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就为我们明确地指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  相似文献   

2.
实现四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这是《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在我们国家进入伟大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开始,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全面地阐述了科学技术和造就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1页)这对解放人们的思想、振兴整个四化大业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国情,从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出发,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又及时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方向,是教育改革的指针。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条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十七页)党的十二大把发展教育列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重点之一,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又把“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写进了我国宪法。因此,如何进一步繁荣我国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又红又专的、高质量的各种专门人才,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速而健康的发展呢?我们认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健全教育立法,实行“以法治教”。  相似文献   

5.
198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在邓小平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态势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我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①。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叨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面向对世纪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国务院也明确地宣布,…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工具学科,中学数学又是基础教育学科之一,中学数学教育应该怎样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逐步实现现代化?本文试图就中学数学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中小学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师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什么关系?人民教师应当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 化作出贡献?邓付主席在科学大会讲话中作了明确的回答:“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科学人材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现在应“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 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这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伟大领袖毛主席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提出了“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指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九月,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出了根本方向. “三个面向”是以面向现代化为基础.就高等教育来说,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材,出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我们培养的人材要在国际交往中也能开创新局面,以促进国内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使高等教育适应这一形势,这  相似文献   

9.
搞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知识问题,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才能把教育这个战略重点搞上去?1983年十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对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新经验的科学概括。这个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重视教育工作 ,最突出的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中国进入改革之初 ,他就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科技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具体教育内容上 ,“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也是我们要坚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一、坚持“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指针。坚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的根本指导方针。首先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个基本要求 :其一 ,要求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振兴中华,造福子孙,我们正在搞四化建设。四化建设从何着手呢?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①。因为,四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研队伍靠教育输送人才。队伍小了不行,质量低了也不行。所以“科学和教育,各行各业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任务,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如何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面向”进行改革,是整个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搞好这一工作,就我个人的认识,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它要求我们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对教育的要求,研究世界各个领域发展的新情况,各国教育改革的新动态,加强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等。但其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小学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才有较高的起点,造就人材才有可靠的保证。因而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它是培养中学教师的基地。如何搞好高等师范教育,为“四化”多培养“开拓型的人材,这是“开放“改革”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因此,作为一个高师的数学教师必须立足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八三年九月,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技术革命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按照“三个面向”改革教育,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还要看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考虑生产发展的要求,还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不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我们同“四人帮”在经济战线上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引进技术有助于我国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增强自力更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成才误区透析及对策吴聪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批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道:“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邓小平文选》第37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衣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行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83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国民经济,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 ,这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对此 ,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知识经济”的辩证关系 ,对“知识经济”要有全面正确的了解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努力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20.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①最近,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问题时又一再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这个论断进一步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