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阐明易经八卦与莱布尼兹二进制的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二进制算法”、什么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周易的阴阳符号不同于二进制算术符号,阴阳卦来自奇偶卦,原意就是奇一偶二,不能解释为阴0阳1;“伏羲八卦”并没有数学上的。概念,八卦与六十四卦从来没有建立数字排列顺序和运算规则;易经阴阳爻与六十四卦的系列根本上并不是数学的计数制,没有“逢2进1”的进位规则,更不具备基本的算法。因此,在数学意义上,不能够说易经八卦(及六十四卦)是二进制。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是二进制代数即逻辑代数与二进制逻辑电路;另一方面,“易经八卦”的生成模式,是阴阳奇偶哲理“一分为二”的玄学推演,而不是数学的二进制算法,它跟逻辑代数的运算操作没有任何关联。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易经八卦与六十四卦”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易》独有的《易》象符号系统的创立,一定程度上源自古人对于生命现象的根源性领会与理解。《易》象系统蕴含的"象"之思维方式,及其与奇偶筮数关联的基础阴阳爻画,均可溯源于古代的生命世界观,或曰"生生哲学"。阴阳爻画三叠排布为"小成"之八卦、八卦两两相重为六位之六十四卦的传世《周易》《易》象符号形态,可谓是基于"关联性思维"对于古代生生世界图景的最佳符号化表征方式,这也是汉代以后出现的种种拟《易》之作如《太玄》《潜虚》等始终无法超越原始《易》象符号系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被历代儒学家誉为我国“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在什么地方产生和形成的呢?历来说法不一。本文试从岐山出上金文、骨文所记载八卦数字符号,以及《周易》卦爻辞记载的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一、岐山出土的金文和卜辞中有许多八卦数字符号数字八卦符号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过去,人们对这些“奇字”不认识,有的学者称它为“族徽”,有的称它为“被遗忘的文字”。1980年张政烺先生第一次揭开了它的秘密①,认为这些奇字就是原始八卦数字符号。这类符号中的奇数代表阳爻,用一长横表示(—),偶数代表阴爻,用两短横表示(--),…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一部在占筮的形式下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的古老典籍。在这部古老典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其中以“——”“—”两爻画象征的阴阳范畴是根基,以八卦及其六十四卦象征的类范畴是本体,而在阴阳、类范畴之上,形成了《周易》最大的范畴——“易”。 (一)关于“阴阳”范畴 、“阴阳”是《周易》的基本范畴。在《周易》古经中是用“——”、“—”两爻画具体表示的。“——”和“—”两爻画是构成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最基本的东西,称作阴爻和阳爻。《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这话是对的。虽然在《周易》古经中没有阴阳二字并举的例证,但决不能由此无视《周易》正是用“——”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进行组卦的事实,也不能由此否定《周易》的阴阳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概念是“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列宁《哲学笔记》第194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和对象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一切概念都是有  相似文献   

5.
太极图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宋朝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其二是提阴阳太极图》也有书中叫《陈抟太极图》。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太极图。太极图是指一个圆形图像(如图),“阴最盛处即阳之尾部”关于太极图的渊源,目前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极图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陈抟所创造,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是这一观点。他  相似文献   

6.
<正> (一)《易》之象,有就全《易》而言,有就一卦而言,有就一爻而言者。“《周易》者,顺太极之浑沦而拟其动静之条理者也。” (《周易外传》卷七)这是就全《易》而言。王夫之把《周易》当作是对整个宇宙的模拟,故取《太极图》以象“一浑天之全体”。至于卦象,王夫之将其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以“物之形象”取象;一种以“奇耦(阴阳)往来应违”取象。爻象,则就其在卦中所处之时与位取象。此处主要谈谈卦象问题。  相似文献   

7.
精神太极图是从人类精神活动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哲学固有的阴阳观念及对精神现象的分析,为精神系统建立的一个新的模型。意识是太极图的阳面,潜意识是太极图的阴面,潜意识和意识既阴阳相反,又互渗互补,因而精神系统是一个“负阴抱阳”、阴阳相合的有机整体。这个模型既能正确说明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性质,又能正确说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能解释一切正常与非正常的精神现象,比弗洛伊德的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谶纬与象数     
<正> 谶纬,是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内容庞杂,但也有一些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意义的理论。其中谶纬的象数思想和《易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发掘谶纬的象数思想的积极因素时,就不能不对《周易》的象数思想有所回顾,以期揭示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关系。 我们研究《周易》的象数问题,首先必须从爻象与爻位开始。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单元。爻象征阴阳两类事物,《系辞传》上说:“爻也者,效此者也”,“此”,指天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前后,文艺界围绕着文学的“当代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文学的当代性思想产生于何时?是谁最先提出来的?2)什么是文学的当代性?3)“写什么”和“怎样写”?4)这场讨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一、文学的当代性思想的历史考察《文学评论》八四年第一期发表王东明的论文《关于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作者引用了别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立意要写这样一篇东西,盖有如下的两个动机。其一,是想对鄙人的“八个层面说”进行一些更详尽的阐述。事情是这样的:在拙著《学海暮骋》的《自序一》里,我对先秦文化发展说出了我的“八个层面”的体会。大体是说,在第一个层面上,人们正在蒙昧与文明的边缘上过着卜筮的日子;在第二个层面上,人们有了阴阳两个符号,在使用它们进行排列与组合;在第三个层面上,人们创造了八卦,又发展为64卦、384个爻;在第四个层面上,人们编写了《爻辞》。《爻辞》和《诗·小雅》  相似文献   

