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贾探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探春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典型人物。20世纪学术界对这一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有人认为她是封建统治的忠诚拥护者,有人则认为她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有人认为探春理家时的改革是“牧师兼刽子手的花招”,有人则认为她在家进行的民主经济改革是在为社会“开辟光辉道路”。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形象,红学界发表了大量不同见解。本文旨在对20世纪贾探春研究作一总的回顾,以期为新世纪的探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客观规律;也有人认为,计划是主观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什么计划现象,因而怀疑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也有人认为,这里包含了两个不同的规律,“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按比例”则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应当把它们分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要搞好工资制度的改革,必须正确了解按劳分配的理论。为此,本文拟就怎样认识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按劳分配如何实现及其实现的形式,以及我国的工资制度如何进行改革等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怎样认识按劳分配 关于按劳分配的性质问题,经过拨乱反正,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但在经济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酬付劳;有的把股金“分红”说成是按劳分配或者“接近按劳分配”;有的认为,把按劳分配看成是按个人劳动能力与贡献大小来分配,理论上有“缺陷”;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又有人把按劳分配的本质归结为“向钱  相似文献   

4.
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公认的成就;但同时,物价上涨成为改革开放中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生活中不稳定因素。有人把物价问题比作经济上的“百慕大”;也有人不以为意,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改善财产不公平的状况。”①至于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较有倾向的说法是“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②如何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更是说法不一,莫衷一是。这些提法和现实的经济生活,引起人们深思。要渡过当前的物价上涨高峰,就要认真总结改革十年来,物价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弄清什么是物价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家族势力与家族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势力和家族治理机制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当代 ,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而出现了家族势力复兴的现象 ,在局部地区则形成了大家族强势干政的“家族政治”格局。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文化类型具有其独特性 ,探讨西南地区不同民族社会家族力量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有助于我们更审慎地推进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今年2月 份以来,我国广东、浙江、北京等地相继出现粮食抢购现象。“非典”引发粮食抢购,似乎很出人们的意料,一来“非典”与粮食没有直接关系,二来近几年国内粮食一直供大于求,库存充裕。然而,抢购风的出现还是给当地社会造成不小的震动,有的地方一度还搞得比较紧张。尽管抢购风涉及面不大,时间较短,很快平息了下去,但从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农产品采购制度改革的经过 1985年初,我国的农产品采购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长期实行的统派购制度被宣布废除,改为合同定购。 农产品采购制度改革后不久,农产品流通领域就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首先是物价波动,猪肉、蔬菜等价格大幅度上涨,继而是各种农产品的抢购大战“硝烟”四起,连绵不断。黄麻  相似文献   

8.
“国学”是历史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是历史文化现象赵吉惠近十多年国学在祖国大地确实不断地升温,有人感觉到“热”,那是因为过去偏“凉”的缘故。这些年的温度升高了,和过去相比较,说出现了“国学热”,我看也未尝不可以。在气温变幻、忽冷又热的条件下,人们对“国学”有不同看法,持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函     
本刊2010年第2期刊发了曹思源先生的《“国进民退”不是好现象》一文(第17页),多有读者来电表示赞同,认为该文观点鲜明,论据翔实,说明了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值得人们警惕。但也有读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向茂先生就致函本刊,同样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向茂先生的看法写在一张明信片上,未能详尽,大意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常存有短缺现象,社会总需求不时持有膨胀势头。如何正确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科学消除这一不良经济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处于改革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前些时候,针对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学术界不少同志认为我国消费上出现了“早熟消费”现象,投资上患有“投资饥饿症”,主张用全面紧缩的政策控制总需求,调整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道德滑坡的现象 道德“滑坡”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鉴于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情景,于是报刊上出现了不少呼喊道德的文章。有人认为,在人格道德中,制假售劣,招摇诈骗,高价宰客,待慢“上帝”,失职渎职,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问题非常严重。有人认为:当前出现了“道德虚空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还在不久以前,社会学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文明问题,自然有一种意见就认为,文明与文化是同一种现象,因此谁从事文化研究,实际上也在研究文明。 然而过了不多时间,有一种意见就明确提出:“文明”与“文化”这两个术语尽管按内容很近似,却具有不同的思维载休,所以必须在它们之间划一条  相似文献   

13.
粮食统购统销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三大改造一起,被称为建国初期财经战线上的“三大战役”。这些重大决策的制定,充分体现了陈云所倡导的“交换、比较、反复”的决策思想。本文只介绍陈云在统购统销决策中的重大贡献。最先提出实行粮食征购办法吃饭问题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解放前饥荒不断。解放后,吃饭问题也曾面临严峻挑战。从1952年下半年起,随着各项建设工作陆续展开,粮食紧张状况日益加剧,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就增加了600多万城镇人口,都要靠国家供应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不但…  相似文献   

14.
1988年7月至8月份,一股强大的涨价抢购风潮使中国震惊.市人多以为此风由名优烟酒提价而起,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六五以来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迅速膨胀,早已为今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引线.因此,讨论抑制通货膨胀和治理经济环境必须仍然从总需求过度着手.本文试图就消费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法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也是一个层次的所有者。”①另有人认为,“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后,还必须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对生产资料有一定的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反映。”②还有人认为,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对财产的权利,“这种双重财产权就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③我认为这些看法虽有一定的见解,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因而不能充分揭示国家所有权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妥善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土家族历史研究中,史学界对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出现和确立的时间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应是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人认为“湘西各土司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还有人认为“改土归流后,……使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问题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不妥之处,望史学界前辈指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近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人对此感到忧虑和困惑。有人则说:“只要政府下决心,什么问题都好解决。”我认为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这使我联想到,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觉得不管事不好,管事却不知该管什么好,以致不该管的事还在管,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于是就想对经济体制改革中以至经过改革建立了新体制之后政府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改革,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国家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加上长期以来在农业基本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充分发挥了作用,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特别是粮食生产,从1979年到1984年,仅仅六年时间就由3000亿公斤猛增到4073.1亿公斤,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以至于1984年下半年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现象。1985年以后的农业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滑坡”现象,特别是进入1987年,我国农产品普遍短缺,“买粮难”的呼声四起,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农产品的严重短缺,形响了我国的经济稳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正处于经济景气的日本刮起了12级的“抢购风”。“抢购者”是各企业,“抢购”的对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日本对教育的一贯重视,日本的大学教育普及率比较高,高中毕业生中,36.7%得以进大学深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城中村”社区在治理体制、土地产权关系、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治理理论,“城中村”改制工作的关键是彻底改造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为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使“城中村”社区的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匹配,形成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