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是诗人生活的火花。诗是诗人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创造性想象的花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是这样,浪漫主义诗歌更是这样。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生活,所抒发的感情,要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要引发学生的激荡情怀,才能引起他们的审美再造,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形成动人的艺术意境。关于这  相似文献   

2.
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及其盐民诗歌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籍遗民诗人吴嘉纪是清初一位颇有艺术成就和地域特色的诗人,他生活在海边盐场,抱穷守志至死。在其作品中,有不少反映盐场灶民这一特殊社会阶层悲惨生活的诗歌,诗人秉承了新乐府主义诗歌风格,以严峻、沉郁的艺术特色创造了“盐场新乐府”。  相似文献   

3.
"戏作"之诗虽不是杜甫的主要作品,却有助于研究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人生性诙谐,能在苦中作乐,处处流露真情.诗人采取历史评价与特色分析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评述诗坛,见识卓越.  相似文献   

4.
亚历山大·亚历山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华的革命诗人,也是苏联初斯诗歌钓代表性诗人之一。他不但创作了史诗式的长诗《十二个》,讴歌了人类最伟大革命——十月革命,而且创作了另一部“史诗”,这部“史诗”是由他毕生创作的优秀的抒情短诗组成的,被诗人命名为诗体长篇小说《人化三部曲》。这部抒情史诗作品运用独特的象征艺术方法,以心理自白的艺术形式,在十月革命时代的宏大背景上,展示了自传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的“世界生活”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诗人用这个内心世界生活的演变过程,艺术地概括了旧世界向新世界、旧文化向新文化、旧人性向新人性演变的过程,用心灵的“苦难的历程”表现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特殊的“美学宣言”式的作品,作为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某些“奥秘”的领悟和发现,它们往往比那些抽象化的论述性文字更加生动和更加深刻地表达诗人的艺术观念。通过对这些诗意化“美学宣言”的分析,并结合诗歌创作的特殊性,诗人们的这类“美学宣言”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6.
当今空阔辽寂的诗坛,能经久地执着于用激情与热血来啼歌的诗人并不多。龙彼德作为中年一代诗人,一边走过湘西、黑龙江、西子湖畔,一边吟唱歌怀啸志抒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观点,独特的对生活的爱、对青春、爱情和生命的歌颂方式以及对苦苦营垒艺术世界的真挚追求,成为他自立于诗坛的最基本的主题。美好世界与艰辛人生的双重母题促使诗人以象征的笔法,在人间的缺憾与理想的爱和完美之间寻找“艺术——人生”的梦土。  相似文献   

7.
情境是生活原情、原境在艺术中的再现或表现,情节是生活的矛盾冲突在艺术中的再现或表现,情境是艺术情节展开的场境,情节展开又使情境具有生命灵性。毛泽东诗词善于创造设构情境情节:青年时期的诗词主要凸现诗人人生理想与社会的冲突;革命战争时期的诗词主要表现革命者与天、地、人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时期主要抒写诗人和人民战天斗地的情境,以及与霸权主义冲突斗争的情节。由此得出结论:毛泽东诗词美在冲突,其本质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8.
李瑛,是我国当代“多产”而且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诗人。他前期的诗,大多是反映军队生活的。而要在军队生活中摄取题材,写出富于艺术特色的作品,几乎历来都是很不容易的。这主要因为军队生活表层的单纯,甚至近于枯燥,若没有灵心慧眼与真情挚爱,就很难于触动作诗的情趣,难于激发灵感。而李瑛在这方面,却创作出了许多新颖而富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一部艺术歌剧或一段浓缩的精神生活是作曲家和诗人有感而发的创作,而对艺术歌剧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把握",对角色性格和歌剧特色的"解读",对演唱处理和演绎技巧的"表现"均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者只有通过对作品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形成作曲家、诗人、表演者三者的统一,最终求得演唱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意象派诗人的前驱的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独特、超前的美国女诗人。她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神秘的诗人,她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极具个人特征的诗歌引起评论界最异乎寻常、稀奇古怪和含糊不清的解释,她的读者也因诗歌的晦涩难懂而陷入迷惑与误解中,而理解狄金森诗歌的困难主要是她的隐晦艺术造成的。对此,我们应从艾米莉·狄金森关于隐晦艺术的诗学理论着手,分析诗歌技巧上的隐晦:洗练的意象、不规则的语法和韵律、含糊的射影、特殊的修辞风格,全面论述狄金森诗歌的隐晦艺术。  相似文献   

