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发表的一些哲学文章或出版的哲学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有两种提法,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另一种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实践性。如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指出:“总起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见50页)那么阶级性还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呢?《原理》对此则未作论述,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但是,把该书论述哲学阶级性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看,显然是不同意把阶级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哲学上是否存在“中间路线”(或称“第三条道路”)?如何看待?眼下一些哲学教科书都断定:“在哲学领域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条路线。”对此,我们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们认为,哲学上的“中间路线”,从德国古典哲学以来,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表现为:一些哲学家极力想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于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以及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哲学界一直缺乏具体的分析,一般都毫无区别地把它归结为唯心主义,把哲学史上的那些不可知论者也一概斥之为唯心主义哲学家。苏联出版的哲学书上称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哲学书上也称不可知论属于“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笔者认为,把不可知论轻易地同唯心主义划等号是不妥当的,有必要对其作出具体分析和较为客观的评价。本文谨从这方面作一点粗浅探讨,期望得到哲学同行们的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代表人物方励之,在同济大学曾经散布说:“马克思主义能指导自然科学研究。我觉得没有,也就是说它没有指导地位。”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毫不掩饰地说:“我一直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科学。”他的这些言论,在一部分同志中,尤其是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它是关系到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不要走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哲学内涵,才能认识到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也才能真正看清它与真理多元论的对立及其实质。但是,从实际的理论探讨来看,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理论内涵一直受到某些人的严重误解与曲解。这种情形在国内理论界近几年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在近几年的哲学真理论的讨论中,就有一些人或是以“真理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或是以“人类真理的具体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全部的人类真理”等等论断为理由,来否认真理一元论和主张真理多元论。更有少数人将真理一元论与学术自由不相容地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哲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世纪,系统回顾过去一百年“哲学在中国”或“中国的哲学”之历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丁祖豪教授主持、郭庆堂教授、唐明贵博士、孟伟博士为课题组成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洋洋八十余万字的《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中国哲学研究开拓这一思路的理论勇气。本书的写作目的是系统回顾20世纪这一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这期间中国哲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是国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了将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进行了两次深入的研讨,现将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汪信砚教授指出,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马克思热”的逻辑结果。因为在这种“马克思热”中,人们必然会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世界仍然具有极强的穿透性和巨大的理论价值;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及其文本毕竟已与我们有着巨大的时间间距,至少不能…  相似文献   

8.
孙正聿在《哲学研究》( 2 0 0 1年第 1期 )撰文认为 ,当我们把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界说为“世界观理论”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时候 ,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歧义的 ;事实上 ,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观理论”赋予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 ,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也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理解和解释。作者认为 ,应讨论三个问题 :一是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与它的“基本问题”是何关系 ?二是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 ,这里的“世界观”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 ,还是人把自己同世界的“关系”作为对象而进行“…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是我国科技工作重要方面军”,一个高校办的如何,在考察教学水平高低的同时,其科研水平的高低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对思想工作的放松,使得高校很大一批自然科学的科研人员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倾向,无视或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认为“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样搞科研,”还提出“资本主义国家不搞马克思主义,不也一样出成果”。这种观点影响面相当大,不但科研人员中有,就是一些学生也因“重科研轻哲学”而放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很复杂,我说不清楚。但我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受到不少的启发,也想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向同志们求教。哲学专业应当加强,不应当削弱我们听到不少对哲学的非难。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对哲学有种种不好的看法。有的同志甚至直截了当地认为今天的四化建设只需要具体的科学(包括管理科学)和技术,不需要没有“经济效益”的哲学,哲学“无用”,哲学专业根本可以取消。有人挖苦说,哲学专业最大的“效益”就是让哲学教员有饭吃。我们对这类议论应该怎么看?我想,我们不必为了捍卫职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中考作文题中,话题作文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没有限制,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坚持“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这种写作形式给考生以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的写作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它体现了当今作文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这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笔墨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一些考生在短时间内无从下手,再加上对“开放性”要求的认识有偏差,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对话题内容进行认真审核、选准,选好“切人点”。那么如何选好作文的“切入点”呢?  相似文献   

