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生活世界”意在把哲学从思辨引向人们生活现实的境遇。海德格尔视“生活世界”为人自身“在”的确证 ,它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 ,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 ,其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和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哈贝马斯实现了“生活世界”学说由先验现象学向交往行动理论的意义转换。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 ,是“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 ,并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关系的日趋丰富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开发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规范价值。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实践性;在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性;以“三个代表”作为道德之基,立身之本,坚持先进性;建立“主体———主体”平等交往、双方互动的教育模式,突出主体性;通过“现代人”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正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是类存在物。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交往又是社会关系形成和丰富的重要途径,交往不仅是社会性素质产生和完善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人的道德素质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能忽视交往这一途径。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交往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交往在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人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一般的界说,包括两个层次和三个方面:即在最抽象的层面提出人在千百万年中形成了全面巨大的潜能;在这种潜能的基础上,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需要占有整个对象世界;此外,人作为社会存在物需要建立丰富的交往关系,参与各个领域,成为具有丰富社会关系和观念关系的个人。而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囿于物质生活领域,缺乏参与精神文化和艺术领域交往的积极性,未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天赋"潜能,占有包括精神对象在内的整个对象世界。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不应该打在升学、发展特长上,而应该打在幼儿的天性、心性与个性和谐统一发展上.天性是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自我本真、价值、追求的真实起点;心性是人的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式;个性是人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幼儿教育只有繁茂这"三性",最终才能培养出阳光般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承载着时代新人培养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回溯到马克思身体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理解“以劳化人、以动育人”的价值导向——劳动教育关切身心健康,培育时代新人生命健康观;劳动教育关爱自然生命,培育时代新人生态文明观;劳动教育关注社会关系,陶铸时代新人公共交往观;劳动教育关怀人类命运,培育时代新人世界历史观。在此基础上,直面时代新人培养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展开需要在“身心合一”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完整的人”,在“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中培育多维价值观,在“多重场域”的劳动实践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只有依赖于外部世界,人才能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方式又是根本不同于动物的,它实际上依赖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而不是本能的适应。这既同“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相对缺乏本能的调节”有关,也与人的需要相关联。由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也包括对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价值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面向现代性的现实境域,传统儒家思想只有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历史和时代价值。实现传统儒家思想的“时代化”即把它的理论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回答时代的新课题、新任务,以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化”即实现传统儒家思想与科学民主等现代性理念的对接,从而祛除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封建性糟粕,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生活化”即把传统儒家思想融入现代人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中来,关注每个人的个体价值,为现代人确立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论交往与交际的区别——兼论交际学的定位》一文中,我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非个性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化的私人关系,以前者为基础便形成了社会交往,以后者为基础便形成了人际交往,即交际。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交往过程中个人的情感、意志和生活经验的呈现,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以至改变由社会的现实关系所规定的交往方向和进程。因此,交际学的核心命题即是“个性化的关系”如何影响“社会关  相似文献   

10.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社会形态理论密切相关。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五形态理论"视角;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形态理论"视角;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世界历史理论"视角。同时,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民生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他们的活动"三个要素的统一。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贯穿主线是人的实践,目标旨归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理想民生的基本道路是:占有生产力总和,建立合理的生产关系,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全面准确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启念《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为我们走入马克思恩格斯心中的“伦理世界”提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解读路径。传统的伦理学研究社会个体成员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如何“克己复礼”以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国家团结稳定,即通过对人性的改造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立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探讨如何通过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进行革命和埋葬,以建立适应人的发展的新社会,即通过对社会的改造来实现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是对传统伦理学的颠覆,是真正无愧于人性的社会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下文简称"拉美")地区在中国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拉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正从以民间交往为主向"官民并重"转变,从象征性联系向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领域的实质性联系转变,从低层次往来向高层次交往转变,从缓慢推进向跨越式发展转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拉美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为政策文本依据,不断推动中拉关系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发展同广大拉美国家关系的国家战略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从个人和社会利益的一致中确保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理论。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合理利己主义最终必然陷入困境:或者是走向极端利己主义;或者是放弃利己主义,走向自我牺牲。人性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尽管人有动物一样的自私、利己的天性和追求,但人却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规范这种追求。道德是依据人的内心信念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合理利己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不可能“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解读和评论契诃夫的巅峰之作《海鸥》,实质上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分析。柏拉图对于真理的索求在契诃夫的《海鸥》中带有差别性的重现,恰恰反映了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严峻处境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7.
贾凯 《东方论坛》2013,(4):16-20,96
池田大作的生命伦理观是以生命尊严思想为核心的。立足于生命的尊严这一价值基准,通过对启蒙时代以来受理性主义影响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危机的思考,池田大作倡导建立尊重人的人格、生命,为了人的幸福的"生命的世纪",并提出了实现途径,即通过人类精神的革命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现代社会的危机,让生命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8.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9.
权力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无论传统社会或是现代社会,缺失“以人为本”的权力,乃是不文明的权力,甚至是野蛮的权力。在我国权力文明建设中,必须肯定和尊重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中心地位,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发展之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并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用法律规范权力,用权力控制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以确保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