11.
抒时代之情政治抒情诗是时代风云最凝烁的艺术概括,它是诗人性格、情感、理想最真挚的表露,它是敌我对垒阵地上振奋军心的鼓角。它灼热似火,以奔腾的激情,在人们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涛。它清彻似水,也促使人们去深深地思考诗中所提出的重大的主题。政治抒情诗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不仅仅由于精巧的艺术构思,更由于诗人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感情和思想方法来认识和反映生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写诗,和从事其他文学艺术的创作一样,总得先进行构思.诗的构思,是指诗人在酝酿诗作时认识客观生活并给予艺术反映这一积极的形象思维过程.有人把写诗比喻为造房子,造房子应该先有篮图.诗的构思就是遵循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绘蓝图”.诗歌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构思的优劣.诗的构思,是建筑在诗人对社会生活有了真切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的.拿当代诗歌创作来说,诗人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四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激励着诗人.同时,社会上仍然有不合理的现象,有逆流和阴暗面,  相似文献   

13.
作为心灵对象化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坦露和复杂情绪的聚合。年轻的土家族诗人冉冉和冉仲景在自己的诗作中创造了他们深情而忧郁的主观世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传达了对自然、社会、时代和生活敏锐的感受。本文从两位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传达这一角度,来说明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剖析他们所构建的诗歌艺术世界,阐释他们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4.
埃得蒙·斯宾塞是生活在乔叟时代和莎士比亚时代之间的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乔叟所开创的英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加以丰富和发展,把诗歌的火炬传给后来的诗人,因而被称为“诗人的诗人”。他创立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斯宾塞诗体。后来的不少诗人从他那里学到了这种美妙的诗歌创作技巧。仅19世纪就有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分别用斯宾塞诗体写出了传世佳作。本文详细分析了诗人和相关的诗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香港诗人傅天虹的短诗以艺术构思的精警和深刻著称,善于透过社会的表象揭示生活的内蕴,以多样化的抒情方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而且善于通过语言的锤炼扩张短诗的艺术空间。傅天虹的创作实践,给中国短诗如何艺术地把握和精炼地概括现代城市生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才华的诗人,却不是一个自恃多才、信笔挥洒的诗人。他的写作态度是严谨细致的。“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这中间几乎没有一次不经过唐僧取经似的苦难的。”(《猛虎集》)序文)这话是他的经验之谈。刻苦不懈的艺术追求使他在作诗技巧上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造诣,但是生活的贫乏和思想的迷误又限制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下面试从三方面对其诗歌艺术上的得失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的"小唱"唱词艺术,深刻反映了川西地方川剧对改造古典诗歌艺术的影响。本文从文本出发,分析了《松游小唱》在内容题材、艺术手法、雅俗结合、生活意蕴等方面和川剧的共鸣之处,说明了传统戏剧有着对古典诗歌改造的功能,而且不仅是戏曲对古诗的改造,同时这部长诗也是将民间小唱艺术和古典诗歌相结合的重要尝试。诗人的这一次尝试,说明了在晚清社会将变的现实面前,诗变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相似文献   

18.
诗歌总是精神的产儿,无论它出自灵感,还是来自苦吟,都必然是主体的自由创造,这当然无意抹煞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个唯物论的特点,而是强调一直被忽视的创作主体的灵性——诗人主体精神的个性对于艺术个性的作用。心灵的个性,带来创作主体思维方式、致思途径、感受和表达的特殊性,从而生成转化为诗歌的艺术个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的抒情诗人就生活在他的自我里,按照他的诗性的个性去掌握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情况,纠纷和命运以及内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一角度说,一个文艺家的艺术独创性,“植根于文艺家的个性之中,为文艺家特殊气质、特殊感受、特殊经验、特殊心境决定着。”因此,弄清诗人个性心理特征,是研究他的诗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唐朝社会 ,以农耕生活为基础 ;在贫穷而稳定的环境中 ,唐代诗人积累了浓厚的艺术感情。但到元代 ,城市兴旺发达 ,社会交往频繁 ,在经济活动和外界环境的撞击下 ,诗人无法象唐人那样积累情感 ,因此而宗唐 ,不成功就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