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 那天早上一大早,我就看见一张令我感到非常厌烦的便条,与此同时,我透过窗户正好看见我那六岁的儿子乔纳森正在折我的杜鹃花。等我走到外面的时候,他已经把花摘下来了。“今天我能把这个带到学校里去吗?”他问。  相似文献   

2.
赚钱的层次     
人活着是离不开钱的,从下三赖到上大人,从市井百姓到骚人墨客,没有钱他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戴什么?候耀华在《编辑部的故事》里为剧中人余德利设计的那句台词,“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几乎成了“名人名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连“喻于义”而“耻于利”的“君子”们,似乎也从昏睡中醒来,一拢堆便津津乐道起“扒分儿”,“练摊儿”,“下海”来。我写这篇《赚钱的层次》,也难免要算一  相似文献   

3.
我最想对李亚鹏说的句话是“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是不择手段地到处泡妞就是你的不对了。”不得不承认,长着一张猪腰子脸、双三角眼的李亚鹏在泡妞上绝对有一手,不然就凭他那模样,连我都比他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李雪 《东西南北》2013,(12):22-23
“我研究天然印染,有偶然,也有必然。”黄荣华说。他母亲家曾经营着一家字画装裱店,几个舅舅还有祖传的手艺,能用天然染色的方法做出七八种颜色。父亲则是位裁缝,“我闭上眼睛一摸,就知道是什么料子。”在纸和布堆里长大的黄荣华,对色彩非常敏感,儿时的风筝让他念念不忘。“别的孩子扎风筝,用的都是报纸:我用的是皮纸,又轻又薄,舅舅还帮着染色,那风筝真是羡煞旁人。”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企业家看来,登上“胡润百富榜”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因为一些上榜前辈的很快“落马”让这份榜单又有一个“杀猪榜”的别称,比如三次荣登榜首的黄光裕。“杀猪榜”的名字也让胡润本人觉得很无奈。“我希望大家能把我们的榜单看成光荣榜而不是杀猪榜。”  相似文献   

6.
晓苏 《今日辽宁》2007,(1):44-46
“四十多年了,那声音那景象,还常常涌出我的心底”,让杨德衡挥之不去的是1961年秋天在学院农场劳动的情景,那天清晨,负责看场儿的他,漫步田边,突然一阵动静儿,吓得他“头发根子都炸起来了”,杨德衡的第一感觉是“有人偷粮食”!然而,这响声又倏然地远去,原来一群在稻田  相似文献   

7.
唐瑶瑶 《东西南北》2014,(11):60-61
"小时候的偶像就是毛主席。"那种英雄崇拜情结既非隐而不见,又非急功近利,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他是眼光精准的市场老大,他是慧眼识珠的国企领导,他是有艺术家思维的电影管理者,他,就是已卸任中影股份董事长、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韩三平。卸任消息一出,网民纷纷叹息,江湖不再是三爷的江湖。圈内人都笑而不语,韩三平也在媒体采访中透露自己在筹备电影基金的事。不是有句话说,我不在江湖,江湖却有我的传说,大概说的就是“三爷”这样的传奇人物吧。  相似文献   

8.
在求职者眼中,“男性优先”、“限招本地户口”、“身高1.75米以上”这些限制性的招聘条件,无异于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一位有过6年机关工作经验的中文专业女硕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而又苦恼地说:“我不怕学历上的门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勤奋拿个博士学位也不是难事,而且我也能迈过公务员考试的门槛,可是像‘30岁以下’、‘身高1.6米以  相似文献   

9.
周涛说:有人形窖我们海僖广场是“一骑绝尘”说完他故意停住,好像是让我自己去体会和领悟这个词的含义.而他则若有所思地笑起来.那笑容里.有骄傲,也有些许寂寞  相似文献   

10.
贺喜     
今年以来妻子随份子的事越来越多,起初她只是参加朋友的婚宴,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哪位朋友的小狗小猫生了崽,也会向她发出贺喜之约。一天妻子对我说:“这样下去亏损太严重了,我得出个题目也让她们来给咱贺喜。”我说:“办婚宴咱们没得想,迁新居时机不成熟,想养个小狗小猫你又……”此时妻子一拍大腿说:“有了,你不是养着一条银龙鱼吗?就让它生崽好了。”我哈哈大笑说:“那可是条雄性鱼,怎么可能会生出小崽?”妻子说:“你认为她们能认出公母?你就等着瞧好吧!”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做悖论?我在《悖论研究八十年》(见本刊1980年第7期)一文中,曾介绍过一些著名的例子。例如“说谎者悖论”:“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如果这是真话,那它便是谎话;如果确是谎话呢,那这句话又说了真话。这叫做“语义悖论”。另一个重要悖论,叫做“罗素悖论”,这是罗素的一个重要发现。“集合”是一个数学概念。“桌子”的概念包含世界上所有的桌子,但“桌子”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张具体的、真的桌子,所以“桌子”这个集合中不能包含“桌子”这个集合。再假定把所有“不包含集合自身在内的集合”合在一起,于  相似文献   

