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潇 《家庭科技》2006,(5):10-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早已不仅仅停止在饱腹上,如何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多花样,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哪怕是白米饭,也想着怎样才能把它做得更加精细可口。下面这几款电饭煲,不仅仅能烧出香喷喷的米饭,还有更多的功能呢。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12,(2):33
现在提倡健康饮食,晚餐不主张吃得太饱.这对做饭的人来说是个"难题",少了好像不值得做,做多了,难免会剩下.如此这般,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隔夜的剩菜,第二天到底能不能吃?隔夜茶能不能喝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水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所以隔夜茶最好不要喝.  相似文献   

3.
豆腐渣是做豆腐余下的残渣,值不得几分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上看到一则“豆腐渣巧治糖尿病”的消息,为了治病,我决定试一试。 老伴将豆腐渣勤翻细炒,用文火慢慢地焙干,炒得黄焦焦香喷喷的,最后放葱花和味精,淋上芝麻油,吃起来很香。我很爱吃,一顿吃一小碗,当饭吃。吃了  相似文献   

4.
只做一碗汤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  相似文献   

5.
刘昂 《家庭科技》2010,(3):32-33
“健康是吃出来的”。可要怎样吃、吃什么才健康却复杂得让人头痛。近日,美国多位营养专家联合提出15个原则,让你吃得轻松、正确又健康。  相似文献   

6.
乔叶 《家庭科技》2000,(5):38-39
公公是个极为细致的人,衣食住行一丝不苟,言谈举止更是章法谨慎。而婆婆相对而言比较粗糙,枝宽叶大,节奏明快,饺子包得像包子,说话响得像高音喇叭。 “今天的粥你只熬了15分钟,不够半小时怎么能吃呢?”通常是公公先提意见。 “难道你每天吃的饭都是生的?不爱吃,自己做!” “你洗衣服也太快。10分钟能洗干净一件衬衣吗?”  相似文献   

7.
正4岁的吴宝宝中午一顿饭能吃掉半斤鱼,还喝些荤汤,晚上又要吃许多虾子、排骨。然而,能吃却不长肉,看上去又黄又瘦,几乎每月都要生病。往往半夜突然发热,甚至能烧到40℃。有时咳嗽起来还得做雾化。吴妈妈无奈地说:"除此之外,两三天才有一次大便,我看着很着急,就让他吃益生菌。后来,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口臭,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哮喘,还给孩子吃了一些哮喘药。"  相似文献   

8.
冠平 《家庭科技》2009,(11):46-46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  相似文献   

9.
要避免在乘坐飞机时出现不适感,在吃的方面需做到三忌。 一、忌吃得过饱。高空条件可以使食物在体内产生大量气体。吃得过饱,一方面加重心脏和血液循环的负担,另一方面可引起恶心、呕吐、晕机等“飞行病”。  相似文献   

10.
人的情绪、心理甚至性格都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有密切关系,只要吃得对、吃得好,即可远离怒、疑、懒、悲等坏情绪。怒:有些暴躁是吃出来的人摄人食物过多,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B族维生素(B1、B3、B6等)就会消耗得多,而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一块吃饭吧     
一直以来,最怕一个人吃饭。 自己做给自己吃,泡一碗面,太潦草;炒 几个菜,太隆重。想对自己好一点,吃着吃 着,只觉得勺子碰在碗上的声音特别大,咀 嚼之声也特别响。平常只嫌屋子小,一个人 吃饭才知道,它太大,大得回音缭绕。 少一双筷子去抢,那佳肴,也立刻有价 无市,泛滥成灾,最后,又残又剩,让人恍 惚--是它,还是吃它的人,在被遗弃?  相似文献   

12.
对儿子,我一直有着这样的希望:善良,不欺人也不被人欺,做好事但不做蠢事,帮助人也不让自己吃不该吃的亏,有理想也知道脚踏实地,守规矩又敢于突破规矩……说得实在一点,就是希望儿子自己能把握住做人的分寸。 有一天,10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告诉我:“××同学借了我的笔,弄丢了跟我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3.
怕你心疼     
张成 《快乐青春》2009,(3):53-53
“好几个同学都说您做的咸菜好吃,嫌我带得太少,不够吃。瞧,这次他们把饭盒都塞给我了!”在县城上高中,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的姐姐一进屋就冲母亲嚷着,同时丁零当啷地把几个饭盒摆在桌上。  相似文献   

14.
适者有寿     
什么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被称为"中国养生第一人"的洪昭光说:"养身之道,众说纷纭,概而言之,适者有寿." 长寿秘诀:没心没肺,有说有笑 经常有人在讨教长寿的秘诀,其实我们做过调查,100个长寿老人,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就是心态好.没有一个长寿老人脾气火暴、性格容易激动和动怒. 有个90多岁的老太太,做饭、走路,什么都行,精神特好.人家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就一句话:"没心没肺,有说有笑."其实她吃得并不是太好,吃什么呢?调查半天,最喜欢吃的是杂卤面.我们现在天天研究膳食多少卡路里、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但心态不注意,吃什么都不行.所以,心态好才能活到老.  相似文献   

15.
五色补五脏     
豆类营养丰富,经常食之对身体大有好处。为此,日本医学博士建议吃豆类不要一次吃得很多,而是一餐吃一点,使营养容易被人体均衡吸收。 豆类也可以吃出变化无穷的口味来,如一星期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红枣性温,适当吃红枣可补中益气、补血安神、促脾胃健康。营养专家提醒,吃红枣也有讲究,科学食用红枣,才能使红枣发挥最大功效。吃红枣有禁忌红枣不可吃得过多,吃多了容易伤牙、上火、血糖升高,不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因此每日吃红枣要控制总量。红枣不能和动物的内脏一起吃,因为动物内脏中的铜、铁元素含量高,容易和红枣中的维生素发生氧化反应而影响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正总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好奇心对号入座:和朋友出去吃日料,一阵美食评鉴后,欢天喜地地点了一盘寿司。正当吃得美滋滋的时候,邻桌的乌冬面上了!看着邻桌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顿时觉得面前的大米索然无味……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到大人吃东西就眼馋,不管什么东西总要闻闻、舔舔,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我们视力发育到能看清眼前事物开始,我们与生俱来的认知内驱力——好奇心,就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世  相似文献   

18.
担心与放心     
事情有大小,有轻重,有缓急。当前,我们的大事、重事、急事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搞四个现代化。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饭吃。“四人帮”祸国殃民,使我们落后了几十年。再不奋起直迫,不要说对人类多做贡献,连直起腰来也大成问题。这是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的,所以要大干四化。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四化就搞不成。这也是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王辉 《理论界》2005,(8):142-143
党员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与时俱进;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可以概括为靠得住、站得出、看得见、干得好、行得正、吃得亏。  相似文献   

20.
逢年过节,每家都少不了大鱼大肉。经常有人问吃什么能助消化?其实,即使有助消化的药物或者食物,也只是在轻微腹胀时帮助缓解一下。要想吃得健康,关键还是控制好进食量。在吃大餐时有个小窍门可以帮助消化,那就是先吃主食。很多人吃大餐都是先吃菜,到最后基本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