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金炳镐教授长期从事民族理论教学和研究,是目前出版民族理论著作最多的学者,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发展和教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民族理论研究的佳作——评《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金炳镐《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杨荆楚研究员主编、1995年5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专门研究、论述毛泽东民族理论的著作。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将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民族理论研究如何适应并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加强民族理论研究"一文,做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4.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广大民族理论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沈桂萍、石亚洲合著的《民族政策科学导论──当代民族政策理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导论》)一书,就是为创建中国民族政策理论体系做出的努力。这部著作结束了我国民族政策理论研究没有专著的历史,为我国民族政策科学理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将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运作及其发挥政策效益产生重要作用。在多民族国家里,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民族关系问题,而且都有政府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政策。这就是我们通常…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概念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研究,从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辩证研究到中国共产党提出构成民族六要素理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民族概念理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对"民族"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关于民族的新的表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术界提出的民族实体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民族理论学术界关于民族发展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民族发展条件、环境、发展模式、途径的研究等方面有突破性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民族理论研究活跃的五年──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五年来的重大学术活动和工作金炳镐五年来,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在新《壬会长伍精华同志的领导下,做了许多工作,进行了多次重大的学术活动,使民族理论研究活跃起来,推动了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五年来,举行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  相似文献   

9.
1999年的民族理论研究仍然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涉及到了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下面选择学者们比较关注的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党的十一届H中全会vX来,是我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的民族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发展。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认真总结中国民族理论学科20年的发展历程,迎接2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新的飞跃,本刊编辑部约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金炳镐教授,就改革开放ZO年来中回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选题情况为本刊组织理论总结性的综述文章。在金炳镐教授的具体指导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的勺6级”十位硕士研究生(周传斌、王春华、汤金松、不卜东方、马时、陈延斌、刘建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族群是偏重于文化特征的概念,民族是偏重于政治的概念。广西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12个各自具有共同历史来源、文化上各具特点并内部认同的族群,经过民族识别,这些族群被确定为民族,使他们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但是,这种民族认同是建立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等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实践的考察,指出民族共治是与民族自治同时存在的事实,并通过对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理论和原理的论证与揭示,提出了“双向两层面民族共治”的命题。“双向共治”一是指参与管理,二是指接受管理;“两层面共治”一是指国家层面的管理,二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层面的管理。民族共治是现时代民族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统一建设的必然和合理要求,它与民族政治民主和共和“三位一体”,是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生活的纲领性命题,而“自治”、“参与”等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诉求和保障则属于子目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民族区域自治制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比较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储安平(1909—1966年)这位历史人物近年来颇受关注。他是江苏宜兴人,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后来去英国留学。他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是创办了《观察》周刊。这份杂志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广受欢迎,储氏也由此成了名噪一时的人物。解放后,储氏做过《光明日报》总编辑,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文革”开始后不久(是年9月)失踪(可能是自杀———笔者注)。1998年、1999年,谢泳先生曾先后主编了《追寻储安平》、《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两本书,汇集了一些回忆、评论文章以及储氏代表性著述,如散文、政论、序跋、书信等35篇。在后…  相似文献   

15.
张淑娟 《民族学刊》2022,13(9):1-12, 153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质是恪守现代民族的原初意涵,并以此为基本原则强调主权国家疆域基础上的独立、主权和利益,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主权国家、推动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维护民族尊严等国家利益为目标,并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各领域的积极努力巩固上述目标。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民族性构成要素、目标与任务随之改变,形成具有鲜明阶段性特征的三大理论飞跃,而三者的连续性体现在从为民族复兴作准备到民族复兴本身成为奋斗目标。无论是三者的内在连续性还是各自的阶段性都可由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来表征,其内在逻辑总体上呈现为民族性“浓度”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上实现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民族意识定义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是民族意识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二十一世纪民族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通过对民族意识概念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整理和其特点的总结,可以使我们对当前民族学中民族意识的研究有一个深化的认识并能从中得到进一步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研究和民族意识研究两个论题冷热反差极大,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十年以来,民族精神研究力量在学科格局上具有绝对优势;相应时期的民族意识研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民族精神研究的薄弱环节是5个“缺乏”,民族意识研究也陷入了5个误区。双方的困惑都可以归因于民族理论的薄弱:民族意识研究陷入误区是由于民族定义的僵化,民族精神研究则基本上还处在民族理论学科的盲区。共同解决这两个难题,根本途径是实现民族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18.
女书文化研究2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女书的被发现、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二十年来女书文化研究已引向深入,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民族和谐发展的含义,强调其基本内容既包括民族自身和合共存、全面发展,还包括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协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阐述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内部结构的协调、民族素质的优化、民族关系的和谐、民族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等,是民族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并尝试建构民族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是源自西方凝视并表述他人社会的兴趣而产生的现代学术,为社会世界提供关于"我们"的认同资源.西方在用武力征服世界各地的时候,西方人类学在知识关系上以"自我-他者"的模式建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格局,参与到世界秩序的建构中,使世界在政治权力与价值上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等级,在文化上形成对于"我们"的认同的一些僵硬框架.这既受到西方学界内部的批评,也不能为广大的非西方社会甘心接受.已经书写的文化应该被重新书写.来自非西方的眼睛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浸染着非西方的墨水写出不一样的文化,这是国际人类学界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