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全面地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生活美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并着重指出,生活美艺术美“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  相似文献   

2.
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样也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生活美与艺术美加以比较提出的这“六个更”,概括为一点就是更美.这不仅是艺术与生活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是文艺批评的美学标准和文艺创作的美学原则.这“六个更”既坚持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生产“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思想,又把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创作说到底也是一种生产,但是它与一般的物质生产不同,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文艺家主体的审美意识(诸如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究竟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还是作家凭空创造的?文艺创作究竟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从作家的主观思想出发?对于文艺创作中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历来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斗争。“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疯狂鼓吹“主题先行”论、反对“写真人真事”论,反对文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否定艺术典型的创造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依据。他们的反动逻辑是:文艺作品中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在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否定文艺创作规律坚持“自我表现”的错误思潮,它给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分清是非。归结起来就是:文艺创作要不要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生命力;要不要遵循典型化的创作原则;要不要塑造时代的艺术典型。下面,仅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反映论还能不能用来说明文艺创作,承认文学“反映”现实是否就意味着抹煞艺术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目前文艺思想论争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西方某些“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早在前几年就宣称,用“反映论”来说明文艺创作,就会“把文学和社会的关系看成是被动的、机械的,好象作品象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正确设计典型的人物关系,这是一个重要而常常被忽视的课题。目前,文艺创作新出现的雷同化、概念化的倾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物关系设计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本文试就这个创作问题,谈点肤浅的意见。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设计人物的特定关系,是艺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作品是通过写人、写人的思想感情,来描写社会生活,反映时代面貌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  相似文献   

7.
典型问题是个直接关系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个问题被搞得极为混乱,严重地阻碍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为此,重温经典作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教导,在今天,就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恩格斯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而且还要求“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典型的。这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要塑造典型性很高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创造环绕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如果没有典型环境,那么典型人物就无法存在与生活。由此可知,环境描写,即创造典型的环境,在文艺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专就小说创作中的环境描写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广大的小说作家和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浅、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低以及艺术的社会作用的好坏等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作过重要的论述,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艺术典型与现实生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典型与倾向性等一系列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典型的阶级实质和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完整地建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文艺的社会作用,如何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诸如这类问题历来就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小说,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它仅仅看作“消闲”的“闲书”,否认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鲁迅对此一直持反对的态度.虽然他也认为小说的最初产生,确与“消遣闲暇”有关,认为“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误,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但即使是“消遣闲暇”,“谈论故事”也存在以什么样的情趣,用什么内容的“故事”来“消遣”的问题.既然属于一种文艺创作,就必然“是有  相似文献   

11.
文学艺术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主观意志的表现,是这两者有机的辩证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17页)这是相当精辟地点明了文艺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的。可是,过去在理解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偏执一端,搞简单化,绝对化。在强调客观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时,就否定作家思想感情的作用,宣扬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后,我国文学艺术界非常重视艺术典型问题的讨论。把艺术典型问题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心问题和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从一九五六年二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理论组和《文艺报》组织关于艺术典型问题讨论起,到“文革”前止,这种讨论几乎是没有停止过。起初,这种讨论的宗旨主要是克服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和自然主义倾向,包括要克服文艺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使文艺能创造出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形象。但奇怪的是,在“文革”之前,随着讨论的“深入”,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并没有随之减少,文艺批评中庸俗社会学倾向并没有随之克服,相反却有所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不能不说与我们对文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艺术典型问题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过程论、创造论视角透视文艺创作现象,并且分析“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表述方式之不足点,提出了对文艺本质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典型浅论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文艺批评中的重大问题。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难题。多年来,围绕什么是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如何进行典型化等,展开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修正主义文艺理论的多次论战,也出现过不同意见的热烈讨论。至今各种文章和教科书对于这些问题还是说法不一的。本文准备结合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体会,就典型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谈些粗浅的看  相似文献   

15.
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文艺创作和欣赏 ,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形成了一个“文艺信息”的传输与反馈的“环流”系统。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 ,对该系统的构建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据此认为将科学概念和逻辑方法运用于该系统有巨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的重大课题.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这一经典定义,是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全部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我们从这一定义中不仅可以看出典型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看出典型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红楼梦》之所以是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就在于《红楼梦》极其成功地、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文主要就曹雪芹在典型创造上的卓越才能、可贵经验和重大贡献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一深刻的命题,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了从多方面深化对这一原理的认识,本文拟从理论上说明从生活到文学的过程需要经过哪些中介环节,以及这些中介环节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来,文艺界重新注意了艺术典型问题。一些文艺刊物先后发表了阐述艺术典型或典型人物塑造的文章。随着“四人帮”及其谬论被扫进垃圾堆,随着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需要,必须从新探讨艺术典型的性质及其创作规律。这对于进一步肃清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两结合’是大跃进的产物”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如何能够结合?”等不同意见,从中外文艺创作的历史实践、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两结合”既不是大跃进的产物,更不是“左倾思潮”、“浮夸风”的派生物。两种艺术方法不仅需要,而且也能够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方法,文章还对“两结合”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艺术典型     
文艺创作的核心是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因而艺术典型问题也就成了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纵观世界文艺理论发展史,有关典型问题的理论,大致上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变化: 一、早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就奠定了典型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个别与一般是个统一体,所以个别的感性形象能够反映出生活的必然规律,而这个通过个别反映必然的艺术形象就是文艺应塑造的典型(当时他还没有明确提出典型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