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作为一个物质、经济、文化的综合体,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则协调各种景观文化元素,融合可持续生态建设的价值观,使城市景观文化具有实际科学的、审美的价值意义。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在人文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应符合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识别城市的环境基础空间,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环境;在生态价值取向方面,城市景观建设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等生存发展的生态功能,确保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开拓性的规划,使自然生态和人文价值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景观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心理需求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景观产生和发展的论述,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景观人性化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的说明了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对于城市居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市城市建设为例,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思考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与生态资源、城市与人三个方面问题,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应多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生态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城市景观建设以人为本,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4.
建筑美与城市环境空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而当代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不合理布局对周围空间造成破坏,给人以压抑感,与城市景观环境不协调。应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景观环境设计及城市历史地域文脉的延续等方面强化建筑美学在城市环境空间中的应用,以营造和谐美观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与西方在城市景观建设的艺术风格与城市功能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式园林社会功能和艺术特征具有自我的、私有的和封闭的基本属性。分析了西方城市景观的服务对象扩大到全体社会的社会功能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冲击和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性设计、公众自助景观环境和城市绿道网络系统等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意义,进而提出中国城市景观应具有西方式的社会功能和中国式园林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一拖专用线铁路曾经是洛阳市区内各大厂矿运输物资、原料等的重要交通通道.因市区内大部分厂矿搬迁,部分专用线铁路被废弃,成为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对洛阳环境、交通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积极落实洛阳市"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重大决策,对洛阳城市景观更新、环境治理、老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将废弃专用线铁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进行生态再生,以弘扬中国一拖工业文化为目标,同时对中国一拖现有工业遗存物进行保护,提取相关元素对中国一拖文化进行再生设计,打造出具有洛阳工业特色的城市景观绿地,为废弃专用线铁路景观更新与工业文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应延续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安庆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面临着社会、文化、生态、传承等问题.本文研究安庆城市景观文化现代传承、建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而达到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增强城市文化气息,发扬古城景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是建立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对滨水景观和人居环境建设意识的提高,滨水景观的组织和塑造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对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地域性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发现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策,以促使地域性滨水区在景观环境中发挥最大效能,创造和谐的室外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形象建设中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解析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品牌特征"现象,倡导运用品牌策略来建设和发展成功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景观品牌,并从景观品牌价值提升的角度提出优化城市公共性景观综合效能的四个途径,包括景观文化特色、景观可达性、景观人文关怀和景观区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湿地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城市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彰显出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特殊的景观价值.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塑造时,应实现生态健康、景观美学和文化教育三大目标以形成其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