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切人点,抓好结合点,为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探索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滨州市在开展农村生育文化建设中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主动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村特困人口移民搬迁及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站在我国 2 1世纪扶贫攻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高度 ,对贵州所开展的特殊扶贫方式———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在效益、经验和存在问题上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是解决贵州农村特困人口温饱、走向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并结合贵州省情对 2 1世纪初贵州特困人口移迁安置的指导思想、原则、搬迁重点区域、搬迁方式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开展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改善计划生育卫生服务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四在农家”活动加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了农村人口文化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人口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与人口控制郭庆松对于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控制来说,面临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人口规模大;二是与城镇地区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生育水平较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的控制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灵石县人口计生局注重将建载体和搞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家庭文化、媒体宣传等方面有机结合,融入渗透,推进了人口文化的健康发展。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依托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阵地,在文艺演出、社火表演活动中广泛宣传新型人口文化;将14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投放到农村,为群众提供生动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养殖等知识。融入校园教学活动。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采取专题讲座、图文讲解、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过去较长一段时期,贵州省人口控制工作处于徘徊状态,人口过快增长一直紧紧钳制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人口问题成为制约该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问题。进入21世纪,贵州省迎来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同时又面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严峻挑战。值此重要的历史时刻,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正确领导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关心、指导下,贵州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省人口计生委遵循“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降低生育水平这一主要任务,将综合解决人口问题提上工作日程,人口与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极富地区特色的“贵州现象”。其中遵义市余庆县探索实践的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金制度,成为国家出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破土之作。为了解读“贵州现象”,本刊记者对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王培安进行了专访,以期为广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认识解决贵州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关系(一)贵州人口问题的特殊重要性实现构建"和谐贵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必须做好人口计生这个基础性的工作。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离开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无从谈起。只有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才可能建设新农村;只有努力实现人口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发展的"生态基础",而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是和谐人口生态关系的一个极不和谐的因素。已有的人口学研究一般从全国或区域的范围分析出生性别比问题,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自身的特点。基于人口生态视野分析贵州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特征、成因和后果。男性偏好在该地区特定的人口生态制约下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社会、性别根源。贵州民族地区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提高贵州民族地区妇女社会地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为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动力。关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把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智环  杨军昌 《西北人口》2009,30(1):111-114
本文从人口学、社会学及民族学等学科视角,以学界鲜有涉足的“人口传统文化素质”作为切入点。探究贵州乡村旅游与乡村人口传统文化素质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乡村人口传统文化素质来促进贵州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期为贵州旅游事业与乡村人口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探讨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揭示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在地区人口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从苏南和苏北的实际出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推动江苏的人口控制工作不断再上新的台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加速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城镇化进程。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交织影响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其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城镇,这将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应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积极推进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城镇化,培育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以城支农的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以改善农村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滞后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奥格本的“文化滞后论”,理念文化滞后制度文化到一定程度时必将阻碍制度文化的发展。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各要素的剖析 ,认为社会救助理念建设滞后表现为 :政府对社会救助理念建设重视不足和自身理念滞后 ;宣传渠道适应性较弱 ;建设内容不够全面和带有误导性倾向 ;建设对象被忽视。理念建设滞后正阻碍制度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特别是少数民族养老文化的作用不能忽视。新疆各少数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的特殊的养老文化。这种养老文化对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的构建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口流动、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的省域数据,从四个截面考察人口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与健康状况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人口流动通过直接与间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外流与老龄化均不同程度刺激、助长了农村居民消费。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适度发展老年产业、规范和鼓励农村人口流动为现时期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农村外来人口的不断剧增给城市社区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社区建设中居于“生命线”地位的社区道德建设着手,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分析了外来流动人口剧增给社区道德建设带来的影响和当前社区道德建设与其不相适应之处,以及据此产生的几点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居家养老需要来自社区、政府、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社会支持。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新农村建设,在这一有利契机下,我们要将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通过新农村建设要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相关的社会支持,并逐步建立农村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农村居家养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甘肃人口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科  项亮 《西北人口》2004,(2):51-54,58
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甘肃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人口文化教育的城乡差别、年龄差别和性别差别比较大,与全国相比仍处于后列。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的情况下,农民明显存在养老、疾病和贫困风险。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明确以社会保险作为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建立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