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正确理解和运用物价指数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任才方一、什么叫物价指数,中国目前编制了那些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也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商品价格变化和平均升降程度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物价指数一般分为个体指数、类指数、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  相似文献   

2.
统计指数也称经济指数,简称指数,有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两种。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同类社会现象对比变动的相对数,如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都称为指数。而狭义的指数是综合表明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程度的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狭义的指数。计算和研究现象总体变动程度的方法就叫指数法。复杂现象总体往往是由许多性质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因素组成,它们是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可是,在统计研究中又常常需要综合反映某地区、某部门以至整个国家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总销售量等等一些复杂现象的总动态,或者…  相似文献   

3.
零售物价指数,是对零售市场上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目前测度市场物价变动方向和程度的基本指标。因此,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而其中议论最多的问题是,现行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方  相似文献   

4.
指数     
指数一词不断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口头禅,从日益普及的股票指数、物价指数,到议论纷纷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再到不太规范的“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人们的生活似乎都已指数化了。实际上,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数是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而狭义的指数则指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用于反映总体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相似文献   

5.
涂葆林 《统计研究》1987,4(3):68-71
一、指数概念的科学定义统计指数包括两重含义:(1)指数的一般概念,是指综合反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条件下平均变动的相对数(广义指数包括所有反映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2)指数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各种指数来反映经济现象的数量总变动及其组成要素对总变动影响程度(包括相对数与绝对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即存在有指数体系和指数因素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指数概念的科学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德发 《统计研究》1986,3(6):50-51
一、 引言 指数作为统计分析方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迄今尚未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科学概念,国内外的统计著作对指数概念的定义各有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1)指数主要是反映商品、工资或其他经济量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的。(2)指数是一种动态相对数。(3)指数是一种反映不能直接相加、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4)指数是一种相对数,可用于经济现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对比。(5)指数的最简单形式仅仅是若干组相互关联数值的加权平均放。(6)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而狭义的指数是总指数即以相对数形式综合反映多种事物在数量上变动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价指数是标志价格动态的相对指标,是价格水平变化的综合反映.职工生活费指数虽系物价指数的一种,但它的目的和作用与零售物价指数有所区别.零售物价指数是从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来观察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职工生活费指数则是从职工家庭生活费用总额中来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简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的相对数,是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综合平衡和对外贸易经济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保险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险统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综合指数分析法在指数编制过程中 ,不仅反映所研究的各个体现象相对变动 ,而且也反映各种个体现象的数量变动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对数。文章对此方法在保险中的运用作了详细介绍 ,包括适用范围、权数的确定、计算过程以及分析等方面 ,并以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谢启南 《统计研究》1988,5(3):20-23
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分别有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指数、零售与劳务价格指数、零售消费物价指数等。这些不同的指数,有的名异实同,如消费物价指数与生活费用指数;有的是名称和内容都不相同,如消费物价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还有的是名同实异,如苏联、保加利亚等的零售物价指数是纯粹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而英国、马来西亚等的零售物价指数实际上是消费物价指数,除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