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数法是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讨论了铁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指数法的实质及具体的体质,并总结出这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横向对比,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经济效益效率,同时借助Tobit回归研究贷存款能力、经营规模、收入结构以及产权类型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效率平均水平较高,且国有银行经济效益的有效性明显高于股份制银行;(2)金融市场的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投入松弛变量调整前后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差异明显;(3)贷存比、总资产规模、利息收入比、银行类型与经济效益效率呈正相关,其中,贷存比、总资产规模、银行类型将会促进资源配置效率,银行类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客户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客户财务指标的分析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入手 ,使用了六种不同的财务评价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为商业银行提供方便、灵活的客户评价工具。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效率是目前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商业银行效率的评价涉及组织运营状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组织运营状态评价多以内部财务指标评价为主,可持续发展评价分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以效率为基本评价指标。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民族地区的农业银行其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以西藏某地区农业银行为例,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向影响;技术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其生产力增长的主要原因。提高民族地区农业银行效率必须至少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灰色关联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中多目标决策的复杂性,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风险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为评判准则,提出了一种评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新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业银行风险领域中的操作风险评价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价模型.其中,根据操作风险定义并结合发生操作风险自身特点,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得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操作风险实际发生数和损失金额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实现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效率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进行了商业银行DEA效率评价的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方法对工行成都分行2009年经验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基层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并辅助投影分析对A行提高运营效率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因子分析在银行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国内 1 1家商业银行 2 0 0 1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 ,兼顾盈利性、风险性和发展指标 ,力图对商业银行业绩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分析发现 ,股权结构和经营规模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业绩的主要因素 ,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经济活动正逐步走向正轨,并呈现有序状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核心是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管理,使经营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才能获得高效益,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管理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能满足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新需求,因此,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也成了必然。  相似文献   

10.
选取正确合理的指标是进行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内容。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运用评价指标法构建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借鉴美国骆驼评级制度,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和特点,尝试构建商业银行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信用依次降低,但评价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各指标得分却大不相同,各有利弊。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较高,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等指标却远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的预防和保持资本充足性上,相对于其他类商业银行来说,却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DEA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引入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建立了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1年的运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普遍低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更低。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水平。国有商业银行应努力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及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其经营效率的提高。对于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经营规模,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间的战略合作与兼并收购,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运营成本的下降,提高规模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最凸显的力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微观层面选取评价指标,对近年来我国城商行参与市场化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商行,城商行在存贷款利率水平、资产增速与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综合实力位居第一。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城商行应主动适应新形势,以思路创新促进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资本监管对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2013—2019年165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资本监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推移,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变化较为平缓,利润效率波动幅度较大,利润创造能力普遍低于成本控制能力;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资本监管,可以促使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有效增加资本水平、降低风险承担,促进其稳健经营,但对资本不充足的部分小型银行在短期内影响不显著;商业银行适度增加风险承担有利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提升,银行效率提升又使得其有意愿进一步加强风险承担,在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存在相互影响的机制;银行规模、资产收益率和GDP增长率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储蓄存款作为中间变量的网络DEA模型提高效率测度准确性的同时,采用平滑Bootstrap方法进行效率纠偏来进一步改进效率测度方法,提高银行效率测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基于Bootstrap网络DEA的银行效率测度的新方法,基此实证分析了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效率特征。实证结果显示,采用Bootstrap纠偏后的网络DEA银行效率比网络DEA银行效率有更高的准确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更高的上升幅度,且于2008年超过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向有效前沿面收敛的速率降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收敛速率提高并超过国有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回顾了DEA方法在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面的应用和DEA基本理论,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运营数据作为样本,运用DEAP2.1软件对其进行效率分析,得出样本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都很高,改进的余地很小,相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国有控股银行的整体效率普遍偏低,但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效率在样本期内不断提高超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273家农村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测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同时使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GMM模型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并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从作用机制上看,在互联网金融对成本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80.51%是通过恶化存款结构的间接渠道实现的;在互联网金融对利润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61.11%是通过缩窄收入来源的间接渠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客户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源,客户重要性的有效评估对于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交易记录是客户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记录信息,由众多交易记录构成的图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网络结构是客户重要性差异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为商业银行客户重要性的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中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客户交易网络,分析了客户重要性的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估模型。最后的实验验证表明了研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VAR方法作为一种风险测量方式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方法已经成为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的监管工具,用于银行内部控制和银行业绩评估,可以作为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可以构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我国的金融风险也集中体现为银行业风险。因此,借鉴国际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置信度和目标区间,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测量中引入VAR方法,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