11.
<正> 《周易》究竟产生于何时,这是研究《周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周易》产生的年代,影响最大的有两种说法:一、殷末周初说;二、战国说。管见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很难成立。周初说是传统的说法,在西汉以前就颇为流行。这种说法认为,八卦是伏羲或神农所作,周文王据以推衍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作卦辞和爻辞(一说卦、爻辞为周公所作)。这种说法在流传中又增添了许多附会和渲染,真是言之凿凿,煞有介事。然而考诸历史,却是于古无征的。  相似文献   

12.
(一)结绳记事与八卦──八卦是结绳记事符号人类为了把语言传达到远方和把它在时间上固定下来,在文字产生之前曾用过实物记事的方法来辅助记忆与交际。据文献记载,在汉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也使用过实物记事的方法──“结绳”记事。《说文解字·叙》:“古老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冶,而统其事。”我国古代是怎样结绳记事的呢?郑玄《周易往})说:“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柞《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也说:“古老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  相似文献   

13.
八卦考     
八卦的符号系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占筮的基本性质并未因八个单卦演为六十四个重卦的形式变化而改变。进一步说,在重爻以前,八卦作为一种古老的占断形式,至少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八卦的卦画旧称作“象”,象由数设。欲求其本,必先谋数。从单卦阶段的筮法入手研究象数,有助于我们廓清与八卦有关的许多疑点。这里需要说明,由于《易经》不言数而有用数之实,《易传》言数而不言理,更兼后世诸《易》家说每言数理穿穴牵引,缴绕不穷,所以决定了笔者的考论具有印证引发的双重意义,同时也决定了本文的探讨仍是初步性的。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中华大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早期的中华民族为什么那么善于发明创造?有其事必有其理一、早期的中华民族特别尊敬善于发明创造的人;二、早期的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研究发明创造的哲理.尚象制器,就是<周易>中指导发明创造的系统哲理.尚者效仿也,象者形象之象与抽象之象也;尚象制器,就是仿照象所表现、所揭示出的原理与意境去创造先进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以及自卫的先进武器.形象之象在自然界万物万象之中,抽象之象在阴阳两爻、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之中.发明创造的理论,先有"尚象制器"而后有"仿生学"."尚象制器"相较于"仿生学",内容上更广博,方法上更灵活.在发明创造领域内,一要学习洋人,二要学习先人.学习先人,不仅仅是学习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更重要是学会祖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燕公张说、许公苏颋因“大手笔”而成名天下,其二人既经历了初唐之末,又进入了盛唐之初,他们的文学活动正好与初唐诗风逐渐发生变化,盛唐诗歌开始展现其独特风貌的过程相始终。唐中宗景龙年间,张说、苏颋就已经成为诗坛的重要人物。在初盛唐诗歌流变过程中,他们处在怎样的位置?他们的诗歌创作接受了哪些影响又产生了怎样的新变?这正是本文欲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易》所涵纳的睿智一直为易学者们所称颂。对《周易》的智慧作任何简单的判断和定论都是浅薄的。《周易》的结构、称号、体系、运演和思想都符合对称性原理,或者说《周易》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对称系统和均衡系统。 一、《周易》的均衡性、对称性思想源於远古时代的自然观。 在洪荒时代,人们迷惑於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白天黑夜往返不息,男人女人不同的生理机能…。生命的本能促使人类做这样的思考,好象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具有相互对立的正反两面性。於是,先用奇异、迷惘的眼光“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观天法地之后,为了揭示自然界的法则,沟通人与自然抑或神明的对话,达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目的而作八卦。生存意识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与自然存在不可分割联系的认识,把自然界的一切存在和运动复归到最基本、最神秘的天地,并抽象为“阴阳”对称而又均衡统一的两极世界,认为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运动是阴阳二气,用符号阳爻——和阴爻一一表示,阴阳消长产生了世间万物。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自然界或宇宙即太极,太极产生之前称为无极,即宇宙产生之前处于混沌状态。这一观点与现代宇宙爆炸说提出的宇宙起  相似文献   

17.
<易经>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占卜吉凶祸福到认识万事万物,从阴阳概念的产生到八卦的创成,再从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是一个循序渐进、一脉相承、逐步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其时可长达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关于<易经>成书之时代问题,有两个毋庸置疑的可靠渠道:一个是从发展演变达数千年之久的数字易卦中,来探寻八卦的起源和易经的来源问题,其时至于西周晚期;一个是从<易经>自身的卦爻辞中,来捕捉和推断<易经>成书之确切年代,其时大约为周宣王时代.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生不息的历史首先向我们传达的是生命活体的信息,但是历史的局限所产生的“人造实体”,把生命活体信息的某一侧面象征分割下来,使之成为脱离活体的残片,从而使人在认识自己时离开生命活体信息,而依赖于生命残片的符号,使人与自己的本在──个体生命活体相揖别而与生命残片认同。现今流行并束缚人性发展的残片人学的劣根性,也正在于此。但如果我们以个体生命活体为本,对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文化符号,如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阴阳八卦学等进行深刻解剖,就会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真正人学内涵和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易学哲学大师,朱熹追求《周易》一书的本来面貌,提出了“易本卜筮之书”的命题,突破了经学的传统观念;他以阴阳对待和阴阳流行概括易学中的阴阳变易学说,进—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他以程颐体用—源说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将汉唐以来易学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体系,转变为本体论体系,对儒家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就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构成、产生的渊源及共哲学意义作一些探讨。提供学术界参考并请批评指正。《太极图说》一图、一说。“图”是“说”的基础,“说”是“图”的阐发,两者互为表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探讨其构成、渊源及哲学意义时,应以“图”证“说”,以“说”释“图”,图、说互相参较。前人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