12.
一在艺术史上,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与原有诸艺术存在之间的辩护与反驳之争。后来者每每声称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艺术,此刻是所有那些僭越至今的冒牌货们让位的时候了;而先居者们则每每宣称那后来者不具备艺术的起码条件,根本就不能算艺术。这种论争最后又多以艺术“开放体系”来容纳诸方为结束。这种由互相拒斥起而以开放体系终的程序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着,贯穿着整个艺术史。文学史自难例外。从来的诗人作家与理论家批评家们多将自己心目中的某一特定文学理想、文学追求论证为文学的唯一本质。于是,“我希望文学中有此”就变成了“文学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一个特定文学主张的出台,常常伴随着阿基米德式惊喜的呼喊: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文学  相似文献   

13.
林特别爱我,而我总是保持一种矜持考验他。但他那种求爱的方式把我的防线彻底摧垮了。有一个周末,林约我到荔枝公园见面。我赶过去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林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等我走过去,他突然拿出一束红玫瑰:静,嫁给我吧!让地王大厦作证,我们生生死死……没等他说完,我已幸福得泪流满脸。那一夜,在林租住的小屋,我忘情地扑在他怀里,拼足了女人的柔情,像一个爱情疯子,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我爱你”。等我准备把一切交给他的时候,林却恳求:让我们的第一次留给新婚之夜。林的认真和正派,让我更有安全感。更爱他。于是,我们约定,春节的时候我们回家结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元帅聂荣臻》评介闻言当我把这本书送到一位革命前辈案头的时候,他那一向平和的脸突然显出了一阵激动。他连连说:“这本书我一定要读一读,一定读一读。”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颇为感慨他说:“我很钦佩聂帅的为人。”接着,他讲述了一段往事:那是在“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迟到的评论     
十年前,由曹桂林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由刘欢演唱的一曲高亢激越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该剧也因此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项大奖。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回味和审视剧中人王起明在纽约的所作所为,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痞”气和“流”气,那不是中国人应有的行为品格,也不是王起明本人原有的品格,而是他到了美国以后,在环境的压力下所产生的畸形人格和由此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比如他在纽约街头借酒发疯,大骂美国;比如他  相似文献   

16.
治小气     
同事大刘在单位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因而人缘很差。我呢,脾气随和,人缘还不错。没处去的大刘,经常跑到我的单身寝室来玩。说是找我下棋,其实“棋翁之意不在棋,在乎蹭饭之间也”!几轮棋战罢,肚中饥饿,大刘也不计较,我这儿有啥他吃啥,就算是剩馒头就咸菜,他也吃得津津有味。一次两次我也认了,然一月之内他三番五次来吃白食那可不行。我得想个法子让他也做一回冤大头。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学习与探索》以真诚的理论家的良智召唤着作者,感染着读者,在北方、在中国,都显示了她特有的精神魅力。对这一切,我是有深深的依恋之情的。然而,赞美之辞不必多说,因为她的作品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曾受过最高的关注;感激的话也不能多说,因为我至今也没有能够献出上乘之作。所以,今天的正事,仍然是再学习、再探索。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再认识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列宁曾明确地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它没有定型,也不可能定型。而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运行了70年后,邓小平又斩钉截铁地断言,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当然,这里的“不定型”、“不清楚”并不是指它的最终  相似文献   

18.
我这里说的“心灵结构艺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运用心理描写去划刻人物,也不是指那种不凭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而籍心理情感的变化去结构作品的技法,而是指情节小说中作家在组织故事和描写人物时所渗透的情绪活动和内心情愫的特殊表现,简言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艺术家的“匠心”。茅盾在《〈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介绍吴宓对《子夜》的评论,在称赞他“看书真也细心竟能领会此非闲笔”等等以后,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9.
结婚前,我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每当听说有熟人好友踏上红地毯,便戏谑地称之为“某某栽了”,或是“忍者明辈成新鬼”。轮到自己结婚时,有好些哥们向我祝贺后又推心置腹地忠告一句:“有‘妻’徒刑开始了”。女友姓杨,当初热恋时,我觉得她是自己遇到过的女孩中最柔顺的一只“小羊羔”。于是千辛万苦,一顿猛追,癞哈蟆终于吃到了天鹅肉。相处的日子长了,渐渐也明白,再软性的松紧带,也是一条紧箍咒。两人一起生活,哪会没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呢。头一回吃咸鸭蛋她说:“我要吃蛋黄,你吃蛋白。“我当然心有不甘,据理力争,才说了两句她早已汪出两眼泪水,说“你这点亏都不肯吃,那我以后还不是  相似文献   

20.
袁茵 《东西南北》2013,(18):60-61
光头、红衣、白裤,史玉柱以一成不变的装束出现。按照一贯的解读,史玉柱又要营销了。可惜不是,他脸上一直有着别样的兴奋和跃跃欲试。“我要退休!”在场所有人都愣了三五秒。在这前一天,他得到巨人网络董事会的退休批准。今年史玉柱刚过五十,和他同期成名的企业家许多已“牺牲”于中国式的商业探索,他也险些这样。他的朋友们,如马云,比他成名晚却也要退休。与70岁还在创业的王永庆,80岁还去拯救日航的稻盛和夫这些世界知名老企业家相比,史玉柱、马云在50岁左右退休显得非常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