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研究,以唐代杜牧诗《清明》为例,具体阐释图式理论在唐诗英译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译者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最讲究意境的,唐诗也不例外,而翻译诗歌也必须体现这种对意境的追求。通过唐诗英译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体会译者对原作意境的把握之难,而一旦未深刻领会到其意境,那么译作就很难成功传达原作的精神。文章试图运用图式理论,通过例子分析,来探讨唐诗英译中意境误传的具体表现及其导致误传的因素,旨在说明图式理论在唐诗英译之意境传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诗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所以唐诗英译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国内外翻译界的追求。而译诗即译意象,所以唐诗意象的英译直接影响原诗内涵的传达。通过学习与分析国内外翻译名家庞德、韦利、和许渊冲的译作来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在对文化意象转译中的表现,进而总结译者的翻译风格,能为今后的唐诗意象英译工作提供帮助,也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关于它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翻译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分析发现,意象图式理论和框架理论为古典诗词翻译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一种以意象为核心的文化语言理论。意象根植于文化,语言是意象的载体,因此,意象的解读与语言和文化有关。在意象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并尽可能地在译入语中寻找和原文对应或者相近的意象进行传达。文章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从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对《红高粱家族》意象英译进行分析,探讨意象缺失与误译的原因,试图为汉语文学意象英译提供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6.
意象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帮助读者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未知的领域。本文尝试从意象图式理论视角来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意象的整合方式,剖析诗歌呈现出的画面与意义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美学对唐诗英译意境再现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指导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对唐诗英译有认识上的指导作用,即审美转换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和谐统一,并对微观上的字、词、句、段、篇的转换起制约作用;接受美学和跨文化研究对唐诗英译有实践指导作用,即在意境再现中,译者要有对意象和译文读者审美情感和心理的文化考量。翻译美学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唐诗英译意境再现问题,促进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并提高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论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概念。在诗歌翻译中是否能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唐诗英译意境传达的三种有效方式:体现真情,挖掘意象,激发联想,对此作出了例示。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形式的转换,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文化意象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积的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而这一构建完全受到译语、译者及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制约.本文旨在对认知语境理论及其操作紧扣汉语古诗英译这一焦点进行阐述,并着重以此理论来探讨汉语古诗英译实属认知过程,从中发现极难克服的认知障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认知实证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并成为学科发展的新鲜血液。形成性评估的研究与西方学术成果相比也存在实证欠缺等方面的困难。研究拟从非正式实验的认知实证方法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入手,探索意象图式方法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同时形成学生词汇学习的形成性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中英文化分属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这是造成唐诗英译早期西方译者选材单一化和风格单一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文化多元化时代,以辩证观看待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译作中保留唐诗多样化的风格,才能更好地推动唐诗英译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间接指令一直是间接言语行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不少理论对其进行过阐释,但目前国内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间接指令行为的成果较少。认知语言学发现,意象图式理论在解释间接指令的认知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符合力图式的基本特点,因此可以用力图式来解释看似不相关的间接指令行为背后一致的认知机制。从意象图式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汉语间接言语行为,使我们对人类的思维、推理和交流过程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英国汉学家克莱默-宾是唐诗英译格律体派早期核心人物,他在理解唐诗本质诗学特征的基础上以诗性语言赋予唐诗英诗表征,构建唐诗格律体英译经典。虽然他的英译存在文化误读与文学误译,相比其他汉学家“学者式”的英译,他的译诗是唐诗在英语世界最为优雅的诗篇,推动了唐诗在英语世界学术圈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言语行为动词的可比性进行探讨,然后就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图形-背景和意象图式理论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认知结构分析,以探讨其对英语学习者习得言语行为动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上”型方位词在科技英语中的图式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科技英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进行其图式映射分析,结果发现表示一个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能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象目标域之上,再次佐证认知语言学关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点.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隐喻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而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中国唐诗及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对日语否定表达中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否定形式,从“内/外”、“界限”、“中心/边缘”等几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探讨空间认知与否定表达的内在联系,从而证明意象图式能够很好地阐释存在于抽象世界的否定概念.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交叉地带中的认知心理语言学,引出意象图式的重要概念,指出英汉语人群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的意象图式存在显著差异:英语使用者心理上始终体现出横向、且唯一指向未来的时间维度特征,且"向右即向未来"。汉语使用者的时间则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心理意象图式:横向意象中"前"既可表示时间的未来,也可表示过去;而纵向上则普遍接受"以下为未来"的准则。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长诗。选取《长恨歌》作为研究文本,搜集《长恨歌》的2 个典型 英译本,自制小型《长恨歌》英译本的语料库。采用Wordsmith 和Readibility Analyzer1.0 等软件对《长恨歌》原诗及英译本语料 从高频词、句长、可读性、意象方面进行实证性研究,发现译者风格受原诗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比研究《长恨 歌》译者风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英译唐诗,同时对评价古诗英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调查《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考察药名别名词汇与正名之间的映射路径,论文提出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主要有:部分——整体图式、感官图式、空间图式、文化图式、事件图式、实用图式以及复合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