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随着政府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研究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在宏观上来说是探寻房地产行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规划的基础。论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一般可以运用税收和政府开支的增减变动以调节经济活动总水平(总需求水平或总供给水平)。这是政府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在弥补“市场失灵”的资源配置、维护社会稳定的收入再分配、保持经济稳定的反周期操作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功能,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文在澄清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冲击的一般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3阶段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晋升的双重激励下,总是有利用违规优惠政策进行引资的强烈动机,从而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行政查处力度来有效遏制投资过热,但面临着力度不够则调控效果不佳,力度太大则经济“硬着陆”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宏观经济在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投资和货币规划“超常增长”等虚热征象,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部收紧开始发生作用,并得到好评。本文就我国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以期解释宏观调控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无论是在国家还是省市地区,统计分析都成为了领导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经济问题寻根以及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决策依据,发挥了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述,分析其在广东企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决策与信息》2008,(1):4-9
“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这是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定下的主调。中央的“双防”思路昭示着问题的存在,而由此提出稳健财政政策与从紧货币政策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尚属十年来的首次。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过去“九五”也好,“十五”也好,都是政府热、企业冷:中央政府热、地方政府冷。为什么呢?一是法律的作用没有发挥好,仅仅是运动式的、口号式的“转变方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法律条文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执行中。第二是没有发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佑石 《经营管理者》2009,(14):130-130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仅仅依靠自由的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西方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农业进入市场,深步实现农业市场化,但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并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进行调节,而是要在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以保持农业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修泽 《决策》2005,(1):10-12
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主流。当前宏观经济的紧缩政策是重要的,但从大的趋势来说是次主流,历史的方位要摆清楚,慎提“改革服从于宏观调控”之类的口号,这涉及到对中国大势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增长低通胀”是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9%的高增长态势,同时,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由上年接近4%降至2%以下,不仅如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累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依然偏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综合来看,200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后劲不足的共同作用,可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问题。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预计GDP增长8.5%左右,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将双双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继续回落。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是防止通货紧缩,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工具主要围绕着3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进行灵活微调,即对日益显现的供给过剩问题,要继续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适度压缩投资需求增长,防止产能过剩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对可能面临的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要通过积极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使内需增长保持快速稳定。为减少对外需增长的过强依赖,要逐步调整外贸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35):30-31
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的定调由此前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全面通货膨胀)改为了"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随后,政府便出台了包括对信贷政策进行微调、提高出口企业退税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随着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人士普遍担忧宏观经济将会遭遇更大的下滑风险,关于宏观调控基调"继续从紧"还是"有所放松"的相关预期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产业周期,房地产周期波动必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考察房地产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对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房地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08,(15):8-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将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报告认为.在世界经济周期与本国政策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净出口的大幅度回落将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下滑,而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将增加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在内部结构刚性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外需的过度调整将引发宏观经济总量收缩和结构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一经确定,也就规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努力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宏观经济运行方向。利用经济信息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方法,通过经济信息对市场供求总体情况变化的分析,如对国民收入与人口增长、居民购买力趋势、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需求趋势等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来预测发展趋势,减少不确定因素,使制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稳定作用、促进作用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薄其成 《决策探索》2004,(10):59-59
一、影响油田多元开发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十六大”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视及非公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国家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增强活力、技术创新、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作用.政府采取多种财政、金融、税收和社会服务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变化。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对于油田多  相似文献   

18.
经济信息对于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县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但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反而还会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县域政府如何定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3511位企业经营者参与的“2005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调查报告——“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和建议”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企业经营状况继续看好,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改革成效明显,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走势预期乐观。企业经营者期望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业垄断,在金融、财税、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