的阶段。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保障还是低水平的,主要侧重于对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同时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福利服务,也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下,  相似文献   

5.
创造适合国情的福利模式,是社会管理成功的基础和奥妙所在。一个好的福利模式要能保持四个基本均衡:经济发展与福利支出的均衡,福利支出中的基础部分与非基础部分的均衡,福利机制中的刚性与柔性的均衡,福利责任结构中的政府与市场、家庭、个人之间的均衡。中国一些富裕农村所搞的集体福利为实现这些均衡提供了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与底线公平理论非常契合。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和优势:教育为基,劳动为本,服务为重,健康为要。它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结构优势,把发展性要素内置于福利模式之中,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内外平衡,为社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对此已达成世界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对象从一部分群体到全体残疾人,福利内容从保障基本生活到注重残疾人全面发展,福利形式从个别化帮扶、临时性救助,发展为制度化保障、常态化服务,福利工作重心由制度完善到政策落实,福利推进路径由城乡二元分隔转向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残疾人逐步摆脱歧视走向融合,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开辟出来的,在道路选择、观念基础、组织体系、制度构成上特色鲜明.继往开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将向着"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00,(7)
据《羊城晚报》报道 :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用5年时间 ,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这一改革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发展需要。据悉 ,国家规定大中城市的城区一级要建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福利服务中心 ,街道一级各建一所能容纳30名以上老人的养老院。在农村 ,要在90 %以上的乡镇建立敬老院。点评 :社会福利 ,国家包办不了 ,也难以完全办好。放开手来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路子更为宽广国家不再…  相似文献   

8.
福利服务是社会福祉的依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社会福利发展历经志愿机构扮演先锋角色、政府与民间携手以及福利机构打破门户界限三个过程,逐渐由依赖施予的救济活动,发展到拥有专业和多元化的服务系统,其水平可与世界媲美,这无疑对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经验,必定给致力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地带来非常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讨论的“伙伴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工作教育学院基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福利的共同基础而产生的“政府行为”(社会方案、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财政支持)对专业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影响,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对传递、转化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作用二者之间的连结关系。 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学院“伙伴关系”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00,(4)
据《羊城晚报》报道 :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用5年时间 ,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这一改革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发展需要。据悉 ,国家规定大中城市的城区一级要建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福利服务中心 ,街道一级各建一所能容纳30名以上老人的养老院。在农村 ,要在90 %以上的乡镇建立敬老院。点评 :社会福利 ,国家包办不了 ,也难以完全办好。放开手来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路子更为宽广国家不再包办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社会福利理念的三种主要思潮为线索,分析和解释了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概念演变,通过国家、市场和福利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了它们各自的角色和功能。文章指出,西方以社会行政为基础的社会政策,已从经济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发展到强调经济政治发展之间平衡的后福利国家阶段,混合经济成为多元福利的物质基础,而民主政治则为公民的社会权益提供了一个扩张的空间,从而使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得到相应的缓和。作者以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为启示,反思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福利服务中,参与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为什么要参与外,它还包括参与些什么?谁参与及怎样参与?参与些什么往往决定了谁参与和怎样参与。以下尝试从参与些什么这个角度把社会福利服务中的参与分为三个不同的层实:第一是参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第二是参与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第三是参与社会福利服务协助或治疗的过程。参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社会福利政策。一如其他社会政策,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担任主导的地位。政府制定政策的肯定不能,也不宜闭门造车,社会福利政策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需要了解民情,以便能制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亦即“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我们把“社会化”的概念应用于社会福利领域,并且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命题,其前提条件是承认我国现行的福利体制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与社会系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福利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使之适应社会系统的结构原则和发展规律.众所周知,我国的福利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政府负责制(企事业单位也是作为政府的代表而存在的),政府既是福利的责任主体,也是福利的直接提供者.从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4.
孙元琪 《现代交际》2011,(11):18-18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我国当前的必然选择。社区福利服务是社区福利的重要内容,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发展状况。然而目前我国对社区福利服务的界定尚不清晰,致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在社区福利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张加速非盈利组织的建设,通过整合民间资源促进我国社区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艳 《社会学》2005,(4):1-7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日益突出。面对着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日益成为政府和学界所关注的议题。虽然,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分属不同的范畴,也有着不尽相同的方法,但二者却都是致力于扶弱济贫,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整个大众的福祉,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中 ,公民权利观念的确立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把社会福利从一般的道德要求提升到了政治道德的高度 ,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关怀的局限性 ,变成人人拥有的经济与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的政治理念下 ,人们把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 ,救助贫病不必再借助于人性的同情与怜悯。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了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平等地位 ,这就改变了社会福利的慈善救济性质 ,在消除福利救助中的社会歧视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可以这样说 ,作为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的形成 ,将现代社会福利与传统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或群体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或群体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的过程中,个案社会工作是运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分别以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一社会模式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 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风险大大提升,诸多社会问题凸显。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在自由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深深地被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所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英国政府采纳了《贝弗里奇报告》中有关社会福利的建议,并于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此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到来,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大多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因此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讲,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是指从国家发展的全局而言,这一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最有效地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人力配置状态。从个人的角度讲,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则往往要追求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由于不同的个人,不同时期个人价值观的变化,国家与个人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追求目标并不能时时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中西福利国家理念上的异同,希望为中、西皆处于十字路口的福利国家发展方向提点意见.“福利国家”一词极为抽象含糊,在不同时空有不同的意义.它不单描述客观的实体,亦泛指理想社会的特性.“福利国家”一词有其价值涵义,人们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观注入其中.Briggs(1969)尝试定义如下;“福利国家是政府故意透过政治和行政在三方面去改变市场的运作.首次,保证个人及家庭有最低限度的收入,不论他们的工作和财产的市场价值怎样.其次,减少个人和家庭在面对社会性风险(例如:疾病、年老和失业)时导致危机的可能性.第三,保证所有公民,不论其社会地位和阶层,皆可获得最好的社会服务”(Briggs,196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