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依法治市与上海市民法律素质--对5000位市民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检视了上海法治建设过程对上海市民法律素质与上海法律环境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在上海社会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二是市民的法律素质有很大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的需要,上海市民的法律素质仍有待在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建设与市民社会的型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必须面向21世纪,培养和造就“四有”市民,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一.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振兴,文明城市的创建归根到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质量,创建文明城市,同样取决于市民素质的优劣。1、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客观需要。大量事实表明,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  相似文献   

3.
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对国内外有关人的素质研究的借鉴为基础,在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视域中揭示市民素质“文明”的本质:即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仅是市民个体的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而且是市民在城市“公共领域”活动和交往时所体现的自身所具有的公共意识、公共素养。本文在探讨市民文明素质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构建市民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开展评价,创新了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摘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应成为新时期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大庆作为拥有宝贵精神财富的资源型新兴城市,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了培育大庆城市精神的深厚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培育城市精神,大庆市委高度重视,动员全体市民参加讨论,在集思广益中凝聚了力量。通过科学谋划,进行创新管理;用教育方式提升市民素质;结合实际推进城市精神落实;创新载体与时俱进地传承文明传统;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使城市精神内涵得以丰富;建设标志景观,塑造大庆城市开放包容的新形象,使大庆城市精神的培育具有了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更大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5.
非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状况作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文和社会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该市市民科技素质的调查,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立足于新的经济模式从政府职能转换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市民科技素质建设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提升市民素质 构建和谐文明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发展前景。现代城市居民应具备良好的市民素质。市民素质的综合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正确的教育策略和良好的环境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大都市的市民素质朱力观察一个城市是否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视角可以是多维的。经济学家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其现代性;政治家以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市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来衡量其现代性;社会学家更重现市民素质的现代性及其文化环境的现代性。人的现代化是社...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分理论为市民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罗马城邦国家是现代市民社会的"雏形",罗马私法则是现代市民法的"胚体".市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同市民社会一样均须以商品经济规律为理论基石.市民社会理论所力图开拓的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由自由个体或自发性结社群体进行独立自我规范的领域.而市民法的私法、权利法、法律人格平等、意思自治等基本理念均可从这一领域中溯源.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建设是多方位的立体配套系统,市民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论述了桂林市民形象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桂林市民形象建设的一些看法.在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市民的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城市市民人生追求、创业能力、技术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上。本文通过对城市人们的创业活动的探讨,研究这一时期城市市民人生发展以及他们的活动对城市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构建市民社会为目标:社区建设和发展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角度,依托并着眼于推动以市民社会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来谋求社会的发展,并将社区建设和市民社会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已日益成为人类共识.社区作为发育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资源,社区建设作为建构市民社会的构成要素、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作为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基础,要求我们通过社区建设来达到推动市民社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2.
市民是城市主体构成因素,它既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发展者,又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者、承载者。一个城市要创建成现代化文明城市,必须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先导和前提。(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呼唤高度的城市文明。而一个城市的文明,需要这个城市良好的市民素质来支撑。1.良好的市民素质是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人化了的自然物。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它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状况或经济发展水平。在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有活力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劳动力素质不仅决定着…  相似文献   

13.
朱珊  汪琦 《江淮论坛》2002,(6):64-67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决定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市民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等方面,还存在着与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民生之本,市民的健康水平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树立健康理念,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对实现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尤为重要。调研报告通过对大庆市民主要疾病发生情况和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查找了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健康城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对生活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都市报作为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与市民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市民文化多元化表征成为都市报新闻来源的"富矿",是都市报市场竞争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都市报担负着传播市民文化、丰富市民文化内涵和建设市民文化的重任。本文在探讨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都市报娱乐化、功利化对市民文化建设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历史经验表明,法治的生成发展离不开市民社会的理性化进程.而在当前中国,市民社会形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理性化的明显阙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我国市民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从而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程乃胜 《学术界》2006,6(2):65-71
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法是市民社会的权利要求,市民社会是近代政治国家和法治生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近现代国家与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市民社会的生成和法与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关系,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论市民法中的市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市民法中的市民徐国栋我在《市民社会与市民法》一文中已说明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法”应是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批驳了以“公民”取代“市民”的观念。那么.市民社会和市民法中的市民应该是什么样的形态?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一、问题的意义市民的观念经过了长...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的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现代中国城市中产生了行会和同业公会等市民社会的萌芽形式.这些社会团体积极从事政治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自治,使中国城市的社会活动空间、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近现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决定了与之相伴而生的市民社会仍然是马克思所谓的"资产阶级"社会,仍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不可能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自治力量.中国当下的社会建设是由公有制主导的市场经济推进的,这必将使市民社会彰显其内在本质,成长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0.
蒋俊杰 《学术论坛》2001,1(5):138-141
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及近代,市民社会一脉相承的传统含义是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的同一.黑格尔则彻底颠覆了传统市民社会的哲学含义,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市民社会的三个层面需要体系、司法制度和外部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