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跳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根据线性数字调制信号的特点,对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应用变换后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中所包含的信号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自适应跳频的干扰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属于盲信干(信噪)比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跳频通信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FH/MFSK系统,将宽带扫频干扰带宽最小分辨率精确到MFSK信号带宽的1/M,分别在忽略背景噪声和AWGN信道两种条件下,对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误比特率的闭合表达式,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干扰带宽越窄,干扰带宽最小分辨率对系统的误比特率结果影响越大;AWGN信道中,在干扰功率、带宽一定的条件下,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随着扫频干扰的速率增加而下降。理论与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跳频通信的干扰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跳频通信的观察、干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发干扰方式和宽带干扰方式,提出了转发式宽带干扰方式。  相似文献   

4.
共址跳频系统组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基车载通信系统中,多部跳频电台间存在着严重的共址干扰问题。针对车载多部VHF跳频电台存在的共址干扰问题,在确定频段划分工作模式和共址干扰产生条件的前提下,基于共址干扰发生概率的分析,建立了VHF跳频系统频率表分配优化模型。采用大量随机约束样本试探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得出了满足干扰概率容限的共址电台数量及其跳频频率表分配集合,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实例仿真与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在宽带快速跳频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基于FFT的同步信号存在性检测算法,给出了干扰环境中在频域上计算信号归一化信噪比的限幅法、相邻跳做差法、二次限幅法、限幅做差再限幅法四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性能的比较。在白噪声环境和多音干扰环境下,四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归一化信噪比与理论值差别不大,误差在±3 dB内;在部分频带噪声干扰环境下,二次限幅法与限幅做差再限幅法性能基本一致,明显优于限幅法和相邻两跳做差法,改善5 dB以上,其中二次限幅法实现简单并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对DS(直接序列)、FH(跳频)和TH(跳时)三种主要扩频通信体制的抗干扰性能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了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干扰抑制技术,探讨了扩频通信在干扰抑制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光多址干扰是影响时域振幅编码和跳频扩时OCDMA系统误码率和用户数的主要原因。该文分别在时域振幅编码和跳频扩时两种OCDMA系统中对光多址干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改良码系采用色散管理的技术、选用适当的线路码及合理使用光限幅器等方法来减小光多址干扰。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多音干扰的分析主要是针对跳频通信系统开展的,并且通常假设干扰是不变的。该文对TD-SCDMA系统在时变多音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考虑实际系统中干扰源的移动性,将干扰信道建模为时变瑞利衰落信道。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误码率公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越大,系统干扰效果越差,该结果对干扰和抗干扰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WiMAX上行链路采用功率控制提高系统容量和链路质量,在基于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平衡准则的功率控制中,同道干扰和基站端天线合并算法对用于功率控制的SINR有重要影响。首先构建了WiMAX同道干扰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功率控制中SINR的中断概率;然后,针对基站端天线合并算法对SINR中断概率的影响,提出硬/软限幅合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合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同道干扰,降低功率控制中SINR的中断概率,改善WiMAX上行功率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信对抗是现代军事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坏情况多音干扰环境中,一种应用于窄带快速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被提出。与分集合并方式的干扰抑制机制不同,在该方法中的系统接收端利用频率直方图和包络检测,完成对接收信号中敌意多音干扰的认知和抑制,在不降低系统频带利用率条件下,提高了窄带FFH/MFSK系统的传输性能。数据分析和仿真表明,通过该抑制方法,可使系统在相关干扰时间内的抗干扰性能,较传统的分集合并干扰抑制方法提高约10 dB,且运算复杂度低,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仿真试验对使用了逐字符和多字符频域差分检测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信道的相干带宽远大于多个差分编码字符的所占带宽时,多字符频域差分检测的性能优于逐字符差分;信道的相干带宽与多个字符所占带宽比较接近时,逐字符差分检测的性能好于多字符差分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展宽薄型吸波涂层的频带,分析了涂层结构的频率特性及本征带宽,提出利用材料的色散特性展宽频带的频率补偿法与频带跟踪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宽带LFM信号数字脉压中,去斜率数字脉压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采样率,但是受到目标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的时延差的限制,只能作局部脉压处理。同时目标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的时延差和目标多普勒频率的变化,对去斜率数字脉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较全面的仿真,定量地分析了去斜率数字脉压中目标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时延差和多普勒频率的变化对数字脉压性能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合理选择信号带宽、采样率和目标回波信号的时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种用于机载雷达测试的中频地杂波信号模拟器,其特点是杂波信号功率谱形状十分接近理想的高斯型,其幅度分布和相位分布也同时接近真实的地杂波分布。该设备采用了双通道独立产生高斯过程的方法,保证了输出杂波的幅相随机性。为了模拟载机的运动和天线扫描引起的杂波中心频率及带宽的变化,杂波的中心频率实时可调,杂波的带宽也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定。最后,本文给出了该设备的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对星载SAR的应答式欺骗干扰,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干扰方式只需从敌方雷达信号中估计信号的多普勒斜率、雷达飞行速度和脉冲重复频率,并且实现简单。讨论了参数估计精度对干扰信号成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参数精度要求不高。指出了多普勒斜率估计的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这对欺骗干扰信号生成算法和欺骗干扰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Q波段(33~50GHz)比Ka波段(26.5~40GHz)频率更高,对这一波段国内研究较少。该文设计了一种Q波段宽带四倍频放大组件,该组件包含两级二倍频器、两级之间的带通滤波器和一级毫米波功率放大器,最后通过微带到波导过渡输出。设计宽带带通滤波器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基波和三次谐波。测试结果表明,在33~50GHz的输出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10.5dB,谐波抑制大于31.6dBc。该倍频放大组件具有输出频带宽、体积小、输出功率高以及谐波抑制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速率方程出发,分析了影响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调制响应的主要因素。着重讨论了激光器寄生参量对激光器高频特性的不利影响。通过减小电极面积、缩短电极引线长度降低了激光器的寄生参量,从而改善了激光器的高频特性,使激光器的调制带宽达到1.5GHz。  相似文献   

