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法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从建立到完善的几个重要阶段,表现了由行政、司法、财政三大统治系统和国家常备军机构所构成的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变革过程.揭示了其专制统治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2.
君主专制政体是西欧封建社会趋于解体时期的各国主要的国家政权形式。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以往,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注重对这种政体的阶级属性的判定和社会作用的估价,而对其体制本身和实际的组织形式则认识不足。由于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条件所致,法国君主专制政体不仅达到顶巅状态,而且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较,尚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组织体制。强大的专制王权与完备的官僚体制相结合,即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如果说社会的变革、发展使超乎于没落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斗争之上的君主政权有了行使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的世界各国,有过多种国家形式,唯有君主专制在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过.为什么中国的君主专制几乎与封建社会的产生同时开始,英法要到封建社会晚期才采用这种政权组织形式?它们是否同属地主阶级专政的一种政体?对这两个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意见.本文试图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谬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论春秋的君主专制与非君主专制陈筱芳一、多种政体形式春秋实行君主制,但是,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权力并不是都归属于君主一人,现实的政体形式犹如月光下的树影,斑驳摇曳,杂乱错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君主专制、君臣共权、大夫专政、大夫共政等多种政体形式。君主专制的...  相似文献   

5.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先秦与秦汉以后君主制存在重要区别。君主专制政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君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2)君主地位至高无上;(3)君主独揽国家权力。从这个概念出发,综合考察先秦君权的实际状况、政治制度的构成要件、社会条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情况)以及行政管理的技术条件等综合因素,可以断定先秦时代不可能产生君主专制政体。因此,君主专制政体应始于秦汉  相似文献   

6.
中共成立后,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反映和代表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逐步提出了以全面抗战路线为核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要内容、以持久抗战和抗日游击战为军事方针的对日战略。中共对日战略的形成,反映了中共对国际关系的认识,受到共产国际、苏联的一定影响。中共对目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立足于依靠人民群众,适应形势发展,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工业近代化完成的标志是什么?我们认为,大致上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即由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生产的近代化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开始机械化时代;二是生产总值的转变,使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优势.要实现这两项,在法国决不是通过一次工业革命就能达到的.因为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并不等于工业近代化的完成,但工业革命的展开却是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那末,在法国究竟何时才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呢?对此,在经济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说法颇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法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①;有的则说到19世纪20年代初才逐渐开始②;有的说开始于1840年左右,也有的说开始于1895年③.凡此种种,我们认为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中西封建社会晚期是指我国明、清王朝和英同都铎王朝及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和英法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都出现资本主义因素,都处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时期。但是,数百年后,两方的英法封建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向世界进行殖民侵略。与此相反,中国则止步不前,饱受两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中西封建国家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君权神授"理念是近代具有浓厚宗教情结的俄罗斯民族"忠君"思想的重要保证。东正教会所主持象征"君权神授"的加冕仪式,能够有效神化专制君主手中的权力,为专制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公正性"提供神性依据。相反,政变者和东正教会的"联姻"也能为推翻专制君主的统治争取到足够的民意支持。历史上,俄国东正教会对瓦西里二世捍卫权力斗争的胜利、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以及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政变的成功等政治事件产生的影响,充分证明"君权神授"理念在神化君主权力、稳固专制统治根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尔文教是新兴资产阶级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企图改变封建神学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结构 ,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组织的一种初步尝试。它发展了路德等新教理论 ,建立了一种政教合一、神权共和的国家 ,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 ,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在“宗教外衣”掩护下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旗帜 ,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外力的冲击下,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文章从生活习俗和礼仪两方面对中盲社会习俗在新文化运动前的近代化状况进行研究,指出中国社会习俗近代化具有个性化、仿西性、爱国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对中国社会习俗近代化起到革除陋习,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并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习俗文化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藏族饮茶历史十分悠久,在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藏族喜好饮茶,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藏族饮茶习俗无论在茶叶品种、饮茶方式、饮茶器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思潮和时代氛围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的作用很大。巴金《家》里的主人公觉慧,“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及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面前,最后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的这种思想特点,就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革命的某些时代特点”①;杨沫《青春之歌》里的主人公林道静从摆脱封建家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经济异化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特别是经济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经济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作了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早期经济思想的形成方面探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经济内容及其特点,揭露资产阶级学者和修正主义者对它的种种歪曲、诬蔑和无耻的诽谤。下面让我们简要地谈谈《手稿》的写作和出版情况。《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据考证,大约写于1844年4—8月。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并未公开出版。大约过了将近一个世纪后,于1927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了《手稿》的部分内容。《手稿》发表后,在当时就曾经引起各国学术界中不同流派的关注,并  相似文献   

15.
过渡语是指一种“建立在可供观察的语言输出基础之上的独立语言系统。这种语言输出是学习者尝试着使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的产物”[1]。 过渡语现象可以用Chomsky“语言习得机制”(LAD)理论来解释。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运用LAD中的“似设制造机制”(Hypothesis-Making Device)对目的语作出假设,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的过渡语,然后,他不断修正其假设,使过渡语向目的语迈进。可见,在此期间,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表明了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规律进行了错误的假设。 有些老师将学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高等学校向大后方迁移 ,为西南地区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它为西南带来了大批高素质的近代教育人才 ,促进了西南地区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和初、中、高各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内迁对西南地区教育的影响是深远、巨大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是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契机,建立强大国防的呼声是新军编练的内部因素。新军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军事近代化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阔步前进,新军在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思想、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吸收西方强国的经验,使得军队近代化大大超前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近代化。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造就了武器装备的不统一,军事追求至上的因素导致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地位,形成了军队私家化的局面,开启军阀统治中国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自1847年中国民间第一批学子留学美国到辛亥革命爆发,晚清知识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留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洋务时期的官派欧美留学教育以及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留学潮。晚清的这两次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裕固族文化是以古老的回鹊文化为基础,并在与历史上的汉、藏和蒙古等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融中形成的。裕固族东迁以前就已信仰了藏传佛教,这是决定裕固族先民的东迁并形成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关键因素。藏文化对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