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局势的不稳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部条件的多方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为:首先,战争大大破坏正常交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十分不利。其次,近代金融机构的盘剥,企业的资金筹集十分困难。资金的缺乏,制约着近代公司的发展。再次,从晚清沿袭而来的厘金制度阻碍着商品的正常流通,对国内市场的成长极为不利。第四,外资企业利用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压迫、排挤民族企业。中国近代的民族企业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一步步地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近代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民族与民族语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观察,一般是在何时形成?这个问题对于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过争论,原因是从一段译文引起来的。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汉译本,五十年代在我国初版时,有这样一段译文:“往后,资本主义出现,消灭了封建的分割,组成了民族市场,于是部族就变成为民族,而部族的语言就变成为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继昌隆缫丝厂是我国缫丝业的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长期以来,一些《中国近代史》教材,对它的创办人、创办年代、规模、使用动力、搬迁澳门及后来倒闭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有的有明显错误,有的则一字不提或一带而过。为此,有必要纠正过去的一些传统的错误说法,对叙事不详的地方也应叙述请楚。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推动了经济发展。通过整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新式教育数据,综合铁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考察中国近代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开通铁路地区拥有更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以及更多的新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和资本积累;同时,发现铁路是通过便利人力资源流动、促进新式教育而影响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商本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近代中国商业广告滥觞的内因。明末清初注重经世致用、以"明道救世"为学术宗旨的实学,是近代商本思想的启蒙。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思潮奋然兴起,为兴办洋务事业作好了理论铺垫。到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兴起,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及民用工业,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中国"重农抑商"的观念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工商业及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重商主义的商本思想也相伴而生。洋务运动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突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本主义的思想桎梏。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广告的诞生以及对广告应用性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资本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作用,历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难题①.而近几年国内外却有人有意无意地抬高这种作用②,这对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和正确指导现实都是不利的.笔者以为,应当恰如其份地估计帝国主义在甲午战后的经济侵略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的进一步瓦解、城乡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确实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两个市场,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还有和上述变化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本世纪30年代,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宣告了单靠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自由放任经济的破产。此后,凯恩斯主张用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经济的系统理论才终于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重视。同样,当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时,市场取向的改革才被我国所认识和接受。历史就是在这样曲折地前进着。中国在痛定思痛后摈弃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然而,西方国家从重视市场完全反对政府干预到重视市场也要重视政府干预,以及中国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完全排斥市场到重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法的本质和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任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客观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发展历史,认为经济法是国民经济一体化形成后产生的。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与资本主义经济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经济法的本质在于在垄断和市场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以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延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本质在于兼顾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并保障两种调节手段充分实现。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任务是反对国内行政性垄断,反对外国资本垄断中国行业、部门,扶助民族垄断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是中国民族工业由盛转衰的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者捲入战争,不能不暂时减轻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压力,我国民族工业,其中主要是棉纺织业和(?)粉工业,一时获得发展。在当时封建残余势力还很浓厚的情况下,民族资本家经营企业,固然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但也利用封建把头势力来压制工人,因而工人们既受资本主义的剥削,又受封建势力的压迫。第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势力捲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掠夺。民族工业,一面因为大战期间向外订购机器设备这时才到达,不得不装备起来,因而表面上工业的规模还在扩大;但是,另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利用到消灭的转变问题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论争。仔细梳理毛泽东相关论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否定经过了一个持续的过程,"九月会议"是转变的起点;而建国前后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则是这种转变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实现了毛泽东民族资本主义观的彻底转折,从之前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转变为要消灭民族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李达早期思想中曾体现出明显的民粹主义倾向,如认定劳动万能、全盘否定资本主义、无视资产阶级曾有过的革命性等等。而当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中国实际、探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乃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的特性等等问题,却有了一个接近真理的认识结果。这样一个清晰的思想转变过程,体现...  相似文献   

12.
郑观应哲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资本的侵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畸形变化。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窒压下,逐渐从买办资本、官僚资本中分离出来。据统计,至甲午战争前的二十多年中,民族资本已创办了一百多个大小不同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上海、广州、汉口、天津四个城市。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它对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和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势必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从而产生出相应的理论表现。而其自身力量在沿江、沿海数个城市的集中,也有利于迅速造就一批本阶级的哲学思想家和代言人。郑观应应运而出,成了这个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杰出思想代表。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台湾同胞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我国沿海各省,特别是把侵略我国的台湾作为重要目标。为了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它们用商品和大炮,从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打开古老和富饶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立即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毛主席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多次侵略和挑衅,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的历史篇章。而1884—1885年台湾各族人民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尤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市场管理体系具有阶段性与传承性、管理目的的一致性、管理效果的双重性等三个重要特征。其管理措施诸如对商品质量、流通货币、市场民事纠纷、市场治安的有效管理等,实为城市市场的正常运行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对城市市场过多的行政干预,则有碍于城市市场的正常发育。不仅如此,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这种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出发的干预管理政策,既妨碍了正常的商务活动,又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难以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外资企业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随后,除了向中国输出商品外,还利用输入的资本在中国经营近代企业。通过这些企业,西方资本主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而且在市场和原料等方面严重危害子中国资本企业的发展。但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在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近代企业的创办,并为之创造了某些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以后的民族危机使张謇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像他这样的士绅充当官商的中介。不甘沉沦、勇于追求的品质使他做出了不同于一般封建知识分子的选择。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激烈变动的时代对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公用事业,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电业情况,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及特点。第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参差不齐,悬殊过大;第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筹安排,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第三,电业所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底子薄、基础弱、规模小、技术差、管理不科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是与他对中国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密切相关的.从憧憬理想的社会主义到建立现实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也历经了坚决反对、利用发展和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闽粤人大量移居东南亚的原因1.家乡就业不足和贫苦经济状况的压力。鸦片战争后,我国许多沿海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的商品就从这些口岸像潮水般地涌进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相继破产。在通商口岸附近,尤为严重,出现了庞大的失业队伍。而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正在萌芽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又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扼杀和排挤,因此根本不可能容纳这批失业大军,这正如恩格斯所精辟指出的:"对华战争给了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不…  相似文献   

20.
略论近代中国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近代中国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宋士云资本主义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一种先进的形式,但是,同西方的资本主义企业相比,它们又的确是很落后的。它们规模小、资本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然而,在如此困难的和不利的主客观条件下,许多民族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