18.
X波段雷达频率综合器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并介绍了一种用于动目标显示的雷达频率综合器的设计考虑。分析了相位噪声对动目标改善因子的影响。本振锁相环环路带宽的正确设计是降低相位噪声的关键。对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相位嗓声的测全可以估算出环路带宽。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的框图与频率综合器的相位嗓声测量结果,也给出了整个频带内的杂散指标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相位噪声在离载波1kHZ处达—93dBc/Hz,带内杂散优于—55dBc。  相似文献   

19.
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射频前端系统组件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前端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收发变频本振(频综)和收发射频前端电路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上/下变频的频率分配进行优化规划,充分利用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锁相环(PLL)和FPGA等的优点,从而既降低本振的实现难度,又可在频谱纯度(相噪和杂散水平)与变频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得到了较高的综合表现。基于此,研制实现了一款性能优良的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前端系统组件,该组件已成功地应用在某Ka波段全相参雷达系统中。实测结果表明:当S/C波段的PLL本振源最小步进15MHz、带宽480MHz时,发射端杂散电平小于-65dBc,接收端杂散小于-70dBc,相噪水平优于-94dBc/Hz@1kHz,系统最大变频(频差480MHz)时间小于15μs。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博弈论思想,研究了雷达对抗中干扰效果的动态评估问题。把干扰效果作为博弈盈利函数,从时间、空间、频率、能量四个方面对干扰效果进行了定量描述,给出了干扰效果的综合评估算法,从而建立了电子对抗博弈策略矩阵模型,提出了遮盖性干扰动态效果评估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运用这种方法对雷达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博弈论运用于干扰效果评估,适应了现代电子对抗的特点,可以有效、可靠地对遮盖性干扰效果进行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