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一般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得到不一致的结果:部分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另一些研究则表明二者不存在有意义的联系。分析相关研究发现,概念上的分歧、测量方法和指标上的不同及被试年龄的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了移情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后续研究应考虑对概念与测量方法及指标的选用等方法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对相应结果进行更谨慎地分析。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究影响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层原因,揭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移情和语用移情的概念,分析了语用移情的三种策略,并深入探讨了语用移情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好语用移情策略,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灵感,才有利于教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聚焦移情研究的语言与文化视域,从功能句法学、语用学和语言移情的人际功能各侧面切入,分析移情研究的语言视域,并探讨文化移情产生的层面和步骤、适度性及其与文化敏感性、文化顺应的关系,指出移情研究的语言与文化视域必定有着融合,该融合点即移情的最重要的目的——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移情在新闻写作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记者通过移情这种心理 ,能使新闻作品在保持客观的同时 ,有效地感染人、打动人 ,达到引导人的目的。本文从移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记者移情的基础、记者移情的立场、写作中移情的有效表达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人本主义学习观出发,从研究移情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入手,通过追踪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变化,说明移情在写作教学中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对此,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论述了外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移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移情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必要因素。本文回顾了跨文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英语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并基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探讨了移情在促进学生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本文重点从敏感度训练、文化顺应能力以及干涉策略三方面研究了在任务型听力教学中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移情能力。  相似文献   

7.
葛浩文夫妇翻译的《玉米》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度移情,反映出译者在作者、原文读者及译文读者之间的调解作用。文章以移情在语言学中的概念为基础,分析语言移情与翻译的关系,试图采用以认知识解为基础的文本细读及双语对比方法对毕飞宇《玉米》及其英译本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移情识解方式对译文表情力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移情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试图阐明主体间和主体内联系对学习产生哪些影响。移情智力是一种联系理论,它与教学和学习等"以人为中心"的情境和职业环境相关,是一种心理、认知、情感、社会和伦理功能的持久性体系。移情智力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概念架构,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其核心是:当教育者能够与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过程相协调,能够想象他人如何思维和感觉,并能运用他们的敏感和想象创设有意义、有生机的学习经验时,学习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移情就是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理解其感情和欲望等.文化移情就是自觉转换文化立场,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身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文章从移情的概念出发,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论述了在文学翻译中采用文化移情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审美意识是实现移情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移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要求说写者选择适当的话语,于情于理影响、感动听读者.语用学重在探究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情景因素进行语义表达,从语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修辞移情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手段.移情的语用表达强调以交际对方为出发点,建构和选择适当的语境,生成和理解话语,促成双方的合作.本文主要从人称指示、言语行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三方面来探讨修辞移情的语言-语用体现.  相似文献   

11.
移情在语用学上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沟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作者对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进行了探讨,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缺少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敏感性,只是简单盲目地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解读和评价对方的话语和行为,再加上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不情愿坦露心声,以致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这些都导致了移情的失败。移情能力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浅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移情障碍,提出了培养移情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缺少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敏感性,只是简单地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解读和评价对方的话语和行为,再加上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导致了在交际过程中不情愿袒露心声,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这些都导致了移情的失败。移情能力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浅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移情障碍,提出了培养移情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临床共情基本路径研究,调查共情基本路径执行现状,为共情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8所公立医院825名临床工作者和在这些医疗机构就诊的807例患者的临床共情基本路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情的认知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共情基本路径中的神态、情绪、倾听、微笑环节,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认知存在偏差;在耐心、专注、语言、告知、解释环节临床工作者均表现不佳。结论:临床工作者各路径环节表现不佳,需结合临床共情路径的内涵和实施方法,促进临床共情实践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认为交际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但在跨文化交际中,除掌握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外,社会文化知识、情感认同和行为适应也很必要。因此,本文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移情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瘗旅文》表达情感进行分析,从王阳明对逝者所表达的真切而深沉的同情并联系自身的感同身受以及淡然处之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瘗旅文》逐层深入的情感表达中包含着一定哲思内涵并显示着坚忍精神,让人在含泪中见到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