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是经过大规模的元末农民战争建立起来的。长期的战争使得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城镇毁弃,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战争中各个割据政权军饷的筹集成为当务之急,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大兴屯田,开了明朝屯田的先河。明朝建立后,各代帝王因不同目的继续兴屯,使屯垦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屯垦规模之大,遍及全国,时间之长,与王朝相始终。因此,明朝屯垦经济的研究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代屯垦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朝屯田的目的明朝屯垦从朱元璋争霸战争中开始,直到明朝后…  相似文献   

2.
屯田,就其经营形式而言,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强制军队或平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就所耕种的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来说,则属于封建国有土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起源甚早,至晚在西汉文帝时已有边郡徙民屯田的明显开端。此后,屯田的地区日广,逐步由边陲及于内地;屯田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屯田者也由徙民逐步发展到以军队及一般民户屯垦;屯田的组织机构,也同样在日趋完备。自魏末晋初废除了屯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历史文献的考订,到近现代新疆、河西地区大量简牍文书的发现和论证,中国西域屯垦史已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再次提出屯田区概念,试图构建一个中国西北边疆史的西域屯田发展系统。通过对历代西域屯田区的实证举例,可见其经历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反复变化的过程。本文从中归纳出屯田区的基本内涵:即以遗址、遗迹形式见存的古城及其附属的防卫建筑、堆放粮食等物质的仓禀建筑、屯田人员的居住建筑、靠近河流建立的水利设施、沿河流两岸分布的屯田田地(农业生产范围),靠近沙漠、戈壁、山脚、民田等不同地貌的屯田区边界等。本文提出应在屯田区域研究中注意淬炼和使用行之有效的复原方法:史料考订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历史地理学方法、绿洲学方法、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等,以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推进西域屯垦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史学工作者,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开阔视野,迎接新的挑战,尽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西北屯田研究蔚然成风,并得以向纵深发展。许多专著和地方史中,大都涉及到古代西北屯田的若干问题。况且已有数种有关屯田的历史和断代史的专著相断出版。杨向奎、王侃柱先生的《中国屯垦史》、赵子征先生的《新疆屯垦》、方英楷先生的《新疆屯垦史》、刘光华先生的《汉代西北屯田研究》、王希隆先生的《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但是作为一部完整的、系统研究和论述古代西北屯田的历史,仍…  相似文献   

5.
<正> 隋唐时期,在中原王朝与先后活跃于西北地区的突厥、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强族政权的斗争中,青海地当冲要,是屏藩关陇,保障西域通道安全的重要战略地区。两代封建王朝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政治军事行动的同时,曾先后在今青海省的海南和河湟地区兴办过屯田事业。本文拟就两代在青兴屯的背景、屯区的分布和规模、屯田的特点和作用等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识者补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垦戍边,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的一项重要国策。西域的屯垦戍边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汉代。两汉统一西域的过程,是在西域发展屯垦的过程,而屯垦又反过来促进了两汉统一西域大业的完成。屯垦不仅促进和巩固了祖国统一,而且在实边戍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几千年的西部开发史:“屯田兴,边境宁,屯田废,边境乱。”  相似文献   

7.
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屯田是封建国家组织劳动力,垦种荒地、边远土地或其他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以满足军队给养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我国历史上的屯田源远流长,到了明代;屯田范围之广、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制度之完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明一代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屯田,而尤以明初为突出。朱元璋早在夺取帝位前即开始实行屯田》建立明朝后,为了解决军饷,同时为了  相似文献   

8.
李喜霞 《兰州学刊》2004,(2):104-105
延续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决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政策推行得当,自然能够使地方经济得到协调发展,但若统治者推行的政策不能够因地制宜,就会导致环境破坏、生产凋敝,而且政策对于社会生产的导向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要研究西部自然环境的变迁,就必须考虑到历代统治者推行的社会经济政策。一、政策性导向对环境的影响秦汉时在移民屯边、设置边地的同时,屯田垦殖就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秦始皇时在河套地区进行了屯垦,汉代在开拓疆域的同时,也大力开展屯田。两汉时的屯田主要是为了解决驻戍部队的军需供应,减少中央财政支出,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垦,破…  相似文献   

