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胡塞尔的中译著作中,与Sein相关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翻译问题,比如将“was es ist”译为“它如何存在”和“它是什么”,将“es ist……”译为“存在着……”;将相互对应的名词“Sein”和动词“ist”译为“存在”和“是”。它们要么对相同的译文采用完全不同的翻译,要么使系词结构丧失殆尽,要么消除了动词和名词的对应性,使它们变成没有联系的词。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不对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存在”概念,因而没有坚持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ist”,对名词与动词、以及与各种不同变形的对应性缺乏清晰而足够的认识,无法将系词的理解贯彻始终。“是什么”乃是表达认识的基本方式,与语言相关,与逻辑相关,因此是与认识相关讨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应该在系词的意义上来理解和翻译,并且应该将这样的理解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2.
在承接国内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或存在——现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其著作中对“S是P”和“S是”这两种表述的内在差异,表明他是在“S是P”这种命题形式上确立“是”作为系词的核心作用,以此作为其范畴理论的基础.虽然亚里士多德曾多次言明“是”在多重意义上被述说,但他最后却将“是”的中心含义放在作为范畴的是之上,其他三种意义上的“是”——作为偶性的是、真理意义上的是、潜能与现实的是——要么是作为范畴的是的偶性,要么是其衍生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回顾秦汉出土文献中"是是"句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是是"句出现的语言和非语言环境,得出"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王路认为用“存在”翻译Sein是一个根本的误译,因为“存在”在汉语中只有“时空存有”的含义,不能恰当反映“存在”问题的系词背景,造成我们对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误解.其实,从语言与义理两个方面看,“存在”译法都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现象学家的文本中,“存在”比“是”更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旨趣.  相似文献   

5.
在中文当中,"是"有多种涵义,其中包括表示"存在",但是作为系词的"是",乃是这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是比其他涵义更为基础的涵义.在哲学讨论中,"是"与"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可以表明西方哲学中"being"和"existence"的区别;而用"存在"则无法表明西方哲学中being的涵义,用"存在"与"实存"或"生存"也无法表明"being"和"existence"的区别.Being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反映了西方哲学乃是一种知识论意义上的学科,它体现了对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根本方式的思考和探讨,与"爱智慧"乃是一致的.应该把being理解为"是",面不是"存在";应该联系"真"(truth)来理解它;应该结合西方哲学著作中的例子(比如"天空是蓝色的")和所谈论的"ways of being"(是之方式)来理解它;应该把这种理解贯彻始终.而不应该满足于中文字面上的习惯理解,不应该通过中文翻译而从字面上阻断这样理解的途径,从而割断西方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一脉相承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熊伟先生用"在"而不用"存在"来翻译Sein,表明了他认为"存在"这个译名有问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存在"确实无法表达关于语法和语言方面的考虑,更无法翻译海德格尔举的例子。熊先生的工作揭示了"存在"不是一个合适的译名,同时也暴露出"在"这个译名的一些问题,比如它也不能清晰地表示关于语法和语言的考虑,它无法在例子的翻译中贯彻始终,因为它不是系词,无法与Sein本身的系词意义相对应。如果以"是"来修正"在",则可以消除以上问题,从而达到对Sein及其相关概念更好的理解。熊先生的工作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它并非仅限于关于海德格尔的研究,对于与being相关的研究而言,它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汉语中系词"是"的问题,学者们已有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是"从指示代词发展到系词的过程,认为"是"自身的语义以及判断句句式的结构特点均对其从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判断句格式标记,"是"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扩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存在主体的占据面积可以把"是"字存在句分为两类:一种是存在主体占据存在处所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面积,这时A段和C段具有一定的同一性,"是"由判断义发展为存在义很好理解;一种是存在主体占据存在处所的小部分面积,A段和C段并不具有明显的同一性,这时存在主体通常具有预设性,这种"是"发展出存在义主要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一个重新考察。本文指出,对Be动词的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而在根本上是一个对于无论汉语思维还是西方思维来说都成立的哲学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西方哲学史中作为这一根本哲学问题的提出者的巴门尼德的相关思想,结合它的重要的研究者基尔克、拉文、肖费尔德的研究,做了具体的文本分析,表明"是"和"存在"的用法对于巴门尼德是同时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指出,这个问题在根本上不是基于哲学家的个人理解和个人认识,而是基于我们的语言和实在、思维和对象的特殊关系,Be动词除了表达一种属于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判断关系之外,还由此表达一种确定的对象存在的所指,从而,对于Be动词来说,"是"和"存在"都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因此对主张单一地从系词"是"的角度来理解Be动词的哲学内涵的观点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彭富春先生的《文学:诗意语言》一反传统文学探讨的模式,在中西思想的边界上深思了文学的本性,这对哲学以及文学均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当下如何真正走向文学自身,从而建构现时代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彭富春先生思想的苦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描摹。因此,通过认知加工形成的词语,其语义中会不同程度的含有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主义。据此,我们以前人时贤的研究为基础,对语言中动词及相关词语的自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互译中,设法使原语与译语达到几乎完全的等效,就成了译者为之竭尽全力奋斗的目标。它要求译者融会多方面的知识,考虑多种因素,结合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综合运用各方面的阅历、技巧和文化视点的转换构思。它是翻译领域中要求较高的一种技艺和技巧。文章从词汇表达,句子构建和语篇处理的角度,谈翻译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提出"交往"用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它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基础性地位.主张将"交往"定位为"主体间对象化实践活动",认为正是交往将分散的个人力量整合成改造世界的最大化合力,将彼此隔绝、孤立发展的史初格局改变成全球一体,共生共荣的当代历史格局.交往范畴的当代定位不仅有助于沟通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赋予唯物史观以当代内容和当代形式,而且将为把握世界历史和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疑问标示元的复用是英语是非问句形式完整的标志。当是非问句用于探询时,问句的意义反映在句子表面结构上,疑问标示元携带的是疑问信息,疑问强度随疑问标示元的复用和独用由强到弱递减;当是非问句行使探询以外的功能时,问句意义通常通过诸多语用因素推导出来,疑问标示元不再携带疑问信息,只帮助传达符合语境的隐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 ,广东社会经济将朝着产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 ,广东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基地 ,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广东高等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轴心地位将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17.
重叠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动词重叠亦然。动词重叠的主观性可以通过汉语中可重叠动词的自主性、可控性;重叠结构一般不与否定句共现以及该结构在祈使句中的超高使用;可重叠动词本身的【-贬义】特征和口语色彩以及涪陵和武汉等方言中的重叠例句等方面考察。普通话和方言的重叠实例表明动词重叠主观性明显,重叠的功能在于表达说话者或动作行为发出者的某种主观意愿、建议或态度。  相似文献   

18.
浅析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语言"是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对纯语言的正确理解是正确解读《译者的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翻译观的关键。本文试图从纯语言的概念入手来分析纯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本雅明基于纯语言原理下的直译观,文章最后论述了纯语言翻译观在翻译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的开山人物。从哲学视角研究日常语言概念的意义表达和语法判定,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两大基点。就前者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针对语言用来做什么的问题给予哲学意义上的解答;而就日常语言的语法判定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从哲学方法上回答语言怎么样使用才能合法地用来表达与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的研究随着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出现在中国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大有取代传统文学研究之势。然而,这种所谓的"网络文学研究"日益呈现出概念与学理上的混乱、矛盾,这样一种研究现状,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文学研究上的流行时尚,即所谓的"大文化"研究,或者说"后现代"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