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野心家江青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疯狂地打击别人,无耻地美化自己。“为了打这一仗”,她不但要讲“历史上凡是法家都是受压的”,而且大讲“历史上法家是爱国主义的”。她特别举出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滥发厥词,忙不迭地把她的御用工具“梁效”造这种舆论的黑文《读<盐铁论>》塞给人们,欺世盗名。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家的民众观是冷酷的 ,也是真实的。法家认为民众的根本特性是“自为”、“趋利”。这种特性只可顺应 ,不可改变 ;民智不足用 ,民心不足虑。只要运用好赏罚这个利益杠杆 ,加上严刑峻法 ,就可调动民众 ,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些看似冷酷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历史本身无温情可言  相似文献   

3.
一部中国战争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袁曹官渡之战,就是其中的一个光辉典范。毛主席曾经对官渡之战予以很高评价,说是“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贽,是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反动孔学严密统治的政治思想界里冲杀出来的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四书评》是李贽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敢于公开批“四书”的战斗作品。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把集中宣扬孔孟之道的四部黑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奉为“圣经”,强迫人民信奉。宋代反动理学家朱熹,为了维护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把这四部书汇编成套,加以注释。此后各代反动统治者就只准人们按照朱熹的调子和框框,对“四书”注、解、疏、释,而不许进行评论。李贽却一反儒家传统,与孔孟之道“作对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我们初步调查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湘西自治州)有关经济领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通过调查,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正如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我们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但它确实仍然存在,不可小看。”这种估计,也完全符合湘西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荀况是先秦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强调“隆礼”,是荀况法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历代尊儒反法派歪曲荀况为儒家,妄图抹煞儒法两条路线斗争,无不抓住荀况思想的“隆礼”特点。包括荀况弟子在内的历代法家,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透过“隆礼”的形式认清荀况的法家本质,也认为他是儒家。党内一些机会主义路  相似文献   

7.
8.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斋,湖南衡阳人,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者,杰出的法家思想家。晚年他避居在家乡衡阳县的石船山下,所以又称船山。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我国历史上“天崩地解”的大动荡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另一方面,满洲贵族也趁明王朝的腐败昏瞆,积极准备南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法家的法治理论中 ,包涵着譬如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实用主义和以人民为敌的严刑峻法等弊端 ,深刻认识和探讨其包涵的关于法的普遍性、平等性、公正性、统一性原则等积极内容 ,而这些原则和其所体现的精神却是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情报界关于情报研究工作的争议一直颇为激烈。一部分同志认定,情报研究是情报工作的精华,事关社会能否承认和重视情报工作,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情报研究,把情报所办成中国的兰德公司;另外一部分同志则认定情报研究根本不是情报工作的正业,应该予以取缔。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旗鼓相当,至今还在激烈地争论着。分析这场辩论,我们发现,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情报研究的性质的不同理解上:前者认为情报研究属于情报工作的范畴,它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大力加强;后者则认为情报研  相似文献   

11.
不少论者都指责司马迁对法家人物“贬损过度”及其对秦皇、汉武的专制暴政揭露过甚,以为这是他思想上的局限性。其实,司马迁强烈的反专制主义精神,恰恰就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这正是他思想中最为光辉的部分。 司马迁对法家的否定态度及其反专制主义精神是统一的,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政局交织着封建统治势力、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人民群众斗争势力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多重纠葛。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宣战”,义和团抵抗,正是这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调和的产物。多年来,史学界对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战与主和争论,进行了多方研究和考证,但评判不一,分岐甚大。一种观点以光绪皇帝的变法壮举所慰籍,加上对慈禧太后签订《辛丑条约》的愤怒,因而褒帝贬后。另一种观点则从近代反帝角度,基本肯定以慈禧为首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新兴的地主阶级虽然夺取了政权,但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还依然存在,他们时刻梦想夺回已失去的天堂。以王绾和淳于越为首的没落奴隶主贵族势力,向刚刚建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秦王朝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他们主张恢复奴隶主阶级的土地分封制,叫嚣“师不能古而长久者,非所闻也”。与此同时,一些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反动知识分子,也打着办“私学”的幌子,结成死党,造谣生事,大造复  相似文献   

14.
《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5.
法家不是反道德主义者,法家道德虽然重视人,但那里的人不是一枝独秀之灵,而是万物中的一个存在物,万物是法家道德坐标的原点;人是万物关系里的存在,与万物一样,道不仅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而且是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所然";道以"无模式"与万物实现对接,在具体的万物那里,实现的是即物而形、即物而德,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是自足的。这是一个宇宙的视野,是迄今的研究都忽视的地方;21世纪文化资源效益化的实践,要求人们打破臆想的疆界、紧贴原典来聚焦问题,为文化资源的效益化实现创设最佳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北宋江南西路临川县人。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不做儒生和书呆子。他博览诸子百家,以及医书、小说,不以儒家经典为限。对于儒家经典,他也不迷信“先儒传注”,而要“断以己意”。同时,对“农夫、女工,无所不问”,以验证书本知识的真确与否。他还比较注重社会考察。这样,他逐渐觉察到一些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形成了革新思想。他反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谬论,指出:“尚变者,天道也。”“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这种“新故相除”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是他进行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战国末期,新的封建制已在各国不同程度地确立起来,但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不甘心灭亡,仍然阴谋复辟,垂死挣扎。全中国还未统一,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是继续前进,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还是复古倒退,复辟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进行着一场生死搏斗。法家和儒家的激烈斗争,就是当时这两个阶级生死搏斗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反映。著名法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批判了反动的孔学,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以及他的老师荀子的思想,从理论上完整地形成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诗歌潮起潮落的起伏动荡中。宝鸡的诗人们却始终如一地执着地坚守在诗歌创作的阵地。用他们有些寂寞的歌声抒发着对时代、自我、爱情、幸福、苦难的感受,为忽明忽暗的诗歌之火添加着柴薪.2004年5月23日上午。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举办了《宝鸡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中文系的学者和宝鸡市的部分诗人们一起,对宝鸡市诗歌创作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部分诗人及其诗作的得失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予以刊发,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毫无疑问会带有一点时代的特征.但无论从它爆发的原因、斗争的对象扣手段,还是从它所带来的影响来看,义和团运动都不能归为革命的范畴,只能称之为一场错误的巫教式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