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前后是共和国历史上最波诡云谲的戏剧性时刻之一.1956年,中共中央根据大规模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历史论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和繁荣.在这"早春天气",知识分子普遍以兴奋和热烈的心情面对和参与"大鸣大放".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百花时代的"大鸣大放"原来是"引蛇出洞"的"阳谋".1957年夏天,全国开始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右派斗争,几乎所有参与鸣放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1958年,毛泽东以"不断革命"的思想将全党推向"大跃进",之前没有被划归右派的知识分子也因为家庭出身、教育状况和政治态度等,确定无疑地被戴上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反映1957年以后右派生活为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历史进行了还原和更加深刻的反思,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的同类题材作品。本文将以《中国:一九五七》,《乌泥湖年谱1957~1966》,“夹边沟记事”系列小说等为例.来谈下这些作品的艺术进步性。  相似文献   

3.
1957年发生的反对资产阶级右派运动,是建国后党史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反击资产阶级右派是必要的,但运动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次事件,是党的指导思想发生重要转变的起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曲折发展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二十年中的“左”的错误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停滞状态自此开始。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多次指出:“1957年开始有点问题了,问题出在一个‘左’字上。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是必要的,但是搞过分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实际上违背了八大的路线,这一‘左’,直到1976年,差不多整整20年。”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曲折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4.
四十八年前的1957年,也是鸡年。那是一个让人悲哀的年头。一场史无前例的“反右”运动席卷大江南北。全国有57万人被打成“右派”。1957年,当时正在温州第二中学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的金江老师也被戴上了“右派”帽子。  相似文献   

5.
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一批史学家和史学工作者被定为“右派”,遭受斗争和批判。在整风和“鸣”、“放”期间,围绕着在学术领域里反对教条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等问题,雷海宗发表了不少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相异的观点。在随后开展的反右派斗争中,雷海宗被定为全国史学界的右派典型,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史学领域的反右派斗争是完全不必要的,它对新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冉 《百姓生活》2013,(9):57-57
在“文革”时期,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和人,李庆霖就是一个。李庆霖(1936~2004)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7.
刘诚龙 《金陵瞭望》2007,(10):52-52
1957年4月,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这次整风,非党员自愿参加,自由退出。这就是整风的办法。我攻你,你攻我,有意见就说,党内外打成一片,此即整风。”姚文元在这些文字中吸了吸鼻子,嗅出其中要搞“大民主”的气息了,于是乎猛写文章,猛提意见,写得越激进越叫好,提得越尖锐越招人,他在“辨证法的名义下”以“一家之鸣”在百家中“大鸣大放”过.  相似文献   

8.
认真研读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毛泽东一系列重要文稿,便不难发现,在观察和思考国内社会的阶级关系、少数人闹事原因、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队伍状况以及国内思想动向等诸多社会问题时,毛泽东偏重于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从而导致将国内形势看得过于严重。这就使得毛泽东对整风鸣放阶段中出现的激烈批评言论不仅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作出发动反右派运动的决策。可以说,决策发动反右派运动是毛泽东思想深处中存在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在1957年6月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演变有三个时期:正确→基本正确但有错误→“文化大革命”中严重左倾错误。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态度的改变以1957年5月15日写《走向反面(未定稿)》为标志。分析其错误根源,应从历史及其思想理论、思想方法、个人性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元尚 《北京纪事》2013,(2):104-106
机智“巧取”心仪已久之物 钟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新湖南报》编辑、记者,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0年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党的历史,总的说来,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基本是正确的,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幸的是在1957年反右以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党内和社会上发生严重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打击排斥知识分子的现象,以至使不少人错误地认为革命和建设都可以离开知识分子而取得胜利。所以回顾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对于纠正过去知识分子政策中“左”的错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在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各地报刊随之刊发大量反击"右派"的文章,许多工厂、机关、学校、民主党派纷纷举行座谈会揭发和批判"右派"分子的言论,大规模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知识分子集中的文艺界、新闻出版界、学术界成为运动的"重灾区",由此,大批杂文作者被打为"右派",大量杂文作品被批为"毒草",更为严重的是,杂文这一文体成为政治批判的"利器",由"批判的武器"一变而为"武器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反右琐忆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发起一场整风运动。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提了许多宝贵意见,但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为了澄清大是大非.稳定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共中央就在全国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一直时隐时现,时起时伏地反映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早在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中就有极少数人借给党提意见之机,以所谓“大鸣大放”的方式向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全盘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诬蔑马克思主义是“教条主义”,狂热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自由”,甚至公开叫嚷要共产党下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社会上又有人如魏京生、王炳章、郭罗基等又以“解放思想”为名,掀起了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去年,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主党派史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1957年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被错划为“右派”,导致很长时期内史学界视之为“禁区”,研究者很少,且基本持否定态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给被错划的“右派”摘帽平反,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的相继恢复,史学界对民主党派史的研究日渐活跃起来。很多同志在民主党派史这块处  相似文献   

16.
在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争取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多元的文化结构中,“承认的政治”和“少数话语”两种理论立场和论述策略存在对话、互补和辩证的空间。对于弱势/少数族裔文学而言,认同与承认无疑是一场永恒持续的奋斗。实现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之间真正的宽容、多元、平等和相互承认,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更积极的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需要进行不断的“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华裔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是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当代历史上体制内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他身上兼具知识分子的一般特征和鲜明的体制内特征。对他的体制特征要从“文革”前与“文革”后两个不同阶段来考察。对胡乔木一生的评价,则依据他毕生所从事的意识形态工作。胡乔木参与起草的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1951年所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主持起草的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既是评判中国革命意识形态的主要依据,也是分析胡乔木一生功过是非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过程 从1956年9月到1966年4月,党的统战工作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1956年9月党的八大到1957年5月反右派斗争之前,在这个阶段中,党的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文革”之后,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知识分子表现出了最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朦胧诗”是其典型代表。但是,“文革记忆”使得新文学观念在产生之初就携带了相当多的主观情绪,并使“朦胧诗”在社会上引起争论。不过,这场争论的实质并不指向“朦胧诗”本身,却因对各自立场的坚守,使得双方在思维方式上并未有质的变化。最后,以这场论争为媒介,意在完成对“本质不变论”的历史批判。一是“朦胧诗”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的,而不是某种观念的衍生物;二是对“朦胧诗”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方向性地位的刻意强调也似乎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学者把交心运动视为反右运动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交心运动是指1958年3月至7月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而反右运动则是指1957年6月到10月前后的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右派的政治运动.目前学术界对反右运动的研究已相当成熟,而对交心运动的研究则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交心运动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