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理解后现代性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诗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
后现代及后现代性并不意味着与现代及现代性断裂开来的历史分期与思想属性;后现代哲学展开了后现代性,但后现代性不能局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去理解。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对立物,提出后现代性的直接意义在于重新理解现代性,但后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观照、审视与反省等镜式功能,更体现在定向、阐释与治疗等参与性功能上。后现代性的底蕴,则在于对哲学追求生活自明性的根本性精神的承接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以形式理性、个人自由为精髓,后现代性则是以实质理性为核心,对自由精神进行重塑。经济法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性:首先,在经济法领域,自由不再是现代性的个体自由,而是社会自由、实质自由;其次,经济主体以个人和团体的形式积极参与经济运行,从而彰显了经济法的后现代性;再次,经济法的有效政府定位正是对现代性下有限政府观念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到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一直回荡着一个同样的主题 :解放。启蒙主义者鼓吹解放 ,但现代历史业已用铁的事实证明 ,解放并不能真正兑现原本美好的承诺 ;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这是由于解放得还不够彻底。但不断地解放是否会走向虚无主义的极致 ?这就是本文所关心、所讨论的问题。解放毕竟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使我们摆脱过去的束缚 ,但也可能割断我们与我们的本真曾是之间的真实关联。一种新的传统主义的思路将同时具有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古典性 ,将在展望未来的同时充分重视我们的本真曾是 ,并将这样一个“本真的过去”标识为古典性 ,而向现在开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马克思经济理论是以“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为目标价值、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所构建起的范式体系,其真理性在现代经济研究中不断得以呈现。其逻辑体系的发展对现代经济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建立劳动价值核算体系,将为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奠定经验研究的基础,将为现代经济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如价值、公平及效率等提供经验性的分析工具。但马克思理论体系正面临着人类社会认识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转型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后现代性之后的现代性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的现代性是在后现代性之后的,后现代性在逻辑上已经终结。后现代性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是帮助现代性实现了自我进化,经过后现代性的现代性已经成年了。面对传统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双重后果,如何解决一与多关系的形而上学问题再次出场。我们能做的是:在超越简单"多"的基础上建构别样的"一",在特别的"一"下保证生动的"多"。换言之,具有主体间性、生成性、批判性的公共性已经成为后现代性之后的现代性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概念的基本理解,并尝试从文化思想角度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表征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是在此语境下对“人”的理解作了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前现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并非仅以现代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和立足基础,现代性也不是社会学存在的惟一根据。不仅因为人类社会的后现代转型而产生了后现代社会学,而且还因为前现代社会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存在,所以,社会学也有面对或植根前现代社会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费孝通先生提出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主张,突破了对社会学单一研究方式和理论模式的认识,为中国社会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9.
多元现代性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到现代性具有内在差异的本质属性,发掘焕发其内部活力的机制与效能,同时为全球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路。建构多元现代性应该立足于现代性基本立场,处理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现代性可以借助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维对自身局限进行反思,对缺陷进行修正,对积极因素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10.
离开事件的历史背景 ,就无法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提出的真实历史内容以及后现代性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后现代性理论话语的产生是对奥斯威辛和古拉格群岛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哲学事件的应答。后现代作为关于事件的哲学 ,是对现代性种种痼疾的诊断、批判与颠覆。 相似文献
11.
12.
在人类社会关系结构上,亚稳态是稳定态到动荡态之间的临界面.在文化谱系中,亚稳态则是统治系统的滞效能或弱传导,也是一种现代性的裂变.作为后现代印迹中异的承接与续写,亚稳态意味着权力结构与现代性基因组的重排.亚稳态症候的不安,隐伏着现代性向后现代性变频的人类精神之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的悖论强化了文化相对主义中对理性至尊地位的怀疑,动摇了相应的科学作为人类理性至尊的典范和现代性的根基,以及科学在现代社会的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运动层面的地位,所有这些决定了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缘起。但后现代主义混淆了科学真理与其被滥用的环境之间的界线,混淆了真理与错误的区别,从而为各种反科学思潮提供了一个泛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4.
旅游空间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傣族曼龙村寨的旅游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傣族曼龙村寨在旅游中为游客展示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完美碰撞。以傣园公司、游客、国家行政权力为代表的现代性力量,在旅游空间中与曼龙村民这一传统力量展开了互动,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关系,彼此间地位也相差悬殊,但传统依然以各种方式凸显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后台"的真实生活中,这种力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成为了主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与中国古代旅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驿站和邮传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古代旅游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古代驿站和邮传对古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语用分析与后现代科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合法化、语言游戏、语用分析、后现代科学等主题词对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的文本理路和思想核心进行了深度解读 ,以回应那种将“后现代”斥之为虚无主义的轻率结论和心理样态。利奥塔凭藉语用学对现代性科学知识所作的反结构式剖析 ,的确发现了科学之霸权、恐怖以及与权力、货币的内在关联等痼疾 ,但他提出的后现代科学的“良方”并没有真正动摇现代性科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