9.
陈曦 《学术探索》2006,(5):93-97
以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寻甸、武定二府土司叛乱为始,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为止,连年战乱,云南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屯田这一容易实现并行之有效的方式遂成为清朝统治势力深入云南、巩固西南边疆的历史选择。本文通过考察清朝在滇西、滇东北等地屯田的情况,全面论述了屯田在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巩固西南边疆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屯田与移民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代屯田史上最称发达的时期。自洪武至崇祯,历代屯田均以“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现将地处西北重地的宁夏屯田作一述论,既可了解宁夏屯田的状况,又可概观西北乃至全国屯田的一般状况。明代之宁夏屯田,就其分期与制度来讲,与全国各地的屯田无大区别,但又有其特殊点。就有明一代屯田的分期而言,史学界均奉王毓铨先生《明代的军屯》所提出的观点:“洪武、永乐间各种制度都比较严明,而且这个时期正在大兴屯田,也是明代军屯最盛的时期。”“宣德以后日趋隳坏,到万历年间,屯军逃亡,屯田抛荒。”这一分期法系针对全国军屯而言,是合理的和科学的。而宁夏屯田的分期是否也如此呢?我们认为,宁夏的屯田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屯田制度。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之,此后历代延续,到明代有军屯(卫所屯田)、民屯、商屯之分,管理亦趋严密,屯田制度更渐完备。屯田制作为一种国有土地或国家干予权很大的土地制度,在清代,因地主经济充分发展,其在内地已无大规模存在之可能,统治者亦不能不将其加以变通。“以故屯地升为官庄,屯军改为运军,而无运卫所悉行裁革,内地屯田迴非旧制。”但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屯田却以  相似文献   

12.
宋代吐蕃就是今天所说的安多藏族,两宋时期,他们居住在“河、秦、邈川、青唐、洮、岷以至阶、利、文、政、绵、威、茂、黎、移州”①及河西凉州等地,其居地大部在西北地区。北宋对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发有一定成效。一“屯田实边”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经营开拓西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宋统治者也不例外,自立国之初直至晚期,始终未断对西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北宋立国,与辽、西夏鼎足对峙。为了加强边防军事部署,防止辽、夏的不断骚扰,曾在北方及西北地区进行屯田和营田。“自淳化以来,始用何承矩措置北边屯田,开塘泺之利以限北虏,相继西北二边亦广屯田”②。“北边”当指河北路,宋朝在这一地区屯田的目的是阻止辽兵长驱南下的侵  相似文献   

13.
在元代经济史中,屯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早在蒙古萍国时期,蒙古社会经济中就已出现屯田。当时,尽管屯田在设置地区、规模、数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蒙古族进入广大农业地区以后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统治,以及元代屯田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忽必烈当政不久,元朝正式建立,屯田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兴盛起来。元代屯田有着特殊的组织系统,各个系统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明初京畿地区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京畿地区农业状况,是涉及明朝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明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诸如移民垦荒、军事屯田、兴办水利、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和减免赋役,实施赈济等一系列措施,使遭受长期战乱而残破的京畿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在耕地面积、人口数目和赋税额数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增加。这为明朝建都北京和北部边境的防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明代中后期及整个清代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振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明代自中叶始,由于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社会动乱,社会经济明显地趋于衰败。生产凋敝,帑藏匮竭。嘉靖末年,太仓存银不及十万两,岁出常超支一百四十多万两。当时有人指出,“嘉靖之季,太仓所储无一年之蓄”(《张文忠公全集·书牍六》),明朝的财政已濒临绝境。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统治阶级中一些有头脑的官僚,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遂致力于整饬屯政,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好转。在这种情况下,给事中徐贞明等人提出继续发展京畿要地天津屯田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三——十五世纪期间,波斯、阿拉伯等中亚地区的学者,出于了解蒙古族的目的,曾用阿拉伯文转写过当时的蒙古语,流传到今天的写本主要是一些不同类型的词典。对这些阿拉伯文蒙古语文献国内外语言学家如鲍培、李盖提、布和等学者作过研究并出版了一些材料或发表了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17.
试探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的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巩固边防,元政府在广西民族地区广置屯田,并取得良好效果。元政府的重农政策和措施,民族问题和边界问题的复杂性,民族人口的增长等因素,促成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屯田生产。屯田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元帝国南部边疆的安全,客观上推动了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及民族地区社会风习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唐代前期的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前期屯田在唐代屯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探讨。 (一) 探讨唐代前期屯田,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 一、在有关唐代屯田的记载中,有“屯田”和“营田”两种称谓。很多学者都认为屯田不同于营田。我认为屯田和营田在唐代尤其在唐代前期指的是同一件事。如《新唐书·食货志》所讲的:“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显然来自《白氏长庆集·策林》记白居易上策:“夫欲分兵权,存戎备,助军食,则在乎复府兵,置屯田而已。……太宗既定天下……于是当要冲以  相似文献   

19.
明代山西的民佃屯田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地区。它在卫所屯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卫所屯田的瓦解,民佃屯田全部转化成了可以继承和买卖的私田。  相似文献   

20.
清前期的“招流荒垦”、“湖广填四川”等问题,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与此相关联的四川“兴屯”问题,却至今受到史学界的冷遇,即间有涉及,亦多为贬抑。究其原因,除史料残缺造致研究工作的困难外,还因对有关典籍记载清代四川屯田的误解。清初兴屯,推动了四川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正当一个移民垦荒高潮兴起之际,爆发了吴三桂武装叛乱,全川重罹兵火之灾,中断了已从崩溃边缘转向复兴之路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导致了清代前期四川社会经济的滞后状态。尽管如此,清初四川屯垦在全国屯垦中仍居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战略意义与对四川政治、经济等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