12.
李嗣水、李炬、王革主编的《市场哲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书,是作者在哲学的视野上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考察,从市场哲学的角度,揭示出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性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正如作者在《序》中写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作指导,总结概括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总结概括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形成能实际应用的新的具体科学理论体系.”该书“具有明显的个性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一、适度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写道“‘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1332页。下引该书均只注页码)过去,人们习惯地把“胸中有数”看成具体的领导方法;近几年,有的论者虽把它提到哲学原理上来认识,但仍没有体现出毛泽东哲学的特色;本文认为,应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苏联哲学在许多方面是很独特的,它有一个准确的诞生日期——1947年7月24日。这一天,斯大林的女婿日丹诺夫传下最高指示:苏联的哲学家们应该结束他们对“没有风险”的主题所进行的经院式讨论,而去仿效“列宁的哲学风格”,一般说来就是要“更有创造性”。为了对这个诞生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1947年以前的苏联哲学。然后我  相似文献   

15.
<正> 如果说,当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只是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那么在今天,它已跨出欧洲,传遍全世界。无论是它的拥护者,还是它的反对者,都一致公认它是人类生活中具有最深刻影响的思想体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因为它没有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且,只要不偏离它的正确航向,就将永葆其青春之活力。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呢?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的哲学学派,而是为法律肯定的国家哲学和党的哲学,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党的理论基础。单是这一点,要想繁荣哲学已是很不容易了,何况还有二十多年的“左”的思想的禁锢,动不动就有“修正主义”、“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汉学家郝大维、安乐哲运用比较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庄子哲学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他们发现在“自我”、“真”、“道”或“天”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上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存在深层次的差异,这些差异背后则是中西方哲学在世界观、思维模式上的不同预设.以“比较哲学”的视野研究庄子哲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西方的概念和框架束缚庄子哲学的缺陷,即从中国哲学本身来理解中国哲学,但是这种研究理论和方法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它过分强调双方差异性,过于重视比较哲学理论的构建,而把《庄子》文本的细读置于次要地位,使庄子哲学本身丰富的内涵和面向被人为限定了.依此看,中西方哲学的交流尚需深化.  相似文献   

18.
一、审美哲学作为官方哲学“一元独尊”在美国,“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musiceducatio-nasaes the ticseducation(本文简称为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或审美哲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NelsonB.Henry主编,1958年)和《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CharlesLeonhard与RobertHouse合著,1959年)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当时,处于二战、冷战之后的美国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所有学科都强调学科价值。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美国音乐教育全国大会的发起下,一些卓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们达成共识,将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以,60年代美国的一些世人瞩目的音乐教育会议,几乎成为审美哲学理论的传播与普及途径。而1966年创刊的《审美教育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也为审美哲学提供了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平台。而审美哲学发展真正进入体系化阶段,则是以1970年贝内特.雷默所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为标志,本书成为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集大成之作。雷默是在莱昂哈德和豪斯等审美哲学先驱者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9.
生命尽管鼓吹今世的欲望和现实的世界观,却没有能被科学的哲学立即接受。它既没有一个基础打得很好的方法,也不能证明“生命”是哲学探讨的一个界限分明的主题。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所以存在哲学只接受生命哲学的一部分;存在哲学承认生命的重要性,但是经过生命哲学演出的那一出酒神插曲之后,却企图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康德保持接触。心灵哲学从自我或主体(Subject)出发,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 2 0世纪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中 ,德里达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后现代思想家 ,他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做的强有力批判以启示录的语调宣告了哲学的终结。那么 ,哲学终结之后 ,哲学家何为 ?哲学终结之后 ,哲学写作与哲学阅读还有可能吗 ?本文试图就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谈一下“终结”之后的哲学或者说“后哲学”的写作与阅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