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事件。洋务派的洋务思想是从儒家经世思潮中发展而来,它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科学知识直接渗透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使他们的维新变法思想赋予了现代意义。引进自然科学的主要途径是清政府办的翻译机构及教会人士办的出版机构。不论是官办还是教会办,传教士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来华传教士文化活动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他们一方面进入洋务派创办的各种官方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西方史书编译;另一方面通过教会出版机构,把大量西方史学著作译介为中文。传教士引介西方历史的活动旨在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西方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点。它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表明它必须得到握有实权的封建官僚的支持与提倡。本文对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与洋务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指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正是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中广泛开展。军事工业又推动了民国工业的发展,由此在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关系,它们日益否定着旧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国际技术转移中有关技术引进方本身的知识,可称之为本土知识。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引进中,电报技术的倡办者们对本土知识进行了充分的获得与整合。这集中体现在使用中文进行收、发报和电报线路敷设工程中长木飞线与地线的应用方面。本土知识的获得与整合是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取得较好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以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宣告失败,作为洋务运动内容之一的"派遣幼童留美教育计划"却夭折于甲午战前的十多年,没能有幸与同样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派往欧洲学习的留学生那样如期完成学业.它的夭折除了"洋务"整个运动失败的原因外,从微观上分析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可找到"幼童留美教育"夭折的一些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民族深刻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最底层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起点;"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中国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是当时中国既定政治框架内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唯一选择,包含着妥协与无奈。"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首先是洋务派对中西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祥在洋务运动中无疑是一个重要、不容忽视的人物 ,他是清朝新外交政策的真正制定者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对外结好 ,对内改革 ,借西法自强的外交政策。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和京师同文馆 ,积极倡导购买洋枪炮舰和创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最先认识到西方设议院的好处 ,坚持海防、塞防并重的主张 ,首倡以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西方各国 ,协助奕言斤振兴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看两国运动的本质差异。主要从所处社会环境、受封建统治强度、运动指挥者思想意识以及变革运动的指导理论方面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以加强国防为目的,促进了国家近代化的发展和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过渡,对西北边防产生了 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是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素质的提高、外交实力的增强等,其直接效果是新疆的收复、《中 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和西北边防的巩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洋务运动的许多成果,但至今仍有不少学者坚持洋务运动破产的旧说。确立评判历史运动破产的标准是正确评判历史运动破产与否的前提。某一历史运动是否破产应取决于发动这一历史运动的历史人物是否通过这一运动完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使命。从洋务运动的成就来看,它完成了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使命,所以是一次成功的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11.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内部虽有工商业的萌芽,却未有过社会结构上的变革及生产力上的突破,只能陷于不断的兴亡周期律中。自19世纪西方列强到来后,面对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清廷内部的有识之士,从洋务运动始,开始了求强求富的探索过程。但从延续千年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又未留以太多的时间,洋务运动未能完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其后的系列运动都轻于从社会的低层着手,重于于上层建筑和思想层面,而中国社会转型的任务,却被延续了太久。  相似文献   

12.
清代以来,矿业经济在云南经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矿更是重中之重,在清代持续了近百年的鼎盛发展,为清代经济命脉之一: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深入,云南矿业开始从旧式向新式转型,为云南的近代工矿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在 19世纪特定的外部冲击和内在需求拉动作用下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推进 ,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迅速加深和自然经济的日趋解体,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已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经营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举办洋务事业时间最长、经营项目最多、花费心血也最多的李鸿章,无疑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最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5.
具有来华传教士和人类学家双重身份的康国泰,在中国甘肃、青海传教时,对甘南土人的生活进行了人类学观察,最终成为一名以研究土族社会而闻名的人类学家。本文主要关注作为人类学家的康国泰的人生经历,并试图从他个人的社会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理论方法学方面,来探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中西方人类学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近代的具体历史环境来认识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大门的必然性和局限性,通过对中国与西方近代化早期特征的对比来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合理内核及其基本特点,从文化的深层角度去理解洋务运动是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者寻求自强的一种努力,科举考试在这时也得以复兴,并迫于时局而进行了变革的尝试。但由于这时期的科举被赋予了化解社会危机的政治重任,晚清统治者企图以功能之需去强化科举,不仅没有因时救弊,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清朝科举固有的弊端,直接导致了清末科举被废除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教育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导和实施的留学教育,以军政、船政、制造、矿学、铁路、电讯乃至公法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开创了近代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办学经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先河,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文教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鉴于"堂堂之中国,而无一女学堂",经元善等创办了经正女学。作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打破了教会女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同时,不管在办学过程中,还是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它都深受传教士和教会女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化是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撞击而发生的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同西欧国家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迥乎不同;洋务运动在这一转型中的步履维艰,乃至最终失败都与其对宏观历史时代"近代尺度"内涵的不能正确把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